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后进生

时间:2022-07-14 09:42:31

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后进生

[摘 要]教育均衡发展,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学生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更加重视后进生,通过观其行、激其趣、慰其心,让后进生也能树立自信心,感受到关注、关爱的温暖,进而以良好的情感体验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关键词]课堂教学 后进生 观行 激趣 慰心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2-032

学习是件苦差事,更是件难事;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辛苦劳作的过程,不同的人在一番劳作之后,收获自然也不尽相同。这样,学习过程中就产生了一批后进生,这些后进生动手能力弱,合作意识不高,甚至自我封闭,不愿与别人交流、讨论。其实,五个手指头伸出来还有长短之分。因此,教师要重视后进生,不能歧视他们,要多关心、照顾、理解他们。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的学生,不仅要多为后进生“修桥铺路”,而且要多注意观察后进生的听课情况,及时反馈信息,想方设法吸引后进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获得所学知识。

一、观其行

大部分后进生之所以后进,多半是因为上课时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讲造成的,面对这种情况,一般教师认为是学生的过错。其实,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后进生,看看其行为动作,就能明白其中的原因。一般来说,后进生在课堂上前十分钟多半不会走神,那么教师集中讲叙重点的时间不能拖得太久,因为儿童集中注意的时间一般也就二十分钟左右,往往学习好些的学生的注意力能保持得久点,而后进生一不留心就会走神。每当这时候,后进生就会坐不住,不是摸摸手、捏捏脚,就是东看看西望望。看到后进生的这种行为,教师应为他们着想,采用相应的教学对策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例如,教学“量一量”一课时,有个后进生既没有尺子,也没有老师要准备的线和纸条等,别人在测量线段的长度时,他心神不定,不是摸摸这,就是动动那。看见此种情况,我没有批评他,而是请学生测量一下同桌的手指有多长。这下子,有工具的、没工具的学生都兴奋起来,大家相互合作、交流测量的方法,学习情绪高涨,兴趣浓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另外,课堂上,教师可以观察后进生的神态,如果他们上课时皱眉头或对教师所讲的内容很茫然,教师就知道他们是听不懂,要降低所讲问题的难度,或者把有难度的问题降低坡度,让后进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和掌握学习方法,并鼓励其做到及时反馈。当然,后进生上课不听讲的原因有多方面,教师一定要随时留心他们的一举一动,及时分析情况,机智解决问题。

二、激其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激发儿童的兴趣,精心保护和培养儿童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以及由此萌发出来的学习上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教学促进发展的起点。”(引自《教育学》)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有目的地设计问题,创造机会,让后进生在课堂中回答、板演、讨论与交流、做游戏等,引导他们尽量参与学习、获取信息,激活他们的思维,把他们的智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使他们享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样后进生就会信心倍增,从而觉得学习不是那么难了,感觉到学习也很快乐。具体做法如下:

1.不让后进生轻易放弃,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课堂教学中,一个问题提出后,后进生能说一些自己的观点但说得不完整或者说不出结果,通常教师就会换另一个学生补充。其实,这时教师不要吝啬几分钟时间,可以提示一些关键词,或启发学生把问题答完,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课堂教学中,教师出示这样一道题:“小明家和东东家都在太平路上,小明家离少年宫大约有3000米,东东家离少年宫大约有5000米,他们两家可能相距约多少米?”有些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只能回答出一种答案,而问题里有一个非常关键的词已经提醒大家答案不是唯一的,这个词就是“可能”。教师提示学生:“‘可能’说明答案是唯一的吗?”在教师的提醒下,学生马上想起了以前学过的“可能性”的内容,几乎都能答出两种答案。

2.降低难度,创造机会给后进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设计难度不同的问题和要求。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教师应尽量把机会让给后进生,让他们有表现自己和获取成功的机会。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被肯定者。”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使他们在努力的同时能够产生一种成就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自尊感、自豪感,不断完善自我,扬起自信和进取的风帆。而对于一些特别难的题目,教师也要想办法把后进生吸引过来,使他们兴趣盎然地解决问题。如帮助后进生分析题意并给问题分层,提示他们认真读题,了解题意;或先听听别人是怎么解决的,再让后进生大声重复一下别人的解题过程、方法等。对于有进步的学生,教师要不惜喝彩和掌声,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3.多让后进生参与小组讨论

