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从这里走来

时间:2022-07-14 03:44:38

中国人民大学从这里走来

1948年春,中共中央东渡黄河,来到晋察冀边区城南庄。5月9日中央决定在华北解放区建立高等学府——华北大学,并提出由华北局领导。华北大学的任务是为解放全中国培养干部。建国后,在华北大学的基础上组建了中国人民大学。

笔者通过走访近百位原华北大学师生,以及对有关历史文献的搜集研究,提出华北大学的四大历史性地位和贡献。虽然华北大学在正定办学仅有不到两年的时间,但它在人民大学校史以及中国教育史上都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解放区的最高学府

如今,在正定256医院,还完好地保存着当年华北大学旧址,一座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天主教堂,当年刘少奇同志曾在这里讲过课,校长吴玉章的70寿辰也在此举办。教堂的东北角有一座古式的二层小楼名叫栖贤楼,许多著名人士都曾在此居住,丁玲的名著《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就是在这里最后修改完成的。

华北大学的前身是1937年8月创办于延安的陕北公学,1939年7月陕公和鲁艺等院校组成“华北联合大学”开赴晋察冀边区。1948年8月24日,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合并成立华北大学,亲自题写校名。校址设在河北省正定县城建于1858年的天主教堂,吴玉章任校长,范文澜、成仿吾任副校长,钱俊瑞任教务长。从主要领导配备上看,华北大学在当时全国解放区学校中无疑是最高规格的。

据笔者收藏的1948年《华北大学成立典礼特刊》记载,华北大学下设四部两院:一部为政治学院性质,办短期政治班,对知识青年进行短期政治思想训练;二部为教育学院性质,培养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干部,有国文、史地、教育、社会科学、外语及数理化六个系;三部为文艺学院性质,培养文艺干部,下设工学团、文工团、美术工厂及乐器工厂;四部为研究部,从事学术研究和培养大学师资;两院是工学院和农学院。可见,华北大学在院系设置上更是相当完备,使之成为当之无愧的解放区最高学府,也标志着我党领导的大学教育从此开始走向正规化。

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中心

华北大学不仅是一所高等学府,还是当时新民主义文化的中心。大批文化思想界的著名学者教授艾思奇、何干之、李何林、尹达、陈唯实、丁易、何思敬、张如心、胡华、刘大年、赵俪生等云集华大,为一时之鼎盛。

吴玉章校长是一位在党内外享有崇高威望的革命元老、教育家。笔者珍藏吴老当年的油印讲义《中国近五十年来民族与民主革命运动史》《中国历史教程绪论》,至今已是弥足珍贵的红色文献。

副校长范文澜、成仿吾和教务长钱俊瑞都是著名的学者、教育家,经常对学生进行谆谆教诲,他们的话使当时的青年人如沐春风。

华北大学的研究部汇集了雄厚的学术力量,共分为八个专门研究室:中国历史研究室、哲学研究室、中国语文研究室、国际法研究室、外语研究室、政治研究室、教育研究室、文艺研究室。那时的华北大学可谓是名家聚集、大师荟萃的学术殿堂。

华北大学在文学艺术的创作演出方面更是群星璀璨,成就卓著。沙可夫、艾青、光未然担任文艺学院领导。丁玲的长篇名著《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第一部为新中国文学赢得了世界性声誉的里程碑式作品在华大校园诞生。

华北大学文工团创作演出了大型话剧《红旗歌》《生死仇》《民主青年进行曲》,歌唱演员王昆、郭兰英等之后都成为著名艺术家。由华北大学文艺学院、文工团集体创作演出的话剧《红旗歌》是第一部反映城市工人生活的优秀作品。它以石家庄大兴纱厂为创作基地,以纱厂女工为原型,塑造了新中国文艺舞台上最初的一批工人、干部形象,为今后创作城市工厂题材作品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华大的三个文工团建国后分别组建成立了中央歌剧舞剧院、北京人艺、青年艺术剧院等全国性的文艺团体。

华北大学不仅有文工团,还有当时解放区最高水平的专业京剧团——“华北平剧院”,拥有著名编导阿甲、主演李和曾等名角,阵容十分强大。他们除演出《三打祝家庄》等剧外,还根据革命形势创作了现代戏《四劝》等。《四劝》彻底抛弃了旧戏舞台上蟒袍玉带那一套封建传统的东西,代替以解放了的农民的朴素形象。因为它有新的政治思想,所以产生了很强的教育意义,是平剧改革的一个新的尝试。华北大学的平剧院建国后组建成立了中国京剧院和中国戏曲研究院。

以华大师生为主力创作的革命新年画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大创举。江丰、彦涵、罗工柳、王式廓、冯真等一大批艺术家,深入火热的生活,创作了大量反映时代风貌的传世名作。

华北大学还经常邀请各界知名人士如吴晗、胡乔木、田汉、周扬等作报告,为这一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心的形成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培育建国英才的摇篮

据当年的华大师生回忆:“当时学习是很紧张的,条件也很艰苦,他们用的笔记本都是自制的黄色粗纸,学校有个土工厂,钢笔水都是煮槐树豆做的,记笔记,坐着小马扎,每天早上起来扭秧歌,这是华北大学的传统节目。学校的一切都自制,包括宿舍里的灯和灯草,墙上挖个洞,放个碗儿,里面有点儿油,插上灯草,这就是比较好的照明灯具了。白天上课,晚上整理笔记,笔记本都是自己拿线缝,确实接受了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

