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渗透心理素质教育谈

时间:2022-07-14 08:57:37

高中数学课堂渗透心理素质教育谈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部分,高中数学教学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要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灵活的思维方式和灵敏的感观能力,更应重视对学生心理的培养。若能在数学教学中充分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将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取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数学课堂中应重视和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主动地学,创新地学,快乐地学。那么现在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又是怎样的呢?。

首先:成绩的波动,造成心理上的悲观,失望。

高中数学学习阶段有各种大小型考试,有些学生存在着一种考试焦虑,这是一种不良的心理状态,影响考试前的复习和备考,也会形成应试中的紧张、焦急、恐惧的心理,影响考试中的正常发挥。特别是一次考试成绩下滑,达不到理想的要求,从而消极学习,下滑速度更快。

其次:来自家庭、学校的无形压力 来自家庭、学校的无形压力往往使现在的高中学生喘不过气来,父母的关爱和老师的教诲,在对其形成动力的同时,也形成无形的压力,学生在和我交流时强调:谁不想上重点大学成为人才,谁不想成为父母的骄傲,谁不想受到老师的表扬,但有时看到自己在数学学习上与别人的差距,就会缺乏信心。 最后:缺乏恒心 有的同学在现在学习生活中时常会被一些事感动着,也很容易下决心,尽管知道数学学习应当勤奋,但无法持之以恒,容易原谅自己,不喜欢听老师空洞的说教,如刻苦学习等。喜欢听一些催人奋进的、真实的故事,但也只有三分钟热度。

在教学过程中如能很好培养这些心理特点,就能培养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使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

一、数学教育应对学生进行以情感为核心的情感素质培养

勿庸置疑,愉悦积极的情感对数学学习非常重要,它不仅能活跃思想,增强内能,整合智慧,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而且会把数学学习视为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再感到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有了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就会感到越学越好学,越学越想学,“知之深,爱之切”,于是数学教与学自然就呈“良性循环”之势。尤其是教师热爱学生的情感,通过对他们亲切的关怀、爱护、帮助和期待,默默地传递给学生,时常让他们感动,“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师生间的情感沟通,可以激发学生在数学中积极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数学教师对数学的热爱、追求以及对数学教学工作的精益求精,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学生,处处让他们受到感化。只有当学生在情感上受老师感染,进而转化为他们对老师的敬佩和对数学学习的热心,才会成为一种推动数学学习与提高的强大动力。所以数学教育,不仅仅是师生间的知识与信息传递,更重要的是情感交流。

二、以适当的机会,加强对学生挫折教育的磨炼

数学学习是一项艰苦复杂的脑力劳动,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是要遇到各种困难和疑问,需要学习者知难而进,迎接挑战。在这一过程中,能否经受住种种磨练和打击显得十分重要。许多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大都不是脑子笨、基础差,而是数学意志薄弱,畏难、怕苦、贪玩和自控能力差,没有顽强的毅力造成的。

针对考试成绩的波动,老师一方面帮助学生客观分析成绩下滑的原因,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另外我们要重视考试之前的心理辅导,教给学生良好的应试策略,培养良好的应试心理。在平常的小考中,有时通过一些话语,故意给学生制造一种紧张的气氛,紧张之后又营造一种宽松的范围,一松一驰的训练,可以促使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面对一些大型考试,考前的辅导与放松教育也必少不了,例如,面对数学高考模式的试卷,考试前先科学分析自己答卷的可能情况,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估计,在考试中,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要善于抛弃一些难题,12道选择题,遇到1~2个不会做是一种正常情况,6个解答大题,后3题的第二问可能被卡住,也要不慌张。只有正确认识,消除一些思想顾虑,增强自信,在考场上才会提高记忆和思维的效率,超常发挥自己的水平,考出理想的成绩。

针对解答难题造成的心理挫折,最有效的方法是给予学习上的帮助,指导遇挫学生解决一些数学方面的难题,让学生领略成功者的快乐,推动心理健康发展。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教师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设计难度适中的问题,让各种层次的学生通过解题经受一下挫折的磨练。所谓“难度适中”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桃子”,“跳”需要勇气和毅力,“能摘到桃子”则是让学生经过磨炼体验到成功和愉悦。事实证明,经过自己奋斗战胜挫折取得的成功才是最能激励人。

三、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健康自信的心理素质

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即对影响学习的智力因素给予指导,如指导学生如何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如何集中注意,如何解决问题等。

对学生学习环节的方法指导,即对学习过程给予指导,如指导学生制订符合自己实际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遵循学习规律和学习原则,指导学生掌握预习、听课、记课堂笔记、复习和做作业的方法,指导学生课外自学的方法,以及如何运用工具书,查找、积累资料的方法等。

加强课程学习的方法指导,即将一般的学习方法应用到具体学科上去的指导,也就是指导学生掌握数学学习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实现五个尽量――尽量让学生自己观察、尽量让学生自己思考、尽量让学生自己表述、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尽量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努力实现“四带进”――把爱心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情带进课堂。认真坚持“三讲三不讲”原则――讲易混点、易错点、易漏点,讲学生无法学或者学习有困难的内容,讲问题的延伸和拓展;不讲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不讲学生能学会的内容,不讲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自己能看懂的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去看;学生能自己探究解决的问题,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学生能自己能总结出来的结论,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归纳……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自觉主动的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调动和激活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作为一名教师,决不能吝啬自己的语言,而应把赞美的话多向学生说,鼓励的话语使学生感到兴奋,学习的兴趣也更浓厚了。教学实践中,发现多种形式的表扬,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更可以让课堂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每个学生都有值得赞美的地方,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些闪光点,并积极地加以肯定和赞美。特别是班级中的中下学生,有时,教师一句鼓励的话,可以成为他学习的新动力,使他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步,用自己的勤奋创造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上一篇:中学物理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探讨 下一篇:让学生愿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