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导入” 成功的基石

时间:2022-07-14 04:12:11

良好的“导入” 成功的基石

明代学者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意思是说,文章开头要响亮,让人为之一震。阅读课也应如此,一开课就要吸引住学生。下面针对导语谈几点自己的见解。

一、配乐朗诵,激情导入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确实,好的开头是课堂成功的一半,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大江保卫战》时,为了让学生感知几十万官兵与长江特大洪水进行顽强战斗的情景,体会新一代人民子弟兵在危险和困难面前毫不畏惧的英雄气概,一开课,我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一段洪水泛滥、冲垮房屋,官兵与当地群众抗洪救灾的录像,并配上专门为此次抗洪救灾谱写的歌曲《为了谁》,同时激情朗诵:“1998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长江波涛汹涌,犹如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有些地方洪水已冲垮堤岸,将堤内的房屋冲毁,树木冲走……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官兵奔赴灾区,和当地的群众一起,投入到抗洪战斗中。今天,我们就共同来感受这场大决战吧!”以此导入,学生很快融入到当时那万分紧急,危在旦夕的情境中。

又如教学《月光曲》一课(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记叙了一百多年前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全过程。贯穿全文的是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事情的发展顺序;暗线是贝多芬的情感变化,而这一变化又是随着盲姑娘的情感变化而发展的。要讲清这两条线索,体会课文内容,重要的是讲好开头,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地去理解,去感悟。特级教师于永正执教该课的导入是在《月光曲》那优美的曲调、清新的旋律中这样娓娓道来:“一百多年前,德国有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说过:‘我的音乐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他一生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我们现在听到的如此优美的曲子便是《月光曲》。”

二、以旧带新,复习导入

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复习旧知是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仍以《大江保卫战》为例,该文第二课时的教学,我是这样导入的:“这节课,仍然让我们走进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去经历那难忘的日日夜夜,去感受那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吧!想一想,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围绕这场惊心动魄的大江保卫战,作者写了哪几个场面?”这一提问导入,既巩固了上节课的认识,又调动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又如,一位教师教学《走进丽江》,这样开讲:“上单元我们一起学习了《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桂林的山和水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在学生回答之后,她顺势导入:“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丽江》,看看丽江是什么最吸引你。”这样的导入有利于学生探寻学习相同类型文章的方法。

三、创设情境,诗文导入

以情动情是教育的共同规律,教师的情感对于学生来说,是导体、是火种。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一课教学伊始,我在古筝奏出的《渔舟唱晚》乐曲声中动情地说:“听着优美的乐曲,我不由得想起宁静而恬美的乡村生活。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就把他看到的宁静而和谐的田园风光写成了一首词:《清平乐·村居》。”

再如《悲壮的一幕》一课,“‘轰——轰——’震耳欲聋,火光四溅,科马洛夫和他驾驶的前苏联宇宙联盟一号飞船永远消失在茫茫的太空中了……让我们再次聆听那‘悲壮的一幕’,请打开课本,轻声朗读课文……”执教老师利用多媒体“激情”,再造“船毁人亡”的场景,渲染悲壮的氛围,“未成曲调先有情”,使学生“不觉转入此中来”。

特级教师孙建锋执教《做一片美的叶子》一课时,一开课便请几位学生到黑板上画树叶,其他同学在自己的座位上画。孙老师在一旁独白:“一只只嫩生生的小手,在黑板上自由‘舞蹈’,一个个‘舞蹈造型’——片片叶子布满黑板。这仅仅是一片片叶子在展现?不,这是一扇扇心门的洞开,这是一颗颗心灵在舒展,这是一朵朵心花在怒放!每一片叶子都很美,让我们‘做一片美的叶子’吧!”随后板书课题,导入阅读学习。教师美如散文诗的导入语,已让学生悄然进入状态。

四、紧扣课题,质疑导入

文章的标题就像眼睛,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可以直接捕捉到文章的学习重点,能为学生学习课文扫清障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争吵》一课,可由课题质疑:“我和克莱蒂为什么争吵?是怎么争吵的?争吵的结果怎样?”带着这些问题去读,学生不难在课文中找答案。这样导入,既能以疑激趣,又能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下面是特级教师薄俊生执教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我不是最弱小的》开课片段: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一篇文章。(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

师:谁能给“弱小”找一个反义词?

生:强大。

师:针对一个题目可以提出三个问题:1?郾谁不是最弱小的?2?郾我是不是最弱小的?3?郾我不是怎样的人?

(学生练读后用本课题回答。)

师:从题目来看,为了回答不同问题,即使是同一句话,读法也不一样。从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生1:我是谁?

生2:我为什么不是最弱小的?

生3:我不是最弱小的,谁是最弱小的?

生4:我不是最弱小的,哪些人比我强大?

师: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遇到生字查生字表,按拼音读。

薄老师抓住课题,让学生用不同的语气读,潜移默化地理解题目,然后根据题目质疑,激发起学习课文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对新课产生急切的阅读期待。

五、妙趣横生,对话导入

法国演讲家雷曼麦有句名言:“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容易让人接受。”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很多学生会为教师幽默的语言而折服。恰如其分地使用幽默诙谐的导入语,对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情绪有良好的效果。据说老舍先生在讲课时总是板着面孔,不苟言笑,可他亦庄亦谐常语出风趣,惹人发笑。有一次在讲到文艺作品要写出人物的典型性格时,他讲道:“要把人物性格描绘得一看就知道像谁,至少也得像他二哥。”学生不禁莞尔。幽默是一种很难驾驭的语言艺术,和日常的积累、发现息息相关。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课堂教学中,与学生有一段经典对话。

师:同学们认识我吗?我姓薛。仔细看看我,有些什么特点?

生:你人长得很高、很瘦。

师:高好啊!站得高,看得远嘛!

生:你的头很小。

师:头小,智慧多。

生:你的牙齿有点凸出来。

生:眼睛小小的。

生:脖子很长。

师:脖子长好啊!天鹅的脖子多长,那是高雅!(众笑)

生:你有点驼背。

师:这是我向骆驼学习的结果。当然,我只能成为单峰骆驼。(众大笑)

生:你的字写得很漂亮。

师:(与学生握手)谢谢你,只有你夸奖我!要不然,我真的会感到很自卑的。

……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

生:(齐读课题)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薛老师从自己的形象入手,以幽默的语言不断与学生进行对话,巧妙地将学生的注意力由外而内,引向课堂的主题,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的情境中。

六、名言警句,启发导入

名言警句能启人心扉、发人深省。特级教师于永正教授《全神贯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一课,先吟诵保尔·柯察金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也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可是,这与《全神贯注》有什么关系呢?很快,于老师巧妙的衔接让所有人恍然大悟:“我听说大马路小学的学生会背很多名言警句,谁来背一背?”学生积极发言,背诵了五六句古今中外的名言,于老师借机展示茨威格在罗丹工作室说的那段话,并告知:“这是老师送你们的一段名言。”听到这,在场的人不禁赞叹:这是于老师设计的又一精彩导入——巧妙找到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抓住文章的动情点切入。学生通过围绕这段名言质疑,继而读懂课文,读熟课文。课堂因名言而起,以名言而终,首尾呼应,巧妙紧密,令人回味。

导入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要在找准教材的重点、难点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巧妙运用,使导入——这个教学的“第一锤”敲在学生心灵上,迸发出迷人的火花。

作者单位

昆明高新开发区第一小学

上一篇:Go for it 中的英语阅读课教学 下一篇:《金钱的魔力》教学片段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