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特殊句式大盘点(上)

时间:2022-07-15 03:07:15

文言特殊句式大盘点(上)

2005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考语文大纲“古代诗文阅读”规定: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能力为“B”级。与词汇相比,文言文语法变化不大,只有几种特殊句式的表示方法与现代汉语不同,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一、判断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1、“……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是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2、“……,……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3、“……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5、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做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是”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二、被动句式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1、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2、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3、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4、“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都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5、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三、疑问句式

文言疑问句,一般都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焉、孰等),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以及疑问副词(岂、独、其等),有时也不用疑问词。另外,还有些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

上一篇:母爱 第23期 下一篇:避免作文跑题 妙招决胜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