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化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7-14 02:31:22

浅谈高中化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摘 要: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尤为重要。为了进一步提高化学学习的质量,必须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加强进一步的研究。如何通过教学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是每一位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化学教学;化学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0-207-01

新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注重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这是化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这表明化学新课程体系已革新了传统课程体系,传输化学知识逐渐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相对于具体的化学知识内容而言,思维训练显然更为重要的。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那么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推动思维发展

所谓情境是指问题情境,它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而“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的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态度体验,更好地理解教材,得到良好发展的方法。

如讲解原电池工作原理的时候,我通过“水果实验”引入:请学生思考设计一个用Zn片、Cu片、导线、水果 、电流计组成的装置,学生发现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这种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的科学探究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会了科学探究的方法。教师再进一步讲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这样教学,才能逐步培养学生能够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观察思考,动脑筋想问题,学生才会质疑问题,才能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又如,在学习SO2的性质时,首先向品红中通入SO2,然后再进行加热,溶液先变红,加热又褪色,冷却后又变红,进而引入SO2的性质学习,学生的探究欲望由此而变得强烈。

二、巧设问题,激发学生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事实上,有疑方能创新,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思源于疑,没有问题就无以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提出启发性问题或质疑性问题,给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环境,让学生经过思考、分析、比较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如在讲授氨气的物理性质时,我先做了氨气的喷泉实验,然后问学生:压缩滴管的胶头,挤出几滴水,有什么现象发生,喷入烧瓶里的酚酞试液的颜色是否有变化,为什么?这一下,学生的求知欲一下子被激发出来,因为学生观察到了这有趣的实验现象,就急于知道为什么,对于给出的问题就会积极的思考。当然对于氨气的物理性质的理解也就更为深刻了。又如,在“盐类的水解”教学中,针对“盐溶液是否都呈中性”的问题,可创设实验探究的情境:将分别盛有NaCl、CH3COONa、NH4Cl三种盐溶液的烧杯置于学生面前,先让学生推断它们的酸碱性,然后引导学生用PH试纸或紫色石蕊试液测试、验证,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自实践中发现问题,形成认知冲突:盐不能电离出H+或OH-,为什么有的盐溶液却会呈现酸性或碱性?由此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

三、善于比较、归纳,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比较是使学生思维活动展开的基本方法。经常进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比较,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例如,在中学化学中出现了以下几个概念,往往是学生易混淆和出错的地方,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我们不妨把它们摆在一起,将它们各自的特点一一攻破,从而达到能清晰区分四者的目的,同位素所指的对象是原子且是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如氢和重氢,它们的特征是属同一种元素的不同原子。同素异形体指的是单质,而且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红磷和白磷、金刚石和石墨。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均针对有机物而言,同系物强调结构相似,在组成上相差1个或多个CH2原子团,如甲烷和乙烷、乙烯和丙烯互为同系物。而同分异构体则强调分子式相同而结构相异,如正丁烷和异丁烷、乙醇和二甲醚、邻二甲苯和间二甲苯互为同分异构体。又如,学生在比较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低、硬度大小时容易混淆和出错,我们复习时可以把它们摆在一起,从晶体的组成微粒、微粒间的作用力类型判断晶体类型,再从影响微粒间作用力大小的因素比较同种类型晶体的熔沸点高低和硬度大小。我们若能在比较中掌握各自的特征,难点便不再是难点了。

四、注重例题、习题的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题往往以其示范性、典型性、功能性、综合性等特点贯穿教材各个章节,构成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例题都是直截了当地给出结论,教师不应以得到例题的解答为满足,应通过对命题的推广或应用,培养学生追求创新的意识,引导他们大胆猜想积极探索,挖掘其中蕴含着的值得深思的问题,从而获得解决新问题的方法。这不仅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不断深化,而且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一个问题的各个方面,达到深层地认识问题的本质,领悟化学方法的实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在复习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因素时,可以通过对典型例题的探究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已知25℃时0.1mol・L-1醋酸溶液的pH约为3,向其中加入少量醋酸钠晶体,待晶体溶解后,发现溶液的pH增大。让学生思考分析什么原因使溶液的pH增大?学生经过思考,提出两种不同的解释,甲同学认为主要是醋酸钠水解呈碱性,增大了c(OH-),因而溶液的pH增大;乙同学认为主要是醋酸钠溶于水,电离出大量的CH3COO-,抑制了醋酸的电离,使c(H+)减少,因此溶液的pH增大。接下来让学生思考如何验证哪种解释是正确的?学生经过引导,思考,提出向0.1mol・L-1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H4固体,然后测定溶液的pH。并提出假设:若甲同学的解释正确,那么CH3COONH4水解呈中性,溶液的pH应不变;若乙同学的解释正确,溶液的pH应增大。最后通过实验的方法验证,得出结论乙同学的解释是正确的。

总之,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提供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空间,激发其思维的活跃性,使他们勇于思维;还要巧于点拨,使他们学会思维,科学地思维,提高其思维的质量。这样,才能在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思维,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苗。

参考文献:

[1] 张潇云.《浅谈高中化学实验思维能力的培养》

[2] 向 文.《浅谈化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3] 孙侨明.《浅谈高中化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上一篇:她坚信播撒“阳春白雪”收获“和者日众” 下一篇: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