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德必须从中小学抓起

时间:2022-07-14 07:54:52

社会公德必须从中小学抓起

据国家教委、中央教科所与端士兰德研究院国际教育发展研究所在全国范围进行《青少年道德行为规范教育》的抽样调查表明:当前青少年学生道德面貌主流是好的,对道德的态度、认识、行为和价值选择,80%以上学生是积极进取的;道德情感是健康的,主流方面保留了社会为本位的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体现了多年来学校德育工作较扎实的功底和东方传统的伦理道德价值。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青少年学生中的道德行为,存在着一些不同程度的不良状况,主要表现在:

1.社会“公德心”淡保在公共场合下,青少年学生不遵守交通规则、不敬老爱幼、随地吐痰、乱扔果皮杂物、损坏公物等行为比比皆是。调查显示,“当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见到老人上车时”,急于让座的人占31.2%,想让座又不好意思的占57.3%,11.6%的学生见到老人上车后态度是视而不见或指望别人让座。

2.道德思维存在模糊性和矛盾性。许多中小学生对一些道德观念、道德概念的认知与判断存在有许多困惑与矛盾。大款、大亨、大腕被当作崇拜的偶像,金钱、别墅、宠物被看成辉煌人生的象征。部分学生认为“当前社会道德标准混乱,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已很难讲清楚”,有的则认为“在改革开放条件下,法制不健全,老实人总是吃亏”。综合来看,青少年学生在道德观念上取向杂糅,正确与谬误常常交叉并存。

3.集体主义观念淡漠。自私、懒惰、缺乏社会责任感已成为相当数量青少年的通病,他们崇尚的是以自我为中心。调查显示,“在学校、班集体生活中,对参加集体劳动、值日劳动和公益劳动时,不是自己值日或没有安排给自己任务时”,能主动参加打扫的占37.4%,很少参加打扫的占23.4%。

4.道德知行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表现为四种类型:第一种是道德动机基本正确,由于意志力不强形成言行不一;第二种是因为不良的道德认识或情感动机而引起不良的道德行为,由于老师或集体的压力而说假话,言行不一;第三种是道德认识基本正确,由于未掌握相应的道德行为方式而缺乏实际的道德行为;第四种是道德认识正确,但还没有真正内化为个人的信念,因而在关键时刻无法做到。

5.人生观、价值观在形成过程中扭曲。当代的青少年由于身在社会变革环境中,他们的思想、行为及个性心理特征等与其他时代的青少年有显著不同,特别是社会责任感淡化和社会公德弱化方面表现较为突出。

调查表明:有69.4%的学生表示赞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而有30.6%的学生对此表示异议或认为“个人前途未卜,顾不上忧国忧民;当问及对“关心他人,尊老爱幼,见义勇为”等口号的看法时,只有48.5%的学生认为这是“值得提倡的社会公德,我也要这样做”,45%的学生表示怀疑,还有4.5%的学生认为“这只是一个不现实的口号,遇事还是替自己想想。”报告还披露,在深入调查中,发现在一些学校打架骂人、损坏公物、不守课堂纪律,在很多学生眼里并非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男女学生互相变成少数人的一种乐趣;也有学生认为“别人偷了我的东西,我就可以拿别人的东西”;而且班上、寝室里有什么东西被盗,一般很难查出,因为即使有人知道也认为“事不关己,没有必要出卖别人”;遇见违法乱纪的事情,很多人采取回避的态度,“免得沾火星”;有65.2%的学生对不良环境采劝躲避”,或听其自然的消极态度。

这些都表明,社会公德教育从中小学抓起,有着十分紧迫的现实性。

我们认为从青少年品德的形成规律着手,抓好明理、激情、导行等关键环节,严慈相济,严格管理,加强训练,促使青少年的社会公德行为由他律走向自律,最终内化为个体稳定的心理品质,进而促进整个社会风气好转。具体他讲,应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理论灌输,提高认知水准。同志指出:“共产主义信念,社会主义思想,爱国主义精神,应从少年儿童幼小心灵开始扎根,这个基础才能巩固,才能产生对资本主义腐朽东西的免疫力。”可见,社会公德教育从中小学抓起,既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青少年成长发展的需要。社会公德教育从中小学抓起,首先要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教育系统。

