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初中生爱上音乐课

时间:2022-07-15 02:28:10

让初中生爱上音乐课

音乐是一种艺术,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道德、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实施,音乐不再是简单的音乐欣赏课,也是培养学生全面素养、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音乐反映的是我们的生活与情感,具有优美的旋律,因此音乐课应该是受学生欢迎的。但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没有足够重视音乐课,单纯地把音乐课教学像完成任务一样地进行教学,音乐课变得了无生趣,无法显现出音乐课的魅力,使得学生对音乐课不冷不热,使音乐失去了教育功能。在素质教育下,我们要充分发挥每一学科的优势,让学生在音乐课中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使音乐课成为现代教育理论下学校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那么,如何让学生爱上音乐课,充分发挥音乐课的功能呢?

一、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先进理念

传统的音乐教学过于重视技法的传授,导致教师以讲授为主,课堂教学缺乏生机。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音乐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我们的音乐教学,让音乐教学重现生机与活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与求知的主要动力。在教学中,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激起学生强烈的音乐意识。一是教师要以自身高超的音乐能力来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积极追求音乐的动力,使学生以教师为目标。二是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学习与欣赏中来。学生是求知的主体,是学习音乐与欣赏优秀作品的主体。我们要转变传统教学中音乐教师以讲代唱的教学,要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学习技法,在欣赏作品中提升对作品的艺术鉴赏能力,使学生在学会技法的同时,情操与品德得以提升。只有学生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与创作中来,才能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才能让音乐成为学生所喜爱的学科。

二、指导学生掌握歌唱技巧,让每个学生都成为音乐家

一些教师在上歌唱课时,只是进行范唱,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学生只学会了旋律,不知道怎样才能把一首歌唱好。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教会学生掌握唱歌的技巧与方法,这样在今后的歌唱课中教师就会轻松得多,学生也会在唱这方面有长足的进步,使每个学生都成为了小小音乐家。学生看到了自己在音乐方面的进步与成功,自然会更加喜欢音乐课。

(一)速度

音乐进行的快慢关系到歌曲情感的表现。欢快的歌曲往往速度较快;相反,一些悲哀的歌曲与音乐往往速度较慢。我们可以通过将欢快的歌曲以缓慢的速度来唱,或将悲伤的曲子加快演奏速度,让学生体会速度在歌曲中的表现效果。

(二)节奏

节奏是指音的长短与强弱。要想把歌唱好,把曲子演奏好就要掌握节奏,这是音乐的骨架。

(三)旋律

旋律也称曲调,是最重要的音乐表现手段之一。曲调的进行方向主要包括水平进行、上行和下行,进行方式有同音反复、级进和跳进。

(四)表情语言

我们在唱歌的过程中不仅要把握好歌曲本身的节奏,还要善于运用表情语言来增加表现效果。如果表演者面无表情,表现效果会很差。一个成功的表演者总是能将自己置于作品中,与作品融为一体。

此外还包括和声、力度、调试等。教师在教学生歌唱时要选取典型的作品,将这些音乐基本元素的讲解渗透其中,让学生的歌唱不只是处于模仿阶段,而是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运用这些音乐的表现手段来学会歌唱。

三、运用多媒体表现作品意境,加深学生的理解

多媒体在教学手段上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实现了质的飞跃。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结合,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将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表现的内容以图文声像来综合呈现,实现了视觉与听觉的完美结合,可以同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参与教学,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培养。音乐是灵动的艺术,以文字与符号来表述真挚的情感与深邃的意境,而这些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进行语言的表述往往很难准确地表现出来。正所谓只可意会,不能言传。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地突破这一难点,用优美的图像、动态的画面、悦耳的音乐立体动态地将教材中作品的意境传达出来,使学生如临其境,与作品情景交融,进入作品的意境中,这对于学生理解作品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科学选用多媒体,让多媒体为我们的音乐课助力。如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其开头、高潮与结尾部分,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通过让学生单独地听录音,很难体会到乐曲的内涵。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相应地播放三组画面,开头播放夜色朦胧、夕阳西下、日出东山的画面,高潮部分播放江涛汹涌、游客欢乐、野鸭戏水的画面,结尾部分播放归舟远去、野鸭憩息的画面。学生边听音乐边欣赏画面,很快就投入到了优美的音乐与画面中,和音乐融为一体,从而使学生深刻感受到了速度与力度的变化等。

四、引入流行时尚元素,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现代气息

学生不爱上音乐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音乐课上只教教材上的内容,如《长江之歌》《保卫黄河》《红旗颂》等,这些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不紧密,学生对此兴趣不高。学生更喜欢流行音乐,谈起流行音乐津津乐道,这值得广大音乐教师深思。我们要认识到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传统民族民间音乐形成了音乐领域中的三大板块。流行音乐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生活较为接近,具有优美的节奏、欢快的旋律,倍受学生的喜爱。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初中生的这一心理特点,选取积极的流行音乐,将流行时尚元素引入我们的课堂,以此激起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激情。

(一)找准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的结合点

流行音乐和传统音乐之间并不是互不相干的,而是有着内在联系的。在教学中,我们要找准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的结合点,以流行音乐来引入教学。如S.H.E的《不想长大》就是对莫扎特《第四十号交响曲》的主旋律进行了重新编排,利用电子和声改编而成的。由这首现代歌曲进入莫扎特《第四十号交响曲》的教学,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生唱流行音乐

进行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陶冶学生的情操。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完全有必要引入一些流行音乐,在教唱流行音乐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一些演唱技巧,改变重技轻乐的现象,使学生得到身心愉悦的发展。在平时,我们要注重甄选一些流行音乐,大胆地将流行音乐引入课堂。如一次课上,我为学生播放了自然音响音乐《狼》,学生听后感慨颇多,纷纷表示他们感受到了朴实而纯净的自然之声,领会到了作曲者致力环保、坚持不懈的高尚情操。

总之,音乐是灵动的艺术,我们的音乐要有跳跃的音符,要有欢快的节奏,要让学生的歌声与笑声洋溢在课堂上,让音乐充分展现它的魅力,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让音乐成为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重要部分,让学生真正爱上音乐课。

(责编 潘冰)

上一篇:浅谈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的游戏教学 下一篇:初中文言文教学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