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班主任构建和谐班级的对策

时间:2022-07-14 09:07:21

中学班主任构建和谐班级的对策

摘 要:一个和谐班级的构建是离不开优秀的班主任与得当的管理方法的。因此,班主任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提升,即积极主动地学习先进的班级管理理念、全面地提升自身的素质。在班级管理方法方面,应该着眼于以下几点:强化班级干部的建设、激励每一名同学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实践中去、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以及构筑和谐的班级评价体系。希望本文的研究有助于现实的班级管理工作。

关键词:班主任;和谐班级;教育理念;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150-01

一、班主任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提升

1、学习先进的班级管理理念

实践证明只有具备了先进的班级管理理念,才能有效地创建和谐的班集体。笔者认为班主任首先需要树立师生平等的教育理念。在具体的思想教育中,要处处彰显对学生的关爱与尊重;在具体的班级管理中,一定要认真倾听每一个学生的意见。对学生的管理也要做到公平性与有针对性,不说假话、空话,将奖惩的原因都具体落实。摒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摈弃“粗暴专横”的旧方式。其次,班主任需要树立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和谐的教育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教育,它应该由简单重视分数转变为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让德、智、体、美、劳,真正地在学生实际学习生活中体现,改变“智”一枝独秀的畸形局面。最后,班主任需要秉持着、践行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地去创造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方式。

2、提升自身素养

我们知道班主任集众多角色于一身,他不仅是班级的领导者、教育者,同时也是班级有效管理的执行者。班主任的自身素养的高低对于和谐班级创建有着直接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在高一刚分班之初,每个班级的实际情况大体是一致的。等过了半学期,有的班级成绩,整体面貌和谐有序;而有的班级成绩落后,纪律也是混乱不堪的。究其原因所在无不与班主任的管理有关,而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如何又是由其自身素养决定的。优秀的班主任工作实践给予我们的启发就是:最有效的影响力,并非是班主任行政权力的影响,而是教师内在的素养,诸如气质、学识以及涵养等等,这些因素能够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鉴于此,教师应该在所谓的非权力影响力方面全面地提升自身。

二、不断改善班级管理的方法

1、强化班级干部的建设

一个班级如果没有一个较好的班干部团队,那么积极向上、和谐友爱的集体是难以创建的,因此班主任必须强化班干部的建设。笔者比较倾向竞聘式的,这样有助于选出大家较为信服的班干部来。当班干部团队组建完毕之后,班主任就要加强对这个团队的培养,让他们在实践中能够做到表率榜样作用,敢于同不良的班级现象、风气作斗争。班主任一定要调动班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班干部及时地、定期地对班级的情况作总结、汇报。每周或者每个月,班主任应该给班干部举行一次会议,认真内心地倾听他们关于班级建设的心声。

2、激励每一名同学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实践中去

如果希望班级的和谐稳定、团结友爱具有持久性,仅仅依靠班干部的力量显然是远远不足的,笔者认为班主任应该去激励、去调动每一名学生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去,进而赋予每一名同学一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让他们首先学会自我的管理与自我的控制,在做好自己的基础上,参与到班级的建设管理中去,进而创设出一种“人人主动管理、事事有人管理”的良好形势。

3、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班级应该定期开展一系列的体育活动来强化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例如跳绳比赛、踢毽比赛、球类比赛等等。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认识到集体力量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另外,我觉得也应该开展一些社区服务活动,做一些志愿性质的活动,让学生直接体味到助人为乐、奉献爱心的快乐。在日常生活中,我教育学生应该多发现彼此的优点、特长,而不要总支出别人的不足。我们需要秉持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观点,同时也需要践行着“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精神。这样才能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只有在彼此的关爱与赏识之中,只有我们运用美好的眼光去审视、观察周围的一切,人际交往才会变得愈加地和谐、融洽。只有如此,我们这个班集体才会更加地团结、和谐、友爱。

4、构筑和谐的班级评价体系

我觉得班级评价体系应该着眼于以下几点:首先就是激励性,古语有言“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一个欣赏的眼神、一句关切的话语都可能成为学生学习成长的直接动力。其次就是宽容性,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难免会犯错误的,实践证明横加指责是无济于事情的解决的。班主任应该帮助犯错误的学生,给他分析错误的原因、错误的结果,让学生在思想层面上去体认错误。再次就是差异性,学生学习态度、方法效率、资质智力等方面不免会存在差异,鉴于此班级的评价也应该着眼于差异,切忌一刀切,让每名学生都能得到不同角度的肯定。最后就是真诚性,班主任的评价一定要从“真诚”出发,只有如此才能震动学生、感染学生。

参考文献:

[1] 吕耀荣.中学班主任如何构建和谐班级[J].新课程.中学,2011(9).

[2] 何坤列.中学班主任构建和谐班级的策略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1(4)

上一篇:如何更好地实现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 下一篇:藏区农村低段寄宿生适应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