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色彩在现代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15 10:08:55

论色彩在现代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色彩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它渗入到人们生活的所有领域。在实际运用时,要结合个人的个性与共性、心理与生理各种因素,充分体现到设计色彩的功能与作用,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由于有了设计色彩参与,规范了人类的行为方式,使社会变得更有秩序和安全,达到了相对完美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色彩;设计;应用

色彩是人类最基本的要求之一,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那么,如何使色彩满足设计的各种审美与功能的需求,需要我们重新去审视现行的设计专业色彩基础教学体系。在专业教学与设计实践中,笔者深深地感受到全面了解色彩、熟练掌握色彩的应用,对于从事各类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对促进其形象思维形成构思方案、还是对理解设计、深化设计以及沟通与相关专业的交流等诸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一、 色彩在设计专业中的应用范畴

1.绘画艺术

尽管按传统的绘画观是以写实色彩为主导,但它已不能完全表达人们的感彩和精神意念,而需要设计色彩的一些理念和表现形式来补充和完善。如近现代艺术各流派:印象主义、野兽派和立体主义、表现主义和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形形的后现代主义艺术。

2.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它包括环境艺术、视觉传达艺术、服装设计艺

术、形象设计艺术等各方面。设计色彩是这些专业方向的重要基础,对这一基础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专业学习的进程和最后的成功与否。

3.工业设计

任何产品设计都离不开色彩设计。作为设计要素之一的色彩,运用得好坏将左右产品的品位和销售以及人们的消费欲望。

4.影视与戏剧

无论影视艺术还是戏剧艺术都与设计色彩相关联。色彩运用得好会增强艺术感染力。反之,则会削弱艺术感染力。另外,设计色彩作为边缘学科来讲,也涉及到军事色彩学、体育色彩学、烹饪色彩学等。

二、 色彩在设计专业中的具体应用

1.色彩与空间设计

由于大多数空间设计所涉及到的内容都具有体积庞大,存在时间长久的特征,而且又不可回避地要进入我们的公共视野,所以设计师对空间设计色彩都持有一种十分谨慎的态度。当人们置身于公共娱乐场所时,应感受到欢快、热烈的色彩氛围,其色调设计不能让人产生压抑、悲哀的情绪。像歌舞厅的色彩组合,就应大胆地采用强对比的手法,多使用跳跃的色彩。这类较为特殊的环境空间的色调构成,要达到使人心境愉悦或亢奋的目的。但这类场所也有不尽相同的境况,有时因歌曲的情调与意境不同,就应辅之以相应的有色光来转换其色调。餐饮空间是人们进食、休息、约会场所,色彩的配置应充分考虑到餐厅的功能,达到增进顾客的食欲、营造舒适气氛的效果。因此,应选择对比调和兼而有之的色相,明度与纯度均宜偏中性,色相宜偏暖,激发人的食欲与味觉联想。不同的色调体现着个人的不同品位和个性。就一般居家而言,有客厅、卧室等空间设计。客厅其色调的运用要依据空间面积大小来确定,小空间客厅的色调以淡雅明亮为宜、要以高明度为基调来达到扩大视觉空间感的效果:大空间客厅可采用中性色调或低明度色调,应以家具、饰物等色彩本身的调节性作为色调搭配的依据,使其在对比中求得和谐统一感。卧室是居家环境的一个重要空间,是人们放松精神、调节情绪、恢复体能和自由活动的地方,具有较强的私密性,与人们的生活休戚相关,其色调的配置要让人感到有舒适与安宁、温暖与亲和的气氛。对儿童房间的设计,其色调的组合要考虑到单纯、活泼和欢快的效果,因此,应以明快的色彩为基调,以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不宜采用灰暗的色调,以避免造成儿童心理上的压抑感。

2.色彩的视觉设计(平面)

实际上现在人们所说的视觉设计是指称传统意义上的平面设计,平面设计是一切设计的基础,因为一切设计都是从平面这个最初步骤转化而来的。平面设计的任务是完成特定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形象设计。在这个领域,色彩的应用主要包括企业形象、广告、印刷品和装帧设计以及主题活动的形象设计等等。以传播信息为主要功能的文字、图形、图像形式的设计,其被传播的信息可以是一个理念,一个产品的广告或一个企业的信息,也可以是某种文化活动,如博览会、运动会或某类专题展览会等。这些设计活动必然要涉及色彩的具体应用,于是,利用色彩丰富的内涵,探讨其应用功能,以增强信息的传播力度和感人的效果,就成为设计师应着力解决的问题。对于一些需要在短时间内且自一定距离外传达讯息的平面媒体,如高速公路广告、户外招贴等,单纯强烈的色彩和简单清晰的文字就成为设计时最合适的选择。在设计中,一种颜色的被辨认的程度称为“视认度”,而颜色“视认度”的高低往往取决于该颜色和底色在色相、明度和纯度之间对比的程度。颜色和底色的差别愈大,视认度就愈高。据研究显示,视觉对高亮度的黄色较为敏感。因此,黄与黑的组合能造成最佳的明视效果。

3.色彩与工业设计应用

工业设计色彩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立体性。无论是交通工具、日常用品还是文化用品,都是以立体的形式存在于空间之中。根据一般的色彩消费心理,食品与日常用品类包装色彩适宜采用暖色系列,以利于增强食欲;机械产品适宜采用冷色系列,电子产品适宜采用偏冷的灰黑系列,以利于表现其金属的坚硬感;儿童用品则适宜采用色彩鲜艳对比强的色调,以利于体现其欢快的意蕴。

4.色彩与服装设计

人们往往通过服装的款式、面料与色彩搭配,表达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和个性特征等。服装的色彩可以成为交流信息的手段,可以表现出穿着者的审美嗜好、性格或思想等。在服装设计中,对于色彩的选择与搭配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对象的年龄、性格、修养、兴趣与气质等相关因素,还要考虑到在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风俗和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下人们对色彩的不同情感的反映,并在服装设计中作出针对性的色彩处理。

总而言之,通过对色彩在设计中的应用的探讨,作为一门专业基础的色彩应用课程,对学生全面而严格的教学与训练,能够极大提高学生的设计色彩的应用能力,这对学生设计能力的提高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设计色彩的应用极为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是我们在实际运用时,要结合个人的个性与共性,心理与生理各种因素,充分考虑到设计色彩的功能与作用,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而达到相对完美的应用效果。

作者单位: 井冈山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林家阳,鲍峰,张奇开.设计色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45-151.

[2]周信华,胡家康.色彩基础与应用[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167-169.

[3]张梅,梁军,卢岩.新设计色彩[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89-90.

[4]张继渝.设计色彩[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123-131.

上一篇:社会市场条件下个人价值的质疑与思考 下一篇:论高校学生体育运动过程中心理障碍的成因与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