课堂教学中,对于难解决的问题,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往往有效,因为学生之间因为年龄相仿很容易沟通。这种学习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后进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又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启发,使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获得发展。这样的合作学习,讨论的结果是大家的,且因为“众人拾柴火焰高”,所以问题的解决往往很快,后进生也会因为自己参与其中而感到快乐,更乐意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另外,教师可以鼓励后进生把本组的意见或者结果用自己的语言向全班汇报,以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调理性的目的,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当然,课堂教学,激趣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应灵活运用。

三、慰其心

中国有句名言:“亲其师,信其道。”意思是说,学生如果对某位教师有感情,就特别喜欢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乐意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对每个学生都倾注满腔的爱,学生才会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地学习,才会在师生互敬互爱的和谐气氛中产生学习的动力,才会愉快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

1.正确认识后进生,尊重其人格

众所周知,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更何况人呢?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师不能根据成绩的好坏喜“优”厌“差”,认为好的学生就是心中的太阳,百般呵护、照顾,平时笑脸相迎;认为后进生就是差生,就是心中的污水,不闻不问,不给机会。长此以往,后进生那颗脆弱的心灵就会因教师的冷漠而受到伤害,就会因为惧怕教师而对他所教的课产生畏惧,从而对学习丧失信心,甚至自暴自弃,造成恶性循环。作为教师,应该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把微笑传递到课堂的每个角落。尤其对待后进生,教师更应该尊重、理解、关心他们,从心里承认学生是会发展变化的,因为后进生并不是绝对的差生,更不会永远后进,而应将他们看成是后来进步的学生。后进生可能由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遗传因素等原因暂时落后,其实他们有自己的闪光点,都是有独立人格的活生生的人,他们也希望得到同学的赞赏、教师的当众夸奖。因此,教师对后进生应少些冷漠,多些热情与厚爱;少些批评,多些鼓励和欣赏。同时,教师更有责任帮助后进生发掘并利用自己的优势克服心理障碍,找回自信,这是我们教学成功的关键。

2.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课堂教学中,常发现有些后进生不能很好的听课,甚至捣乱,这时教师不能粗暴行事,批评了事,或是以教师威严来压迫学生不情愿地遵守教师提出的一切要求。事实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心悦诚服地接受你。如在一次练习课上,后进生×××兴趣很高地做纸飞机,被我发现了,我走过去,轻轻地说:“你的手真巧,爱学习吗?”他肯定地点了点头,我又问:“想把成绩赶上去吗?”他认真地回答:“想。”于是,我告诉他:“要想把成绩搞上去,就要像折纸飞机一样认真练习,我相信你会越来越认真的。”说完我就轻轻地走开了,没想到一节课下来,×××再也没有玩了,而是不停地算着、写着。看样子,刚才激励的话语,还真打动了他。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深情话语,多表扬、鼓励,少批评、指责,使学生不断产生求知的欲望和兴趣,以较好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之中,从而达到想学、乐学的目的,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善待错误,培养情趣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受到旧有知识和过去经验的干扰、限制,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作为教师,切忌把尖酸、刻薄、挖苦、讽刺等过激语言误以为是激励后进生学习进步的灵丹妙药,并以此来掩饰教学评价的过失。因为学生的心灵很脆弱,需要呵护和激励,哪怕是一丁点讽刺的语言都会成为其迈向成功的障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采取鼓励和赞赏的办法,使学生特别是学习存在较大障碍的后进生对学习充满信心。另外,对后进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该采取巧妙指点的方式,在表扬中指出不足,在批评中使之进步,并且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指出改进的措施,让他们在不足中体验差距,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学习。如一次练习笔算除法时,我要求写好的学生自愿板演。最后一题是50除以7,由学生公认的后进生××计算,不出大家所料,她把竖式写成了。我建议写法相同的学生请举手,全班只有三人,她马上意识到错误可能性很大,于是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我并没有马上下结论,而是提出建议:“你们三人再计算一下49除以7,好吗?”通过计算、比较,这三位学生自己找出了错误,我趁机说:“其实,××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如果平时作业再细心点就更完美了。今天她的小小失误,提醒大家,学习是件很严肃的事情,来不得半点马虎。我相信以后她会越来越好的,请你们为她的提醒鼓掌。”××在同学的掌声中坐下了,短短几句话,既是对她的鼓励,也对她提出了要求。自那以后,××作业的书写情况进步不小,正确率也大大提高了。

总之,在知识更新换代的今天,我们教师要转变观念,在课堂教学中讲究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的结合,认真了解、掌握后进生的情况,既允许他们暂时落后,又重视他们的点滴进步,并通过激励,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要帮助后进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培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使课堂教学深深吸引他们,最终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更能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责编 杜 华)

上一篇:浅谈如何引导低年级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写字 下一篇:儿童科学概念建构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