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治疗晕车的方法及发展方向

时间:2022-07-13 05:15:24

浅谈中医治疗晕车的方法及发展方向

摘 要:随着车辆的普及和各种高速运行工具的发展,人们对于车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然而晕车成为广大群众出行的障碍。穴位按压,中药敷贴等方法如果可以广泛应用,对于中医药的事业也是极大的促进,中医治疗晕车的发展前景依然十分广阔。

关键词:中医; 晕车; 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1-144-001

对于晕车的产生原因,现在普遍接受的是前庭器官敏感性过高学说。前庭末稍感受器由三个半规管和球囊、椭圆囊构成,半规管感受角加速度,球囊和椭圆囊统称耳石器,感受重力和直线加速度。当人体在地面行走、跑步或跳跃时,由于这些运动产生的角加速度或直线加速度均在人体生理阈限内,因此不会发生运动病。当乘汽车、飞机或轮船等交通工具时,人处于快速运动环境中,这些交通工具有时产生的加速度超过人体生理阈限,当达到一定的时间积累,就可发生晕动病。船舶垂荡产生的直线加速度最大可达到0.5-1.0g;,为耳石器生理阈限的25-50倍,因此垂荡最易引起晕船病。船舶主要运动的分析证明直线加速度是刺激前庭器的主要因素,可引起强烈的耳石刺激,导致发生晕船病。[1]

中医方面认为晕车属于眩晕的范畴。黄帝内经上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说明眩晕多以内伤虚损为主,多因气血亏虚,肾精不足,脑髓失养所致。晕车则属于肝肾精不是十分充足,或因长期的抑郁,情志不畅等等有密切关系,若其十分充足者则表现不明显,有的由于胃肠虚弱也会出现此类情况。本病病位在清窍,由于脑髓空虚,清窍失养,或痰火上逆,扰动清窍,多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眩晕的病性以虚者居多,如肝肾阴虚,肝风内动,气血亏虚,清窍失养。肾精亏虚,脑髓失充。眩晕实证多由痰浊阻遏,升降失常,或痰火气逆,上犯清窍。眩晕的发病过程中,各种病因病机,可以互相影响,相互转化,形成虚实夹杂;或阴损及阳,阴阳两虚;或肝风痰火上蒙清窍;或突发气机逆乱,清窍暂闭或失养,而引起晕厥。

常用的晕车药在使用后会有一定的副作用。相比较,中医治疗晕车更加安全,减小了副作用。

中医治疗晕车,主要可以通过推拿手法按压内关,鸠尾,历兑,足三里等穴位缓解。内关,位于人体手腕横皱纹的中央,往上约两指宽的中央。鸠尾,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七寸,当胸骨剑突下凹陷处。历兑位于第二趾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即第二趾外侧沿趾甲的外侧缘和根部的垂直线交叉点处。足三里,腿膝盖骨外侧下方凹陷往下约4指宽处。晕车时可以按压这些穴位而达到治疗晕车的目的。这主要是利用了针灸的原理,通过刺激体表穴位的办法,经过全身经络传导,调整气血和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人体在正常情况下,保持着阴阳相对平衡的状态。如果阴阳的平衡遭到破坏时,就会导致病理变化,而产生病症。针炙治病的关键就在于根据证候的属性来调节阴阳的偏盛偏衰,使机体转归于“阴平阳秘”的状态,恢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人体的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十二经脉的分布,阳经在四肢之表,属于六腑;阴经在四肢之里,属于五脏。并通过十五络的联系,沟通表里,组成了气血循环的通路,它们“内溉脏腑,外濡腠理”,维持着正常的生理功能。就病理而言,经络与脏腑之间也是息息相关的。针炙治病,就是根据经络与脏腑在生理病理上相互影响的机理,在腧穴部位进行刺激,取得“通其经脉,调其血气”的作用,从而排除病理因素,治愈疾病。

此外,还可以通过服用一些止呕理气的药物来减少晕车反应。晕车的时候可以将生姜片含在嘴里,借助生姜片的和胃降逆,止呕的功效。或者含陈皮,橘皮,应用其理气和胃,治疗恶心呕吐的作用。中医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都是由于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引起机体阴阳偏盛偏衰,脏腑经络机能失常的结果。而中药的治病原理正在于中药材为天地所生,含天地之气,故能够调节人体的阴阳,补人出生后五脏所弱之气,泻五脏所赢之气,以平衡五脏阴阳虚实及后天六邪致病,使之达到“阴平阳密,精神乃治”的目的,这也正是中药治病的根本法则。清朝医家徐灵胎曾说:“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深求其理,可自得之。”运用中药的药性和功效达到理气止呕的目的,可以减轻晕车反应。

这仅仅是中医治疗晕车的基础方法。事实上,这些方法可以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开发。中医药厂可以研制防晕车的贴敷产品。运用理气和胃等的中药贴敷在穴位上,可以使患者更加方便使用,便于携带。此外,中药口服剂等产品也可以成为中医治疗晕车的发展方向。

至于其他产品的研发,或许可以借助智能产品的思路,例如智能手环的研发。针灸治疗临床现在多使用电针仪,如脉冲式电针仪。此种电针仪近年来在国内外应用最广。其采用间歇振荡器为脉冲发生器,由可变电阻改变电路的时间常数,控制脉冲频率。在振荡变压器上绕有多组相互隔离的输出绕组,备绕组的输出经电位器分压后输出。由多谐振荡器输出方波,可获疏密波及断续波与脉冲波型。但是这两种波形的频率是不可调的,方波产生的起伏信号可调制其幅度,可获起伏波及锯齿波等脉冲列波型。最近由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实验针灸教研室与美国亚特兰大针灸医疗中心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六研究室联合研制成功的第四代WLI型恒流对称双向脉冲电路电针仪。它的特点是恒流对称,而且可用经皮电极。那么,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可以研制小型便携式脉冲仪,佩戴在内关,鸠尾,历兑,足三里等穴位处,发射一定频率的脉冲刺激穴位,从而达到治疗晕车的效果。

中医是一座巨大的宝库,需要得到更深层次的挖掘。因此当代中医需要的是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一步融合。在现代科技的辅助下,中医治疗的优势可以得到加强,中医也必然会得到更多认可。这只是我对中医的一点浅薄认识,中医药的发展,还需要吾辈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王尔贵,薛龙增,张炳新等.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J]2002年第10卷第4期

上一篇:Lacanian Reinterpretation of Charlotte Perk... 下一篇:教学设计 且行且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