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教育在学校德育中的实效性思考

时间:2022-07-14 05:32:41

仪式教育在学校德育中的实效性思考

【摘 要】仪式是德育的一种重要手段。仪式的氛围是学生人生的重要体验,创新仪式活动内容,让仪式教育活动与时俱进,注重学生全程参与,突出体验育人,增强仪式育人的实效性,推动学校德育的科学性建设。作为课堂道德教育的延伸和扩展,它包含独特的文化意蕴,具有丰富的教育意义,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行为方式有启迪、引导和教育的作用,是学生品德培养和人格塑造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创新;仪式;习惯;实效性

“仪式”在古汉语的《说文解字注》中这样释意:“仪,度也,从人,义声。度,法制也。”在《朱熹集传》:“仪、式、刑,皆法也。”在《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中:“仪式是指按一定的文化传统将一系列具有象征意义的行为集中起来的安排或程序。”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仪式是举行典礼的程序、形式。综合古今词源,我们可以看到,仪式教育是依据不同受教育的人群选定一种表率以典礼的程序和形式集中进行展演,发挥其隐性教育的作用。

近十年来,国内研究者分别从文化学、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等不同视角进行建设性探究。都存在于一定的理论层面,很少以活动的形式付诸行动。也有一些部门对仪式教育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比如:2002年,总政治部专门组织总结部队仪式教育基本做法,《军队仪式教育》确定了7种仪式,为加强全军仪式活动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规范和指导作用。对于学校而言,很多学校都在开展常规性仪式,如:升旗仪式、开学典礼、颁奖仪式等等。但没有按照事先的计划和规范的程序开展仪式活动,只是流于形式,或活动的载体不新颖,白白地丧失了绝好的教育契机。因此,笔者认为,学校仪式教育应围绕某个议题、按照拟定的程序进行带有礼仪特色的公共性特殊教育活动,方能发挥仪式育人的实效性。

一、学校仪式教育的意义

1.仪式的氛围是学生人生的重要体验

每周升旗仪式、四年级十岁生日仪式、六年级毕业仪式等等,对于管理部门的人来说,也许已经难有刺激,可是,对于学生来说,却是生命中一段最重要的经历。仪式的隆重、正式,典礼的热烈、典雅,会深深地留在脑海中,对其心灵起着深刻、持久、潜移默化的感染效应。有道是:难忘才有意义。

2.仪式的过程是学校文化的直接体现

仪式的设计和策划,仪式的内容安排,绝不是仪式本身短暂过程的时间流逝,而是学校文化的集中体现。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策划;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周密考虑。因此,应该把它作为文化的一项内容,突出学校的文化韵味。

3.仪式的组织是管理水平的现场检验

仪式活动常常是大规模的、隆重的,又是以精确的时间设计为前提的,特别需要有效的组织和严密的程序。无论多大的场面都能保证井然有序,无论怎样的意外都能做到临危不乱……。这不仅需要经验,也需要魄力。而有效的组织本身又是对师生的极好的教育,最终将能震撼人心、洗礼心灵。

二、创新仪式活动内容形式,让仪式教育活动与时俱进

仪式的过程是学校文化的直接展示,它不仅体现了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应该融合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内涵,更关注学生健康和谐成长。因此,学校不仅重视每周一的升旗仪式的规范、庄严、神圣、隆重而有意义的举行,同时要注重拓展仪式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仪式教育中快乐成长。

1.根据各个年级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举行学校层面的系列化主题仪式教育活动,构建学生成长的阶梯。

一年级,为了给一年级新生营造充满温馨的大家庭氛围,表达对新生入学的热烈欢迎,使孩子初步了解自己的学校,激发新生热爱学校的激情,并使他们能在新的大家庭里愉快地学习、生活,人人争当一名会学习、善交往、明道理、学创造的小学生,举行一年级“我是小学生啦”新生入学典礼。

六年级,六年的小学生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难忘的,在小学里学会了做人、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实践。通过隆重而有意义的毕业典礼来表达毕业生对母校、对老师的感谢之情。在毕业之前,特举行“我们的六年”――六年级毕业典礼。让孩子们载着学校的祝福,载着老师的祝愿,开始远航。

系列化仪式活动既面向整体、又关注个体,既注重连续性、又注重阶段性。这些特点,恰好符合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又适应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规律,各有侧重,构建了学生成长的阶梯。

2.学校定期举行常规“仪式”教育活动,让特定的精神文化成为一种习惯。

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每周的升旗仪式、颁奖仪式;每期的运动会开幕仪式及闭幕仪式、开学典礼、散学典礼;祭扫烈士墓等内容。需要定期举行,多次反复。因为传承特定精神文化,没有仪式活动的支撑就失去了载体,没有特定仪式的长期反复进行,就不会有精神文化的广泛认同。只有通过仪式的反复教育,不断强化,特定的精神文化才能成为学生的一种文明习惯。

3.根据班级实际需要开展仪式教育活动,体验育人效果。

对纪律涣散的班级就从“好习惯从我做起启动仪式”开始开展教育;班上有特困学生的开展“爱心捐赠仪式”;班上有不文明现象发生时开展“做个文明好学生从我做起仪式”等等,让学生策划活动、主持活动、将话筒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主动的、主体的、快乐的实践体验中获得特定精神文化营养,茁壮成长。

三、仪式教育活动注重学生全程参与,突出体验育人

1.营造体验氛围

仪式过程中议题、议程和礼仪都非常规范,在客观上就形成了庄严的公共教育氛围。使不同学生的思想意识与行为趋同,起到震撼心灵的作用。活动场景的精心布置、学生的着装、座位的布置、会议秩序、礼仪等都非常规范。仪式氛围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视觉、听觉冲击和心灵的震撼,进而通过自我的内心体验受到影响和教育。

2.学生全程参与

从仪式活动的筹备、场景的选择、布置,标志的制作到活动议程、活动的设计、排练,学生主体、全程参与,更能贴近学生生活,能更好地加深对仪式精神文化的认知,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既锻炼他们的组织能力,又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学校提供舞台让他们更快、更好地成长。如,在“升旗仪式”中,学生们升国旗、唱国歌、行队礼、国旗下的讲话……表达着对祖国妈妈最纯洁、最真诚、最深厚的感情。

3.启发学生感悟

要让仪式真正发挥其教育效果,教师引导学生在仪式教育后的行为感悟。重视仪式教育后的后续教育,巩固教育的效果。例如要求班主任、学科教师结合班级实际、学生特点进行跟踪教育,不仅注重学生思想教育,更注重对学生的行为要求等等,真正提高教育实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总之,仪式是德育的一种重要手段。我们只要创新仪式活动内容,精心策划议题、议程,让学生主动全员全程参与,就能增强仪式育人的实效性,推动学校德育的科学性建设。

【参考文献】

[1]孙国宽.《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3,16期(16):40-41

上一篇:用爱托起初升的太阳 下一篇:浅谈小学体育课教学游戏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