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比喻法在高中化学难点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15 09:25:43

浅谈比喻法在高中化学难点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化学难点犹如"事故易发地带",若注意了畅通无阻,不注意则"事故频发"。比喻法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抽象的知识,高中化学教材中有很多知识点在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恰当的比喻,利用贴近学生生活和熟悉的事物,达到深入浅出、强化理解的效果。 本文结合自身教学体会,就高中化学教学的一些难点浅谈自己的突破技巧,以供参考。

关键词:比喻;高中化学;教学难点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226-01

化学这门学科,有很多概念和理论,可以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学生学习时感到枯燥乏味甚至畏惧,容易把需要掌握的知识混淆、颠倒,讲授这些知识难点时如果照本宣科,则不会有好的效果。而恰当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化解这些难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化、趣味化,起到"一语道破天机"的神奇功效。在教学中运用比喻时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喻体要选择学生熟悉的,越简单形象越好;二是要有实效性,能使抽象的问题变得简单明了,易以理解;三是生动有趣,能使学生印象深刻。教师在平时生活中要注意观察思考,经常积累和揣摩,就能发现合适的比喻,在课堂教学中就会信手拈来,很自然地应用。下面结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几个实例,谈谈比喻法在高中化学难点突破中的作用,仅供参考。

难点一:"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理解和掌握它有一定难度。在电化学的应用中,我要求学生紧扣"升失氧、高失负","阳失阴得"等化学口诀便于记忆。我还引导学生从"师傅、阴德"等谐音把繁乱的化学知识提炼成容易记忆的几个词或几句话,传授给学生,富有趣味性,激发学生浓厚兴趣,并能长久保留在记忆中。而正确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也是学生的易乱点,如反应Cl2+2NaOH=NaCl+ NaClO+H2O,不少同学认为电子转移数目为2e-,为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认识,把还原剂和氧化剂比作借方和贷方,氧化剂把一元钱借给还原剂,氧化剂失去一元,还原剂得到一元,但借贷的总额只有一元,故该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为e-。

难点二:实验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一大难点。因此,新颖有趣的比喻,易于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在趣味中学到知识。如:在讲授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学生最难记住的是实验前应先通氢气后加热,实验后撤下酒精灯时要继续通氢气这一程序,我就这样比喻:氢气很辛苦,像很多同学一样早出晚归,而酒精灯很懒惰,像个别学生一样总是迟到早退(这时有些班级学生马上会举出一些类似学生的名字),经过有趣的比喻使课堂生动活泼,学生记忆起来也比较容易。

难点三:在化学平衡状态的教学中,很多参考书都以"逆、等、动、定、变"概括。但实际中很多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平衡状态的本质,解答题目时常把"定"误以为各组分相等或满足化学计量数。为了更好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在备课中灵感一现,觉得可以用"养金鱼"为例(如图),让学生更深入理解。

通过生活实例,使抽象理论清晰明了,较好突破难点。如平衡判据,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家长不以性别而以身高判断小孩是否长高?自然引出作为平衡判据未平衡时本身应是一个变量。又如学习勒沙特列原理时,又长又拗口,我就打了个比喻"平衡本身是一个顽童,总与外界条件对着干",所以,如果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平衡便正向移动,以便使正反应浓度降低;如果增大外界的压强,则平衡本身便有意识的收缩,这样可以使本身的压强减少,有时也借助天平原理让学生理解。

难点四:例如在弱电解质的教学中,比较体积相同、p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中和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aOH溶液的能力大小。在讲授该难点时,我首先强调学生对PH的计算公式的掌握,并作这样的比喻:把醋酸溶液中自由移动的H+的物质的量比作醋酸拥有的现金,醋酸分子中未电离出的H+比作醋酸拥有的存款,中和NaOH溶液的能力大小就是酸拥有的财富总值(现金和存款的总和)醋酸就相当于我有现金10元,存折里有990元,盐酸相当于我有现金10元,开始付账一样快,但是醋酸还可以再提取现金,购买力醋酸强。而体积相同、浓度相同的醋酸、盐酸分别与足量的锌粒反应,比较二者的起始速率大小、生成的氢气的多少,我是这样比喻的:醋酸就相当于我有1000元钱,其中现金10元,存折里有990元,盐酸相当于我有现金1000元,哪一个付账更快一点?当然是盐酸,但是最终购买力是一样的。这样一比喻,学生就能轻松的理解和运用了。正如作家秦牧说的"精彩的比喻,仿佛是童话里的魔棒似的,它碰到哪里,哪里就会清晰明亮起来"。

难点五:选考《物质结构与性质》中判断多原子分子是极性分子还是非极性分子。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我借助物理学中的受力分析来突破。选取中心原子为质点,然后对质点进行受力分析,如果质点合外力为零,则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如果质点合外力不为零,则分子为极性分子。以H2O 、CO2 分子为例让学生分析受力自然得出结论,这样难点不攻自破,接下来布置一道课堂练习,加以巩固。又如,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是:"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较低,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我做了这样的比喻:小婴儿能力较低需要妈妈抱在怀里;幼儿园的小朋友能力较高,可以离开妈妈的怀抱自己走路;中学生能力更高,可以离家住校。

总之,难点之所以难,很大原因是大家缺少思考。每次备课时遇到难点,我总会反复思索,记下顿悟到的灵感,我还习惯记录每届学生的一些易错点,分析根源,并询问个别学生对一些难点自己的突破方法,获得宝贵的经验,以便更好指导今后的教学。教有法而无定法,教学中采用什么方法来突破难点也要根据教材情况、学生素质、教师本身的优势来决定。活用比喻,化无形为有形,既易于学生理解,活跃了课堂气氛 ,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也提高了教师本身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水平。以上只是我自己个人的一些体会,实际上在化学教学中仍有许多化解教学难点的教学策略值得我们探究。生活中并不缺少灵感,缺少的是发现,相信对于任何一个教学难点,只要师生多加思索,一定能让每一位学生在教与学的互动中得到最大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爱华。运用新课程理念突破化学教学难点的探索与研究;2007.08

[2] 罗观训。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难点的突破;

[3] 黎金爱。摭谈高中化学常见教学难点突破技巧;2010.11

上一篇:初中班主任工作方法浅议 下一篇:浅谈地理教学中的“三贴近”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