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驰名的药物学家――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时间:2022-07-14 04:34:13

世界驰名的药物学家――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中国医药发展到了明朝,由于海外交通发达,外来药物增多,加以金元以后医生“古方不能尽治今病”的提倡,学术界倡导格物致知,也就是一切事物间的道理,都要加以深刻的研究,了解其所以然等等关系,所以这时研究药物学的特别多,各种各样的药物书亦出版不少。李时珍恰巧生活在这个时候(公元1518~1593年),他看到这时药物不断增加,而研究药物的书籍又很零乱,实有加以系统地整理的必要。

李时珍,又叫李东壁,晚年自称为濒湖山人。明正德13年(公元1518年)在湖北蕲州镇瓦硝坝诞生,父亲李言闻是当时名医。

李时珍继承父业,读了很多医药书,并研究了一系列的“本草”(古代药物学)以后,一方面固然佩服前代那些大师们的辉煌业绩,一方面也发现了他们在理论上和观察上的部分错误,是需要加以整理、订正的。因而他内心里就把这个责任担负起来了!

公元1552年,李时珍35岁了。他决定从这年起要逐渐实现他的心愿,整理出一部新的药物学出来,并决定仿照宋朝朱熹著《通鉴纲目》的方法来写,定名为《本草纲目》。

于是,李时珍开始把平日记下来的无数材料,按照计划中所分的门类,一条一条的编辑起来。编写了一个时期,他感觉到有许多药物的形状和生产情况不够完全了解,但要解决这个问题单靠有万卷书是不行的,必得行万里路,脚踏实地去了解。从此,他的腿跟看他的脑子一同行动起来,过着四方采访的生活。

首先是苏州一带的原野和山谷,一次一次的印上了他的足迹。他即使走到了一棵极寻常的柏树旁边,也要仔细看,仔细摸,再静下来仔细想。然后记下:它的躯干是笔直的,皮是薄的,肌肤是腻的,花是细碎的,结实和小铃一样,霜后裂开,中有子仁象麦粒那样大。这样观察以后,当他进而研究柏树的叶、实的治疗功用时,就更有所凭借了。

李时珍编书和采访的生活从1552年开始,直到1578年,整整经过27年,他的《本草纲目》巨著才告完成。

《本草纲目》共52卷,记载了1892种药物,分做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体附着物等16个部,每一部又分成若干类。象草部就分做山草、芳草、湿草等11类,木部又分做香木、乔木、灌木等五类,菜部也有荤辛、柔滑等不同的类别。16个部一共包括了60类。

在解释工作上,李时珍所定的体例是:用“释名”一栏确定每一药物的名称;用“集解”一栏说明它的出产地带、形态和采取方法:用“修治”一栏讲解它的炮炙过程;用“气味”、“主治”、“发明”各栏分析它的性质和功用;最后还有一栏“附方”,他把所收集的一万多个方子,分别记载在各条的下面,供给读他的书的人参考。

明万历18年(公元1590年),这部祖国药物学的空前巨著――《本草纲目》,开始在南京雕版,等到书刚刻成,这位伟大的药物学家便逝世了。这部第一次刻的《本草纲目》一般称金陵版,现在还有留存的。后来此书被翻译成法文、日文、德文、英文等外国文字,流传到全世界,可见这部书是为世界各国的医学家所重视的。

李时珍活了76岁,他的坟墓在湖北蕲州东门外的竹林湖畔。现在苏联的最高学府莫斯科大学的走廊上,还矗立着李时珍的巨大石雕像。他将永远受到中外人民的崇敬! (任应秋/《通俗中国医学史话》)

上一篇:远程医学教育:成长中的机遇 下一篇:中医现代化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