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农田水利的基本建设措施

时间:2022-07-13 02:42:16

小型农田水利的基本建设措施

【摘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对农村经济有着很大的贡献作用,为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到了很好的铺垫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改进了农民的生活条件、对粮食生产方面起到一定促进作用。本文简要分析了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性,对其建设措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关键词】农村水利 工程建设 重要性 措施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前言

由于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相应程度的改革,目前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对灌溉农业的人造工程和相关设施提供了一定的贡献。同时它又作为一种生产资料,拥有一般情况下建设工程的自然属性。但是它拥有其他建设工程中没有的工程问题。比如在建设管理中,存在着权责不明、投入较少、管理不善、效益衰减等问题,而且这些问题越来越明显。所以针对这种状况,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的需要越来越迫切。要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农田水利工程发挥出其正常的效益。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现状

2.1、工程质量差,不能达标

作为农民自建、自管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在灌、涝区规划或区域性水利工程规划中有着相应的建设和维修养护标准。但是却缺乏必要的施工组织、监督检查、验收等建设和维修养护的管理措施,而且其施工队伍大多数是农民群众,施工单位存在着较弱的质量意识,没有对建设标准进行准确落实。缺乏相应的质量监察部门和人员。这使得工程建设的质量和维修养护不能达到相应的标准。

2.2、工程目的不明,重复建设隐患多

对于之前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其建设人员大多数是农民,而且其建设范围基本上是小区域的。是的工程建设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导致合理开发和经济效益得不到相应的协调。其中很多工程是农民急需的,导致其工程建设较为仓促,没有对工程的规划和效益进行整体思考。从而造成重复的修建以及工程管理不善。这样容易形成一定的质量隐患,使得不得不放弃一些工程项目。

2.3、资金投入少,设施建设标准低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除应急的抗旱打井和“农办公助”等少量投资由政府投资外,几乎没有其他的政府投入。很多时候其项目是受益人自筹。这些年来,农民的收入虽然有一定的增长,但是由于存在着较为薄弱的经济基础,是的自筹的难度增大,进而得不到到位的工程建设资金。因此这容易发生因资金短缺而降低工程建设标准,出现一些违规建设。这会真正的使用价值过早失去。

3、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性

目前,许多县镇存在着农田水利设施功能退化、具有较低的工程标准、较差的配套措施、缺乏农灌骨干水源工程,而且陈旧失修的水利设施比重大,建设、管理机制单一。加上近几年的旱灾、洪灾,致使水利基础设施毁损严重,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极为有限,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客观需要不相适应。所以实现新时期农田水利的基本建设是尤为重要的,各地部门需要正确认识以及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田水利的基本建设是作为主要载体和切入点。相关人员在这个过程中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并加强农田建设的领导力度、工作力度以及实施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4、小型农田水利的基本建设措施

4.1、建立可靠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为了实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需要做好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工作。在建设过程中,要不断改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并加强建设农田水利的力度。这样才能及时有效的改进农业生产条件,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并对农业的效率、收成、发展作出一定的促进作用。

4.2、做好规划工作。

规划是实现农田水利建设的基础。各级政府要依据“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讲求实效”的原则,对农田水利建设拨入一定的发展资金。在建设过程中,省级的水利部门及其有关部门要相互协作,,以县(市)区为单元,自下而上编制农田水利建设规划,逐级审核汇总,报经省以上水利部门批准,形成全省农田水利建设总体规划,为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稳步推进打好基础。

4.3、进行广泛宣传

通过广泛的宣传,让群众主动加入到农田水利建设的队伍中。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主力军是农民群众,其实施的关键和前提是保证有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为了调动群众,各级政府要采取多样的方式,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行一定的宣传工作。让群众明白建设农田水利的重大作用,以及明白该建设是为他们谋福利,而不是增加他们的负担。从而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参与到兴修水利、保护农田水利建设中。

4.4、做好管护督查工作,保证农田水利建设的成效。

在建设农田水利的过程中,要将群众进地耕作的实际需要作为考虑因素,将重要路口、生产路进地路口可间隔埋设涵管,能够让群众方便的进行耕作。并加强土地流转工作的力度,做好一定规模的种植工作,避免群众小规模种植时填沟开荒或填沟进地耕作破坏农田水利建设,保证乡镇修建的农田水利工程在农业生产中真正发挥作用。县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在每年的农田基本建设后,进行一定周期的乡镇农田水利建设样板工作的后期保护督查工作。并对做好该工作的相关人员进行一定的表扬。若是没有做好相关工作的,要进行批评并要求其整改,杜绝前建后毁的现象。

4.5、要加大投资力度,将各乡镇之间农田水利建设的差距进行逐步的缩小。

在加大投资力度的过程中,要坚持政府主导、多元化投入的原则,并不断争取中央、省农村对农田水利建设进行相应的投资工作,,各级政府应适当调整财政公共支出结构,加大对纯公益工程的投资额度。特别是对农田水利条件差的乡镇,农业、粮食、水利、烟草、土地、交通等部门,在农业综合开发、扶贫、节水灌溉等项目安排上要向这些乡镇倾斜,改善其农田水利设施条件差的局面。其次,要进一步完善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并对民主决策和管理进行一定的加强工作,让政府加大相应的投入,并以此为契机,将农民用水户协会作为一种发展的载体,通过一定的组织工作,让农民积极地出资投劳,对农田水利建设有着更大的积极性,并得到相应的利益。

4.6、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和农田水利科学的研究

在进行农田水利建设中,要拥有一支高素质、高工作率的农田水利从业者队伍。采取相应的方式对相关的水利员进行一定程度的培训,让其掌握新科技、新知识、新技术。能够对实际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解决。并以此为基础,不断建立起符合实际小型农田水利队伍的建设管理制度,得到完善的水利合作组织发展框架体系。而且要对农田水利科学进行一定的研究工作,逐步建立起符合当代的农村体制、经济水平、地区特点的农田水利科技支撑体系。让农村涌入更多的人才和技术进行农业生产发展。

4.7、要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

将喷灌带应用到农田水利建设和节水工程建设中是至关重要的。发挥喷灌带能够拥有投资少、方便使用、水压要求低等优点。这些优点能够更进一步促进农田水利的管理。因此推广喷灌带到果园或已成片开发建发的农田中是非常必要的。对大棚滴灌工作进行及时有效的发展,实现大棚膜下滴灌化。搞好渠道、河道浆砌防治工程,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尽快研究制定有利于节水灌溉发展的经济补偿政策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管理制度和实施方案,提高农民节水积极性。

5、结语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发展农业、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做出巨大的贡献。它是农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产业,能够抗御水旱灾害、保证水资源的供给,并不断改善水环境。只有将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永久的建设项目,才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农业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只有将人民对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并不段提高农田灌排标准及其服务质量,才能为农业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可靠的水利保障。

参考文献

[1]徐满杰。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问题及对策。2010

[2]陆书海。关于农村水利建设的七项重要措施。2009

[3]张文学。浅析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发展的现状与措施。2009

上一篇:浅谈企业成本核算管理 下一篇:浅论园林施工中的技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