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课的德育教育

时间:2022-07-15 09:30:35

浅谈小学音乐课的德育教育

【关键词】音乐教学 德育教育 实践活动

音乐教学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音乐艺术为手段,通过音乐作品的音乐美和视像美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从而被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产生共鸣,从中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在潜移默化中达到育人的德育功能。

一、课前备课――挖掘德育内涵

教师应当牢固地树立德育意识,以教材为内容,以课堂为阵地,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每节课都有德育的侧重点。在备课时特别要把词曲作家的高贵品质与作品的思想内容统一起来,让学生在学习音乐作品的同时,了解历史、关注文化、感悟人生。只有读懂这些伟大音乐家们的人生,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作品,更有效地受到教育。

二、课堂教学――充分整合德育内容

1.从词曲着手,让德育思想悄悄在学生心中生根

词曲是音乐中不可缺少的两大元素。我想能让学生得到德育熏陶的歌曲才是适合孩子的歌曲。音乐的前提是旋律,只有旋律优美的歌曲,才是学生喜欢并愿意学习的歌曲;然后是诗意的歌词,只有歌词特别的有内涵、内容健康、音乐性强,并且旋律和歌词合适且有韵味的歌曲才是一首非常值得孩子们学习的歌曲,这样的歌曲不仅能促进学生的为习惯的养成,更能让学生从小树立一个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对良好人格的培养也是大大有益。

2.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德育在学生心中发芽

(1)音乐欣赏课,深入体会歌曲德育内涵

音乐欣赏课作为音乐课的重要内容,教学目标深刻的渗透了德育。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背景的了解让学生在理解美、鉴赏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

(2)在兴趣中学习――形体表现

通过形体动作表现音乐,让学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在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使学生理解各类作品的艺术形象及思想内涵,陶冶他们的情操,充分体现了音乐特有的德育渗透功能。

(3)儿童歌配画,新课程提倡学科综合

儿童歌配画就是将音乐与美术完美的结合。我在低年级开展了这一活动,学生都活跃的积极参加,特别是一年级的刘x×同学,在学校“庆六一文艺汇演”中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和热烈掌声,听着孩子对创作过程的诉说时,我知道德育在孩子心中悄悄的发芽了。

三、音乐实践活动,健全人格

音乐课外活动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丰富学生的生活,增强集体主义感,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我们第二课堂合唱队、电声乐队活动内容非常丰富,每逢节日,必组织文艺演出,并积极参加各类市区级比赛。学生参与服装、动作、造型的设计,个人与整体关系的配合,各声部的谐调等都给学生以启示。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互敬、互爱、互助,懂得了集体荣誉高于一切。总之,音乐活动,仅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文化滋养和美的陶冶,而且有助于组织纪律性、上进心的加强,对健全学生的人格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音乐有着神奇的魅力,音乐教学更有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特殊教育功能。它影响人的情绪,催人奋发向上;它使人心灵相通,促进人际交往;还能帮助人们实现自我,促进人格完善。因此,在教学中,我认为应特别注意发挥音乐课的德育功能。

上一篇:构建开放的课堂情境,创设开放的教学空间 下一篇:浅谈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