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风景 工作的见证

时间:2022-07-14 12:38:13

美丽的风景 工作的见证

慈善文化需要有比种植花草树木、建设防护林更多付出的精心培育;慈善氛围需要比铺路架桥更多艰苦的营造。为了更好地弘扬慈善文化,更好地营造浓郁的慈善氛围,更好地使“慈善”走入寻常百姓的精神生活,中华慈善总会与全国各地的团体会员在培育慈善文化、营造慈善氛围方面努力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借助《慈善》杂志这个重要阵地举办《慈善一日》的征文,就是其中一项颇有意义的尝试。

这次征文得到了大家热烈又冷静的响应。大家纷纷用心、用笔真实地记述自己从事的慈善工作,思考、总结自己参加慈善活动、从事慈善事业的感受。我们欣喜地看到参与征文写作的有像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理事长陈铁迪、陕西省慈善协会会长徐山林、大连市慈善总会会长于学祥和已故北京市慈善协会会长张燕丽等一直默默为慈善事业无私奉献的、我们国家慈善事业最早的一批开拓者,也有大批的生机勃勃的慈善新人。同时,一些热心慈善、参与慈善的慈善志愿者、普通百姓、青年学生、各界人士也纷纷写来了稿件。这些稿件以慈善工作者和爱心人士特有的笔触,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他们积极向上、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魅力和风采,反映了慈善组织的精神风貌和个人情怀。征文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真情的流露,慈善募捐、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的慈善援助、慈善项目实施、慈善监督都在征文中有真实而生动的记述。

一日的时间往往不仅是长短的变化,还是一种历程和蜕变。一天的生活、工作、感受和思考,往往能使人们看到一个阶段历史的面貌,一项事业发展的进程。有的时候一生又是一天的积累和延伸。有人这样说过:“每一天都像一个小环,一个小环紧扣另一个小环,构成的是一条人生的长链。”

在“慈善一日”的征文里,大家通过记述一天里所从事的慈善工作和自己的追求、思考、成就,给大家描绘了美丽的慈善图画。这幅图画吸引人们趋向美、欣赏美的目光,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理解慈善、关注关心慈善、参与支持慈善。

这样的记述弥足珍贵,不但会使大家有所感悟,也会被慈善的历史记住,或许还会成为我们一生的记忆和子女和父母们宝贵的珍藏。

慈善工作是一道独特风景,它是我们生活的见证,承载着我们成长中的情感和追求;慈善事业是一种美好的召唤,集聚着一批又一批乐于助人的青年,这其中我们看到了一种精神的传承。

《慈善》杂志的同志,以弘扬、传承慈善文化的高度责任感,精心组织了这次“慈善一日”征文。整个征文的过程中,又得到了很多慈善组织的大力支持,让这次征文有了一个比较完满的结局。将征文的好作品汇编成书,也算是对众多征文参与者的一种感谢。

《慈善》杂志是中华慈善总会及其全国慈善组织的重要媒体基地,从诞生之日起,就同我国的慈善事业紧密相连,同慈善组织同呼吸共命运。《慈善》杂志是我们慈善工作者心灵憩息的家园;“慈善一日”栏目是大家"以文会友"的客栈。我相信,《慈善一日》这本好书一定会广泛、深入地走入人们的精神生活,一定会在慈善与社会的沟通与联系方面起到桥梁与纽带的作用。今后,我们还会围绕着弘扬慈善文化、营造慈善氛围这个重大的课题搞多种形式内容丰富的慈善征文,还要编辑出版更多有现实作用和历史意义的慈善类好书。

上一篇:在香港感受慈善 下一篇:八旬老人的惦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