北平解放后,许多平津大城市的青年学生,都毅然报考了华北大学,因为这是一所在整个华北解放区乃至全中国最大的革命学校,德高望重的吴玉章老前辈任校长。虽然北京有不少名牌大学,但是当时大家都认为只有在华北大学才能学到最正宗的马列主义和革命道理,可见当年正定华大已成为广大进步青年向往接受革命洗礼的红色圣地。

在成立不过一年多的时间里,华北大学为解放战争培养了近两万名干部。新中国诞生前,就已有14000人毕业,奋战在全国各地。这些毕业生以革命利益为重,不计个人安危和得失,不顾艰险,党指到哪里就打到哪里去。有二千余人参加了解放平津战役,不仅在华北、内蒙古的新解放区和东北有大批华大学生,而且有4000余人南下到湖南、江西,参加了解放广西战役,又向广州进军。还有1000多华大学生到达西北,为解放甘肃、青海等省前进。

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上,华北大学派出500名大会纠察队,华大又是唯一全部人员通过金水桥的队伍。10月2日晚,为庆祝新中国的诞生,华北大学三部在中南海怀仁堂演出了大歌舞《人民胜利万岁》,以石家庄战鼓开场,浓烈的民族特色,充分显示了欢庆开国的盛大气势。开国大典之后,又有6000名毕业生被分配到新中国的各条建设战线。

更有不少学生成为社会栋梁,军政界司局级以上领导干部就有几百人之多,如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林准,外交部副部长齐怀远,第二炮兵副司令员杨桓中将,陕西省省委书记张勃兴,中国银行总行副行长凌志,河北省纪委书记白石等等。文教界的华大人才最集中,高校正副校长有几十人,教授有几百人。文艺界名人如著名演员朱旭、蓝天野等,作家徐光耀、李燕杰等,此外名记者、名画家、名编导更是人才辈出,灿若星辰。

新中国高等教育之母

1949年3月,按照中央的指示,华北大学由正定迁往北平办学。刘少奇建议华北大学年初毕业的学员都应分配到各种学校及训练班中去,担负教育工作,并主张南京等大城市组织华大式的学校,照华大一样加以训练。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国家建设的需要,华北大学一些下属院系陆续脱离大学独立办学,或和别的单位合并组建成新的院校,极大地促进了新中国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华大工学院发展为北京理工大学。1948年9月,晋察冀边区工业学校与北方大学工学院合并成立华北大学工学院。新中国成立后迁入北京,与著名的中法大学合并,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新型的、正规化的重工业大学,更名为北京工业学院。1988年,定名为北京理工大学。

华大农学院发展成为中国农业大学。1949年9月,华北大学农学院与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合并为北京农业大学。1995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成立中国农业大学。

华大二部外语系发展成为今天的北京外国语大学。1948年8月,华大的外国语学院与北方大学的外文班合并为华大二部外语系。1949年1月北平解放后,华北大学二部于2月进城。6月,华北大学二部外语系与外事学校合并,学校改名为外国语学校,归外交部领导。1954年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学院,1994年正式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

华大三部汇集了当时中国最优秀的革命文艺家,是新中国艺术教育的大本营。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适应加速培养各艺术领域人才的需要,三部的戏剧系、音乐系、美术系陆续脱离华大,分别筹建创立了中央戏剧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等。

为了落实中央提出的在全国创办更多“华大式”学校的要求,华北大学还抽调部分干部、教师分赴中原和广东,筹建中原大学和南方大学。1949年8月,指示,华南解放后,要在南方办好一个大学,并亲笔题写了“南方大学”四个字。立即从华北大学抽调了时任第一部副主任的著名哲学家陈唯实以及在华大从事教学工作的十几名干部和教师,随军南下创办南方大学,叶帅任校长,陈唯实任第一副校长。来自华北大学的教育工作者们为祖国南疆的革命教育事业继续作出自己的历史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培养具有马列主义素养和专业知识的建设人才,中央决定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中国政法大学,调来华北人民革命大学部分干部组建中国人民大学。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十一次政务会议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建议,通过了《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开学典礼,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刘少奇同志出席开学典礼并讲话。至此,华北大学圆满完成了自己担负的历史性任务。

在中国人民大学76年的历史发展中,正定华北大学时期是贡献最大、名人最多、成果最集中、影响最深远的一个鼎盛时期。“中国人民大学从这里走来”——这是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纪宝成亲笔为正定华北大学所写的题词。如今,当我们来到当年的华大校园,遥想新中国诞生前夜在这座革命熔炉里曾走出那么多开国名师、建国栋梁,我们不能不为之自豪。

但令人遗憾的是,正定华北大学旧址多年来一直未引起应有的重视,始终没有正式对外开放,不为外界所知。而且对华北大学及其旧址的研究挖掘和资料整理工作也十分薄弱,亟待加强。

今年是华北大学建校76周年,希望广大中国人民大学校友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共同行动起来,齐襄盛举,将中国人民大学前身——华北大学在正定的历史功勋发扬光大,打造成为又一个河北的红色文化品牌。

(本文作者王律:中国西柏坡精神研究院研究员、石家庄市第八届优秀青年社科专家)

上一篇:报道弱势群体要传播正能量 下一篇:让新闻探照灯照亮更多弱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