这个教育系统既要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代表的朴素社会观的教育,进行以“爱亲、敬老、尊师、亲友”为内容的伦理教育,进行以“舍生取义”为核心的人生观教育,进行以自强不息为内容的意志品质教育,进行以“修身克已”、“三省吾身”为内容的修养教育。进行上述教育,要抓住以下几个主要渠道:

①抓住小学思品课、中学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这个重要渠道,进行系统的正面灌输。通过正面教育使学生能在复杂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明是非、知荣辱,进而产生公民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为正确履行公民职责打下良好的认知基础。

②抓住学科这个主渠道,进行渗透教育。通过“双纲”“双轨”“双点”同步到位,做到“六有”。根据“双纲”(德育大纲、教学大纲)的要求,充分挖掘社会公德教育的资源,寻找教育和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使教育、教学“双轨”并行,在具体操作中做到有意(强化公德意识,明确意义)、有序(循序渐进,线索清晰)、有法(讲究方法,科学运用)、有机(自然贴切,淡化痕迹)、有度(不欠不过,恰到“火候”)、有效(实事求是,讲求实效)。

③抓住诸如课余党校、少年团校、团队活动、班队会、晨会、校传统活动等多种渠道,进行生动活泼的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领悟社会公德,学会做人。

2.健全各项制度,严格学校管

理。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首先要加强对教师的管理。教师的一言一行均有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因此,要通过教师的表率作用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创设一个和谐、温暖的校园人际环境。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加强校园物化环境的管理,让校园每一寸土地、每一个角落都能发挥教育作用。此外,必须建立健全以下制度:①行为规范制度。包括一日行为规范、课堂纪律规范、家庭行为规范、校集会规范、班活动规范等。据此,学生在各种场合下做到有规可循。

②检查评估制度。根据行为规范制度,以学校为主体,把行为规范教育纳入办学水平综合评估之中,定期表彰;以班级为单位每日一检查;以学生个体为对象,每学期进行两次操行评估,一是期中对照检查,二是期末小结评比,并纳入“三好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的评比中;对差生除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外,还应设立差生转化“进步奖”,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3.从小严格训练,落实养成教育。无论是理论灌输,还是学校的严格管理,都只是外因,若不触动学生内因,至多只能养成一种他律的人格。要培养自律人格,必须构建一个完整的养成教育系统,主要特征是:

①内容上分层次,形式上易接受。依据各个学段、各个年级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对《中学生行为规范》和《小学生行为规范》加以分解,使之适应不同层次的需要。如将整队的要求概括为“决”、“静”、“齐”,将上搂梯的要求概括为“慢步”、“轻声”、“右行”,使之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②方式上着重抓以下四个方面:“斜“近”“实”“高”。“斜即从点滴抓起,从小事抓起,训练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近”即贴近学生,指教育内容能为全体学生所接受,训练要点经过努力能够达到,设计活动能吸引所有学生参加,鼓励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实”即注重实际效果,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不搞假、大、空,从实实在的事情做起;“高”即在小活动中寓高境界,从小事情中明大道理。

③严慈相济,加强训练。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知、情、意、行几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除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尚需严格训练,反复实践,锻炼其意志,最终达到知行统一,形成稳定的心理品质。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还要在“严”字上下功夫。不仅在学校要严格要求,还应走向社会,到部队接受严格训练,到农村和贫困地区开展“手拉手”活动,接受现实生活的严峻考验,磨练其意志,培养其爱心。

4.充分发挥家庭、社会的教育功能,改善育人环境。毋庸置疑,学校是育人的重要场所,但学校并非处于真空地带,学校教育的效果必然受到来自家庭、社会各方力量的影响。因此,在培养学生社会公德的过程中,我们绝不能仅仅局限于营造学校的育人氛围,而忽视了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功能。学校应该主动争取家长和社会的支技,比如开办家长学校指导家庭教育,建立家长、学校、社会联系制度,争取家长和社会协助学校工作,净化社会环境,开展共建文明活动,有效地指导学生的校外活动等。总之,只有改善了育人的大环境,学生在学校所培养的良好行为习惯,才能有效地得以巩固。

综上所述,社会公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从中小学生抓起则是一项奠基工程,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一定要争取家庭、社会各方的支持,把它抓紧抓好。

上一篇: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农村改革调研报告 下一篇:论社会公德培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