战略成本管理与企业核心能力

时间:2022-07-15 10:49:47

战略成本管理与企业核心能力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企业间竞争的特征是快鱼吃慢鱼,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始终保持领先不败的境界,需要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企业核心能力的创建是要站在企业战略管理的高度进行的,尤其是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成本管理中导入战略管理思想,实现战略意义上的功能扩展,这就是战略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关注的是在战略思想指导下,成本管理的战略环境、战略规划、战略实施和战略业绩,可表达为“不同战略选择下如何组织成本管理”。

一、战略成本管理与企业核心能力

20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管理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一篇论文《公司核心能力》中阐述:核心能力包括以下要素:(1)核心能力是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它通过产品和服务给消费者带来独特的价值、效益;(2)核心能力将超越单个产品,体现在企业的一系列产品上;(3)核心能力是其他企业难以模仿的能力。

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的内在资源,竞争力是核心能力在市场上的外化表现。企业核心能力转化为竞争力是市场对核心能力物化(也是外化)结果(核心产品或服务)的评价过程。企业核心能力与原材料等其他生产要素的结合产生企业的核心产品或服务。企业核心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上的表现就是企业竞争力。企业核心能力的外部特征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1)顾客价值。核心能力必须对顾客所重视的价值有关键性贡献。(2)竞争差异化。核心能力必须能够使竞争力独树一帜,难以为竞争对手所模仿。(3)延展性。核心能力必须能够不断推衍出一系列新产品,具有旺盛和持久的生命力。

企业的核心能力决定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兴衰成败。企业核心能力的培植和提升至关重要。企业核心能力成为竞争的焦点充分说明:企业竞争已经从过去的生产转向创新,又从创新活动本身转移到企业的创新战略上。正如波特教授所说:“战略就是要让自己远远领先于竞争对手,因此,不是把工作做得更好,而是做的不同凡响。”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机能和知识的结合。核心能力可以被看成是核心技术、企业管理能力和集体学习能力的集合。它涉及到企业的实物支持系统、独特的知识与技能、管理体制和员工价值观念等因素。而战略成本管理也指的是对企业价值链上各个作业之间的成本关系进行分析,以实施符合企业利益的管理过程。该过程通过将成本管理信息贯穿于战略管理循环,将成本分析、成本信息与影响战略的相关要素结合在一起,从战略高度对企业成本结构和成本行为进行全面了解、控制与改善,寻求长久的竞争优势。

所谓战略成本管理,指的是对企业价值链上各个作业之间的成本关系进行分析,以实施符合企业利益的管理过程。该过程通过将成本管理会计信息贯穿于战略管理循环,将成本分析、成本信息与影响战略的相关要素结合在一起,从战略高度对企业成本结构和成本行为进行全面了解、控制与改善,寻求长久的竞争优势。

二、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5年后全面放宽,准许国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并给予国民待遇,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企业核心能力的培植,竞争优势的建立,实施战略成本管理尤显重要和必要。

(一)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有助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建立。现代企业面临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引入了战略管理的新理念,以寻求企业持久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源于企业能够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该价值要超过创造它所付出的成本。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了两种基本的竞争优势:成本优势和差异化优势。这两种竞争优势都重视成本的分析。企业要实现利润创造价值,必须满足顾客需求,所以必须提品或服务,而提品或服务需要借助一定的流程,将投入(原料)转化成产出(产品)。而流程必须消耗企业内部或从外部供应商购入的资源。成本管理可以针对上述任一方面展开,从而形成产品成本管理、流程成本管理和资源成本管理三个方面。战略产品成本管理强调加强早期的成本规划和设计,引入目标成本管理、标准成本管理、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手段。从流程成本管理的角度看,重视作业基础管理、业务流程再造,持续改进,实施适时生产系统、质量成本管理、环境成本管理、价值链的整合等。在资源成本管理方面,则主要通过供应链物流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来实现。可以根本性地改变企业的成本结构,从而改变其竞争优势。

(二)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有助于企业核心能力的培植。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比利润更重要的是市场份额,比市场份额更具有根本意义的是竞争优势,比竞争优势更具有深远影响的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能力,即企业面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的能力。企业核心能力要靠企业长期而持久的培植。企业就像一棵树,从根部生长,根基是核心能力,树干是核心产品,核心产品由核心能力和生产经营单位养育,所得果实就是最终产品。核心能力的培植是赢得竞争优势的法宝,而战略成本管理是核心能力培植的关键要素。战略成本管理的实质是寻求成本优势(或成本领先),成本是决定企业产品或劳务在竞争中能否取得市场份额或占多少市场份额的关键因素,影响企业竞争的成本核心是企业的战略成本。在战略成本管理中,首先分析企业的产品所处的市场生命周期和市场份额等,然后确定其应采取的战略。对于不同的产品应采取不同的市场战略,是以产品差异战略取胜,还是以成本领先战略取胜。采取产品差异战略可以通过培养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优良服务、产品设计等方法实现;而领先战略则可以通过大量生产、学习曲线效应,严格的成本控制等方法来实现。在企业中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有助于企业核心能力的培植。

