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装潢设计》课程改革方案探讨

时间:2022-07-15 08:15:04

《包装装潢设计》课程改革方案探讨

[摘 要]《包装装潢设计》是在建院级精品课程,在建设中始终坚持围绕课程内容、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手段、师资队伍、等方面来实施。探讨高等职业包装设计教育特色,能够提升包装设计教学质量,促进设计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关键词]装潢 改革 项目

中图分类号:TB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2-0272-01

经过近几年学生就业调查,发现学生对设计岗位力不从心,因此为了加强学生对产品设计能力的提高,现经过教研室教师讨论根据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对该专业核心课《包装装潢设计》进行课程改革。通过改革,希望学生能提高产品设计能力,能真正从实践操作上有所提高,同时要求学生掌握设计整个流程以及要求并且能独立完成产品的整套设计。

一、教学内容改革

改革前:以上包装装潢设计的基本流程进行分解,以理论讲授为主,然后布置相应的练习加强。但是通过近几年的效果来看,学生学的知识很零散,不能很好的在综合练习中运用,所以导致后期的作品不能达到实际要求。

改革后:将包装装潢设计的视觉元素进行分解为图形设计、字体设计和标志设计,并且在实际案例中进行运用。最后以综合实例进行教学,引入实际项目,按照设计真实流程进行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版面设计和设计元素的综合运用,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两套产品的设计。具体改革教学过程如下:

1.教学目的

《包装装潢设计》让学生能够分阶段,分学期的学习包装装潢设计的专业知识,在前期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本门课程使学生具备综合思考分析能力,能够提出方案,筛选优化方案,独立且完整的完成各类包装装潢设计。

2.教学模式的改革

该课程采用项目式教学,引入的案例每年都会变化,一般都是来自于网络的征集作品。在充分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的同时,采用现场教学、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手段。精心设计课程单元的实训任务,使学生身临其境,处于学习的实践氛围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教学项目分为:项目1――包装文字编排与构图;项目――2小商品包装设计;项目3――系列化包装设计。每个部分以实际的产品包装项目来驱动,把知识点融合在项目项目驱动法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按设计流程、分析产品特点,进行市场调查,确定设计方案,选择合适材料,设计合理方便的结构。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强化学生的知识,训练思维能力,营造好的学习氛围,提供大量的设计素材,和学生分享优秀的设计经验,使学生从中吸取优秀的设计元素。

二、教学组织过程的改革

以项目――2小商品包装设计为例进行分析

首先讲解包装装潢知识要点让学生掌握包装装潢设计流程、包装装潢造型处理、包装装潢材料的选择、包装装潢设计中的图形文字、包装装潢结合后期工艺操作:规线、出血位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分析法、启发引导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以及视频和案例等教学手段充分让学生了解本项目的基本知识点

教师布置相应的包装要求如下:

(1)包装盒规格长:28cm*宽:19cm,厚/高:3cm(2)商品名:云片糕

(3)商标为“庙香”字体用华文行楷就可以了(4)产品配料表、营养成分、条码、QS、等文字说明请安排在盒子背后(5)外观要高端、美观、整洁、大气、底色要用大红色?比较艳丽的那种。产品是送礼的,礼品包装盒(6)正面添加的文字:上海特产、云片糕(字要大点)吉祥如意。、传统糕点、手工制作、健康素食。(7)正面还要添加?:上海R香食品有限公司。字样。

(8)4个侧面文字:上海特产、馈赠佳品,一面只要用上海特产或者馈赠佳品,不8个字都在一侧。(9)要提供正面、侧面、产品的立体图效果。

在项目解析过程中采用分组讨论法教学方法,通过案例的分析让学生充分掌握本次项目的内容。要求学生分析完后进行产品包装装潢设计前期工作:市场调研、市场定位此内容安排在校外进行市场调查,采用的方法是角色扮演法,学生分组完成产品的市场调研、市场定位,完成市场调研报告书。包装图形、文字、色彩、材料设计采用的教学方法是现场教学法学生分别根据调研结果完成包装装潢设计,完成包装装潢展开图,并且按照要求完成图纸上的出血线和规线。要求学生针对第三学期所学的设计基础对图形设计、字体设计、色彩设计进行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同时在师生互相讨论过程中教师进行改稿及学生修改,学生完成装潢效果图的初稿后教师进行指导,给出修改意见,每个学生改稿修改至少两轮。采用的教学方法是现场教学法。

在师生共同探讨方案后学生进行成品制作,学生自形设计合适的包装结构,折叠纸盒要求打印成品并折叠成型,如果是固定纸盒,要求学生进行简单的开槽,最后将设计打印的装潢裱在纸盒上。

最后师生共同完成项目考核:学生进行作品展示说明,老师完成考核(如引进项目,老师与企业一起完成考核)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角色扮演法,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综合形成性考核。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以往课程教学实训项目和内容与工作过程脱节,注重先学习知识再进行能力的训练。现在通过对课程结构的重构和整合,在岗位能力培养中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通过实施项目教学,以项目为载体,在“学中做、做中学”展开教学过程。课程组老师经过课程改革与实践,根据课程的特点,把多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专题讲座、讨论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在老师的指导下的主动学习,而且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践。

四、课程改革的意义

互利多赢是实现课程项目化的根本保证。课程项目立足于学生、学校和企业多方面互利共赢的目标进行设计,课程项目化方案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培养,有利于教师成长,有利于学院发展,还要有利于企业发展。通过课程改革激发校企合作的内部动力,寻求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机制,同时让学生充分了解企业的规模和工作模式,让学生尽快的适应企业的岗位的需求。

今后可以采取一系列管理措施,推进课程项目化的改革。根据项目教学的需要重新制定引进人才的标准;明确教师开展课程建设的岗位职责,加大对课程建设有功人员的奖励力度;对课程项目化的开发实行招标,实施专项管理;采取倾斜扶持政策,积极推进课程项目化改革的相关“精品课”建设等。

上一篇:小议框架墙体拉结筋设置与施工 下一篇:中职数学分层次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