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的转型之痛

时间:2022-07-14 04:39:42

中国电影的转型之痛

中国电影正在经历由艺术向商业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部门和电影从业人员都在经历着转型的阵痛。该文通过对电影产业现状的分析,得出政府导向转型的结论,同时指出政府存在有意识无行为、电影从业人员存在有行为无意识的问题。提出需要两个层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化解转型之痛。

中国电影;转型;艺术;商业;品牌

【作者简介】张春梅(1976―)女,汉族,黑龙江人,国家广电总局无线电台管理局工作,高级经济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影视管理。

中国的电影正由艺术走向商业,唯票房论已经成为电影产业的标杆,但艺术的压缩并未换来本土商业的兴盛,政府和广大的电影从业者都在经历着这场由艺术向商业的转型之痛。

1.艺术电影的空间越来越小

全面推行市场经济以来,艺术电影的空间被逐渐压缩。从创作上看,第五代的领军人物都转向了商业电影,而第六代导演又多关注个体命运或是一定群体的现实困境,这种题材在物质压倒精神的年代,很难进入主流视线。从生存上看,现在的电影制作是市场化的,开放的,电影的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与此同时,院线的市场化要求影片要有回报率,要有赚钱效应,客观的生存环境导致了竞争的加剧,导致了商业片舞台的认可度远高于艺术电影,艺术电影被逐渐边缘化。

2.本土的商业电影难当重任

在商业的大背景下,中国的电影票房屡刷纪录:2008年43亿、2009年62.06亿、2010年101.72亿、2011年131.15亿。商业电影使中国的电影票房如竹子开花一样,节节攀升。在繁荣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有近一半的票房收益归功于海外大片,虽然本土商业电影有诸如档期、放映时间等各种政策保护,但叫好又叫座的影片还是凤毛麟角。现在中国电影界的中流砥柱,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学院派导演,不管是第五代还是第六代,都是以反思现实,表现艺术见长,在本土娱乐上确实鲜有佳作。

3.政策导向转型却无市场环境支持

目前,中国的电影产业还没有完全开放,其发展状况可以由国家进行干预和调控。就现实情况而言,商业电影在院线上已经取得了绝对的优势,而艺术电影却被视为票房毒药,情况岌岌可危。但就中国的电影产业发展而言,政府似乎更担心本土的商业电影。首先,从商业票房表现上看,本土商业电影始终没有大的作为,一直被海外大片压着走。其次,从产业结构上看,中国商业电影的产业化不够成熟,多数沿用导演驱动的创作理念,对市场的响应是被动的,缺乏市场竞争力。最后,从生命力上看,中国电影的基石是艺术,即便艺术电影生存再有困难,一旦有阳光就会茁壮,不会有覆灭的危险;相反,中国的商业电影刚刚起步,硬件、软件都很差,是中国电影产业的软肋和短腿,去掉保护会有生命之忧。从政府始终未对商业强,艺术弱的格局做任何动作来看,政策的导向和基调是鼓励商业创作的,希望本土的商业电影能够真正强大起来,抵御西方的文化倾销。

就中国现有的人才资源而言,谈发展商业电影就涉及相当多的艺术电影导演向商业转型的问题。虽然政策上导向转型,但中国的电影体制和机制远没有跟上市场的步伐。导演个体面临创作的转型之痛,而整个中国电影产业面临着由监管向服务市场的转型之痛。中国的电影没有分级,没有类型,审查制度尤其严格,限制了电影创作者的热情和才智的发挥,很难形成以观众兴趣为导向的活跃的市场氛围。姑且不论导演的转型成功与否,如果没有市场环境支持,中国的商业电影就很难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出路,更谈不上真正的强大起来。

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中国电影转型之痛的症结是政府有意识无行动,电影从业者有行动无意识。

政府有意识无行动是指,政府看到了商业电影的巨大产业利润,看到了电影产业的巨大发展空间,却没有做出多少实质性鼓励产业发展的利好政策,相反,现有的行政体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电影产业的生产力。冯小刚导演在一次公开发言中就曾指出:在产业发展上,政府把公益支出摊派在利润微薄的电影企业身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在内容创作上,政府不是依据产业的制度约束,而是凭借审查人为地判决一部电影的命运,在审查中任何一种言论都有可能影响审查的方向,人为干扰因素困扰了电影内容的创作。虽然近几年电影管理部门一再重申,对电影产业已经放得很开,做的也是底线审查,但我们还是能够看到政治思想意识与商业娱乐的摩擦,还是能够看到政府部门垄断的身影。

电影从业者有行动无意识是指,我们的电影从业人员,在电影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奋不顾身的投入到商业创作中,但他们绝大部分还没有学会如何进行本土娱乐,还不会把骨髓中的思想坐标与商业元素要求的娱乐精神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以张艺谋导演为例,他作为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曾把中国的电影推向了一个艺术巅峰。随着产业报国的口号,他又以《英雄》2.5亿的票房化身为中国商业电影的代言人。但除去了炒作与包装,冷静下来的是观众对导演品牌的质疑。随着后继的《十面埋伏》、《三枪拍案惊奇》等影片的上映,观众终于爆发了对导演所谓的商业大片有规模无故事,有故事无人物,有人物无思想的愤怒。张艺谋本人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我的优势是视觉,去营造视觉效果是我的优势。我的缺点还是在叙述上,非常生动的、非常有魅力地叙述几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叙述一个非常生动的故事,我的能力不是那么强。”(张艺谋接受《凤凰卫视》采访)。商业作为一种意识,有表象也有深意,只有深刻地领会真正的商业,才会在电影创作上出精品。

触摸了中国电影的转型之痛,让我们感觉到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在电影产业不断为提升GDP做贡献时,电影管理部门应该更多从发展的角度考虑如何为电影产业铺路,如何把管理变为服务,如何用行政的手段变堵为疏。在商业的大潮中电影从业者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在与国外商业电影比拼时,找到自己的立足点,把握好转型中艺术与商业的平衡和融合,学会讲述本土的娱乐故事。只有政府部门和电影从业人员共同努力,中国电影才会出精品,才会迈向成功的彼岸。

[1]马戎戎.张艺谋品牌的打造者――张伟平[J]三联生活周刊.2004.25

[2]张世韬.政协召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会议,冯小刚又“开火”了:电影专项资金少收点吧审查修改意见宽松点吧[N]重庆商报文娱版.2011.08.31

上一篇:关于壮族民族语电影译制产品的受众研究 下一篇:微博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和监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