三、目前中国企业成本管理中的问题

(一)成本管理观念落后。我国企业普遍存在成本管理观念落后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成本管理的范围、目的及手段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偏差。很多企业仍将成本管理的范围局限于企业内部甚至只包括生产过程,而忽视了对其他相关企业及相关领域成本行为的管理。成本管理的目的局限于降低成本,较少从效益角度看成本的效用,降低成本的手段也主要依靠节约方式,不能应用成本效益原则,通过发生成本实现更大的收益,这些落后的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

(二)成本管理方法陈旧。虽然我国一些企业进行了先进成本管理方法的试点,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整体上讲,成本管理方法还是很陈旧,已不能适应经济环境的要求。据调查,55.7%的企业使用品种法,42.8%的企业使用分步法。当前世界生产发展的趋势是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方式,因为购买者的偏好并非完全相同,购买者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要求厂家设计并生产自己满意的商品,而厂家也可以高效益保证购买者在短时间内取得自己想要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一条生产线上可能同时生产几种完全不一样的产品,而这种生产方式适用于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我国目前仅有6.2%的企业采用这种方法来计算,这表明我国的生产组织还比较粗放,对消费者的个性重视不够,相应带来成本核算方法的简单化,没有站在战略的高度,以顾客的需求为导向,进行作业链、价值链的分析。

据调查发现,目前我国企业主要采用的成本管理方法有标准成本、计划成本、目标成本,而先进的作业成本法、成本企划法在企业中未得到推广。

(三)不良利益驱动导致成本信息失真。在我国,有很多的企业管理者在偷逃税款、粉饰业绩、谋取私利等不良利益的驱动下,任意调整、编造成本资料,从而使成本信息失真现象日益严重,并造成以成本为基础的各种管理活动的效能降低,甚至给企业造成损失,这种情况的出现与中国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有关、投资者监督力度不够、对经营者业绩评价指标的设定不足以鼓励经营者为企业的长远发展采取有效的措施,且经营者管理企业的理念、方法落后。

(四)分工过细,人力资源浪费严重。现在我国企业内部的分工越来越精细,从而要求企业进行高度的协作管理,由此导致企业管理的协调成本过高;另外,由于过细的分工导致企业管理复杂化,不利于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从而给企业带来一定的低效率成本,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这也是企业管理费用增加的一个原因。由于分工层次及协作环节的增加,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时间延长,不必要的停留环节增多,在一定程度导致信息的损耗和失真,这就可能使企业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增加,导致企业管理的效果、效率不佳,企业经营风险增大。

四、中国企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对策

(一)建立战略成本管理的新理念。传统的成本管理常常将眼光单纯地放在从采购开始到销售结束这一过程。传统成本管理从战略的观点看存在两大缺陷:一是管理的时间太晚,没有考虑与供应商的关系;二是结束的时间太早,没有考虑与顾客的关系。战略成本管理以价值链分析为起点,价值链分析要求企业将自身的价值链置于整个行业的价值系统中,注重企业与供应商和顾客的关系。因此,企业要实行从传统成本管理向战略成本管理的转变,应特别注重行业价值链分析,利用价值链的纵向联系拓展成本管理的范围,使企业达到降低成本、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目标。在供应过程中要加强与上游价值的联系,将生产过程看成是各个作业中心的集合,分析作业是增值作业和不增值作业,尽量消除不增值的作业,对于可增值的作业也要提高效率,减少资源消耗;在销售过程中要加强与下游价值链的联系,要重点研究销售批量、销售区域和运输方式,以最小的劳动消耗销售更多的产品。

(二)注重成本管理重心与企业竞争战略的吻合。采用不同竞争战略的企业,成本管理的着重点应当有所不同。战略成本管理不能不加分析、生搬硬套地运用,使有效的管理失去应有的魅力,把成本管理问题简单化。战略成本管理目标应当服从于战略管理目标。从战略管理活动本身去考察,战略管理的整体目标就是要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战略成本管理作为战略管理的一个决策支持系统,其各项活动的开展应该有助于战略管理目标的实现。因此,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借助成本管理的基本功能去赢得并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三)寻求降低成本的新途径。战略成本管理要求企业获取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企业要实现从传统的成本管理转变到战略成本管理,必须寻找新的降低成本的方式,为此又需要有新的成本管理思想作为指导。因而,能否树立正确的成本管理思想成为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战略成本管理的终极目标还应该落实在企业成本的持续降低。尽管企业在不同时期,由于要实现和维持竞争优势所采取的成本管理目标、方法和手段不同,但从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来看,战略成本管理目标的定位主要还是追求成本的持续降低,实现低成本竞争优势,最终实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总之,中国企业要想在国内市场乃至世界市场站稳脚跟,就必须在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手段上进行改变,站在战略的高度去经营企业,才能使企业生存、发展、壮大。■

上一篇:企业集团供应链管理研究 下一篇:上市公司股利政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