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超级经济区”的安徽机遇

时间:2022-07-14 05:54:34

“世界超级经济区”的安徽机遇

核心提示:安徽要吸取沪苏浙的工业经验,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同时,更要注重承接世界一流的现代制造业和高端制造业,以及与之配套的现代服务业。

近一段时间,徐振宇和靳武忙得不可开交。

徐振宇是安徽省经济研究院区域发展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所长。他手里有多份关于安徽如何融入长三角城市群的规划,必须在8月底前完成。

而靳武是安徽省江南产业集中区党工委委员、招商二局局长。他每天都要接待好几波外地前来考察的企业,还要向上级报告所负责区域上半年承接产业转移的成绩。

两人互不相识,却在向同一目标努力:为沪苏浙皖“世界超级经济区”铺路。

沪苏浙更需要安徽

徐振宇领军的课题组提出,安徽要全省都纳入到长三角经济区中。此前,中国社会科学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倪鹏飞课题组划出了安徽在“世界超级经济区”里的范围,两者的意见大体相同。

5月9日,中国社会科学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成果称,长三角经济区中的沪苏浙皖经济区已在原有基础上浮现出一个更大范围的“世界超级经济区”。到2020年,除亳州以外,安徽全省将进入“世界超级经济区”范围,沪苏浙皖经济区将形成以上海为中心,北至连云港、徐州,西至安庆、六安、南至温州、丽水,包括40个城市、面积达34.4万平方公里的“世界超级经济区”,能媲美甚至赶超纽约、伦敦、东京、巴黎四大都市区。

倪鹏飞称,目前,沪苏浙皖经济区在综合经济、交通体系、市场体系、产业体系等领域已实现全面一体化。2011年,沪苏浙皖经济区GDP总值为115466亿元,以全国3.58%的国土面积贡献了24.5%的GDP。

“这为安徽省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有助于进一步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党委书记、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致平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1982年,上海经济区成立时,并没有安徽。直到28年后的2010年,合肥、马鞍山两市才成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成员。2013年,长三角又一次扩容,将芜湖、滁州、淮南三市纳入。显然,安徽近些年加快了融入长三角的步伐,且融入的深度和广度均上了台阶。

融入的背景则是,2008年金融危机对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形成“倒逼机制”,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部地区梯度转移,安徽也成了承接产业转移的首选集聚地。

“独有的区位优势,使得安徽已经成为江浙沪西进和中西部地区东扩的重要跳板。”李致平说,今年4月,长江经济带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后,更加凸显了安徽的区位优势。

从地图上看,安徽东邻江苏、浙江,北接山东,800里皖江穿省而过,这一地理位置使得安徽更易融入长三角经济区,特别是与沪苏浙之间一体化进程不断提速。

“安徽作为沪苏浙皖经济区的腹地,与其他区域有更多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条件。”倪鹏飞对本刊记者说,安徽的自然资源、农业资源、生态资源以及劳动力资源丰富,为沪苏浙皖经济区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和环境屏障,同时也提供了规模巨大的内需市场。

安徽省合作交流办公室提供的数据显示,在电力方面,2011年至2013年,“皖电东送”累计向沪苏浙输出电量1390亿千瓦时。其长三角合作处处长宋帆透露,2015年安徽装机容量将达到5000万千瓦,其中接近1500万千瓦为“皖电东送”。与此同时,安徽每年输出的农产品有60%-80%外销至沪苏浙,1000万外出省劳动力中有75%在长三角就业。

“未来发展,安徽需要沪苏浙,但沪苏浙更需要安徽。”李致平分析称,随着沪苏浙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安徽将成为沪苏浙产业转型升级的理想地区,并为之发展高端服务业提供强力支撑。

分享一体化深入的机遇

长期以来,安徽一直都有向东的渴望。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浦东刚一宣布对外开放,安徽便提出了“开发皖江、呼应浦东”的战略;2010年初,国务院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同年3月,合肥、马鞍山两市经多年努力终于被纳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这意味着安徽“正式”迎来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机遇。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下简称“皖江示范区”)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滁州、宣城八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根据规划,皖江示范区按照“一轴双核两翼”的产业空间布局,即以沿长江一线为发展轴,合肥和芜湖为双核,滁州和双城为两翼,设立江南产业集中区和江北产业集中区,并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为平台,推动产业承接与自主创新相融合。

“在参与长三角经济区发展的过程中,安徽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宋帆表示,安徽的定位就是当好沪苏浙转型发展的“战略后方”和“扩张平台”,一方面通过承接沪苏浙产业转移特别是扩张性产业转移来调整产业结构,另一方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转型发展。

2013年,皖江示范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55.5亿元,占安徽省的65.9%,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0%,拉动全省经济年均增长近10个百分点。沪苏浙向皖江示范转移产业的步伐也在加快,2010年至2012年,沪苏浙向皖江示范区转移产业4777.9亿元,占皖江示范区利用省外资金的57.5%。2013年,沪苏浙在皖江示范区投资1亿元以上的项目2369个,实际到位资金2434亿元,占示范区所有实际到位资金的55.3%。

