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钢坝闸底板后浇带施工质量控制

时间:2022-08-13 08:11:24

浅谈钢坝闸底板后浇带施工质量控制

摘要:目前,水利工程钢坝闸底板均设置了后浇带,后浇带用于克服因温度变化、收缩、沉降而可能产生有害裂缝而设置的变形缝,在钢坝闸底板中已被广泛应用。本文根据笔者多个钢坝闸工程监理实践,详细阐述了钢坝闸底板后浇带的施工质量控制。

关键词:后浇带、底板、施工技术、砼浇注、钢坝闸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后浇带是在施工期间留存的一种特殊的、临时性的沉降缝和伸缩缝。其目的是消化沉降收缩变形,达到取消结构中的永久性沉降缝和伸缩缝的设置。

后浇带用于克服因温度变化、收缩、沉降而可能产生有害裂缝而设置的变形缝,经过一定时间后再进行后浇封闭,形成一个连续的整体。后浇带处往往断面大,钢筋密集,模板支设难度大,特别是杂物垃圾容易落入,清理十分困难,若清理不彻底将会影响结构质量。因此抓好后浇带施工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水利工程钢坝闸底板后浇带的施工质量控制。

2、后浇带设计

在水利工程中,通过设置后浇带来解决设计中考虑沉降差异或钢筋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以及混凝土的温度应力等问题,现已广泛应用。后浇带的宽度应考虑便于施工操作,并按结构构造要求而定,一般宽度以700~1000mm为宜。

本工程钢坝闸采用底轴驱动式翻板钢闸门,闸门在开启状态时,水流流过闸门可形成瀑布景观,为城市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本工程主要结构分为底轴驱动式翻板闸门闸室、控制间两部分。施工图设计中采用后浇带将底板暂时一分为三,中间为闸室底板,两侧为控制间底板,经过一定时间后再进行后浇封闭,形成一个连续的整体。闸室底板宽12.4m,长26.6m,高3.5m,两侧控制间底板宽22m,长7.5m,高3.5m,后浇带宽800mm。后浇带断面图见下图:

3、后浇带钢筋及预埋件安装

3.1在闸室底板和控制间底板钢筋安装时,按图纸要求安装好后浇带中的上、下层主筋,并预埋好槽钢,接头暂不焊接,接头焊接预留长度满足图纸和规范要求,搭接长度不小于10倍的主筋直径。

3.2待两侧闸室底板和控制间上部结构完成后,将后浇带上下层主筋进行单面焊接,并将后浇带中的槽钢进行焊接,焊接质量需符合规范要求,然后绑扎其它钢筋。

3.3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应对钢筋表面颗粒状或片状老锈进行除锈处理。若有钢筋被踩弯或压弯现象,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及时矫正。

4、后浇带模板支设

4.1将后浇带靠近闸室底板及控制间底板的侧面模板拆除后,待钢筋和槽钢安装完成后,用高压水枪在后浇带内进行冲洗,使杂物集中起来,派人清理干净。然后支立后浇带另外两侧面模板。

4.2安装模板的质量要求:模板应接缝严密,不漏浆,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由天本后浇带浇筑高度比较大,模板支撑必须稳固。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砼的接槎处,在浇筑砼前,模板应浇水润湿,并不允许有积水。

5、底板后浇带砼的浇注

底板后浇带砼浇注时应确保后浇带位置无开裂、漏水现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控制:

5.1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特别是骨料的含泥量控制在1%以下,无泥块。

5.2水泥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在保证强度前提下,掺入适量粉煤灰,既增加和易性,又降低水化热。

5.3后浇带强度等级应提高一个等级,并且加入水泥用量10~12%的JM-Ⅲ微膨胀剂,后浇带砼中使用的微膨胀剂品种,应根据工程性质和现场施工条件选择,并事先通过试验确定掺入量。所有微膨胀剂必须具有出厂使用合格证及产品技术资料,并符合相应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微膨胀剂的掺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因此,其秤量应由专人负责,允许误差一般为掺入量的±1%。混凝土应搅拌均匀,否则会产生局部过大或过小的膨胀,影响混凝土质量。所以应对掺微膨胀剂的混凝土搅拌时间适当延长。

5.4后浇带混凝土应经试验人员认真配制,砼浇注时,宜选择温度较低时浇筑。严格控制后浇带混凝土的坍落度。浇筑混凝土时应避免直接靠近缝边下料,振捣时逐渐向施工缝推近,每30cm一层,并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为防止混凝土中水泥浆流失,提高混凝土密实度,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振捣时间可适当延长。浇筑后应避免振动、冲击。

5.5砼浇筑完成1~2h后,再抹平压光后浇带混凝土数遍,刮平时让后浇带新浇砼高于两侧已浇砼2mm,以便在搓毛后能保证两侧砼面没有高差。在后浇带混凝土初凝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期间应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其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6、后浇带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后浇带的施工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处理不当极易造成质量事故,轻则开裂渗漏,重则危及结构安全,所以在施工中应给予高度重视。

6.1在施工闸室及控制间垫层时,宜将后浇带处垫层降低50―100mm,以便处理施工缝、清除垃圾和排除积水。

6.2后浇带应在其两侧混凝土达到设计规定的龄期后以及控制间和闸室上部结构基本完成,并充分结合沉降观测资料综合分析后再施工。

6.3在后浇带浇注混凝土前必须将整个截面按照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清除杂物,水泥薄膜、表面松动的砂石和软弱混凝土层,并将两侧混凝土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充分保持两侧混凝土湿润,一般不少于24小时。在表面涂刷水泥净浆或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后,及时浇筑混凝土。有些施工单位两侧混凝土不凿毛就浇注后浇带内混凝土,使新老混凝土的粘结强度难以保证,处理不好会在后浇带两侧造成两条贯空裂缝,极易渗水。

6.4后浇带两侧控制间及闸室底板混凝土完成后应进行防护,并覆盖。

6.5后浇带后浇混凝土一定要用无收缩混凝土,掺用微膨胀剂,精心振捣密实,注意浇水养护。有些单位施工不按设计要求使用无收缩混凝土,用普通混凝土应付;还有一些施工单位由于后浇混凝土用量较少,在后浇带旁人工拌制混凝土,随拌随浇,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

7、结语

总之,按上述办法进行后浇带施工,后浇带位置无开裂、漏水现象,效果良好,符合水工设计图纸及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底板设置后浇带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收缩应力,而且能够保证钢坝闸底板的有效连接。在施工后期,把后浇带砼浇上,使钢坝闸底板变成整体,以利用“后浇带”办法控制裂缝并达到不设置永久伸缩缝的目的。通过精心施工,科学管理,一定能在钢坝闸施工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国建筑出版社,2002

[2]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2008)北京,中国水利出版社,2008

[3]李丽萍,银永平.后浇带对结构的影响及其施工措施,山西建筑,2006

上一篇:输电线路施工的管理措施与技术措施分析 下一篇:探析岩溶隧道涌突水的原因及治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