目前,安徽已形成以合肥、芜湖、马鞍山等为主的汽车产业集群,以沿江石化和精细化工、沿淮煤化工为主的化工产业集群,以合肥、芜湖、滁州等为主的家电产业集群,以安庆、淮北、铜陵、阜阳等为主的服装产业集群等产业。

徐振宇认为,安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推进阶段,这些产业与江浙沪产业错位发展,有利于承接长三角经济区产业转移。同时,在参与长三角经济区产业水平或垂直分工的过程中,安徽能实现产业快速聚集、扩张,进一步完善和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产业配套条件。

“随着沪苏浙皖一体化的深入,安徽可以作为经济区整体的一部分,直接参与全球分工与合作,接受全球产业转移。”倪鹏飞说,通过参与沪苏浙皖“世界超级经济区”内的分工与合作,安徽可以分享这一经济区规模和外部经济优势的机遇。

“以商招商”带动产业发展

鲁大鹏与玖信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杜秀兰是多年好友。

玖信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生产笔记本电脑触摸屏为主,看到好友公司落户江南产业集中区,鲁大鹏便将以生产手机摄像头为主的昌硕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搬了过来。这样的故事在江南产业集中区并不少见。

“这只是我们‘以商招商’的一个方面。”靳武告诉本刊记者,“以商招商”的一个特色是共建园区,且招商效果明显,目前集中区共有13个合作共建园区。

合作共建园区就是政府给政策、土地、补贴,企业自己建设、自主招商,而政府也会帮助招商,“但我们要求合作工业园区的企业必须要有招商资源,且至少带一到两个项目来。”靳武说。

坐落在江南产业集中区起步区的龙海电子加工园、凯投光电产业园、万凯新兴产业园等纷纷以此形式引进相关企业。靳武还表示,合作共建园区政策更灵活,企业所用厂房可租可买,如果完全买断企业还可分期付款,有利于企业入驻。

徐振宇分析称,以合作共建园区为载体,不仅为当地税收、GDP做了贡献,还能借鉴合作企业的管理经验,激活市场活力,带动产业发展。

“我们也注重引进龙头企业。”靳武表示,一旦引进市场占有率大的龙头企业,配套企业就会跟过来,然后再逐步引进上、中、下游企业。此外,除了长三角,珠三角和山东半岛渤海湾等也在招商范围。

江南产业集中区作为安徽省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之一,截至今年上半年,签约合作项目有50%以上来自长三角,完成固定投资31.6亿元,实现财政收入1.2亿元,吸引总投资219.4亿元。

事实上,“以商招商”是整个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共有的特色。以合作共建园区为例,截至2013年底,皖江示范区采取股份合作、委托招商、飞地经济和园中园等共建模式,已共建园区90个,占全省总数80%以上。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底,90个合作共建园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32.3亿元,入驻企业1482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69户),2012年底实现工业总产值971亿元,实际资金到位544.7亿元、财政收入48.6亿元、税收26.8亿元。

承接不是永远的主题

不过,靳武心里还藏有一个困惑:那就是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高端服务业为三大主导产业的江南产业集中区,总体配套偏弱。而这也是皖江示范区存在的问题,作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报告(2014)》的执行主编,安徽省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王开玉告诉本刊记者,皖江示范区上下游产业链不够完善,配套能力不强,未来要有所突破。

“另外,产业层次不高,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徐振宇说,产业转移到后期,重心就是如何提高产品的层次和质量。

王开玉介绍说,从工业内部来看,皖江示范区主要吸引化工、建材、汽车零部件等行业企业,“多以中低端的生产环节为主,而研发设计、市场营销、品牌运作类企业较少。”

目前,安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分别占比12.3%、54.6%、33.1%。虽然自2004年以来,安徽与沪苏浙的产业结构相似度不断在上升,但总体上仍处于偏低的水平。

李致平建议,安徽要吸取沪苏浙的工业经验,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更要注重承接世界一流的现代制造业和高端制造业,以及与之配套的现代服务业。

“‘拆门槛、铺地毯’的时代已经过去。”靳武说,低端产业可能5年内会有作用,但10年之后又要阵痛,腾笼换鸟,还不如项目少一点,招商进度慢一点,也要引进高新技术和高端服务业。

“需注意的是,承接产业转移具有阶段性,并不是永远的主题,未来承接产业转移的量会越来越小。”徐振宇分析称,随着宏观经济趋紧,各行业产能过剩,区域竞争更加激烈,一旦长三角等沿海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趋于稳定,承接就会趋于饱和,那么就更加需要自主创新。

“因此,长远之计在于依托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提升传统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培育自主品牌。”李致平表示。

当然,现阶段承接产业转移依然是安徽的目标。宋帆对此表示,进一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融入长三角,安徽需要政、企、学共同推动。政府需要充分利用长三角合作机制,多层次、多方位、宽领域发挥引导、推动作用;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鼓励企业跨行政区域兼并重组;学界则需积极开展学术研究,提供智力支持。(支点杂志2014年8月刊)

上一篇:李福官:从金龙鱼之父到婴童业新兵 下一篇:城镇化的“虚”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