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件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13 02:12:53

积件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应用

摘 要:在高校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提出了积件与研究性学习模式相结合的观点,分析了积件适用于研究性学习模式的相关特性,阐述了积件应用于研究性学习模式教学环节中的具体实施方案。

关键词:积件;研究性学习模式;微媒体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信、微博、微视频等微媒体正飞快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也提出“通过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及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促进教育教学和管理创新,助力破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难点问题”。在高校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将积件与研究性教学模式相结合,更好地促进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一、积件及其基本特点

积件是由积件库和积件组合平台构成的,是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需要组合运用教学信息资源的一种教学软件系统。积件的特点主要有:

1.基元性

积件库中的素材以知识点为基本元素,每一个知识点便是一个基元模块,以此实现分类、构建、检索等功能。

2.开放性

积件库是将积件素材以基元方式入库供教师重组使用的,因而不论何时何地,教师或学生都可将最新信息和自己的作品添加入库,使积件库不断丰富以方便自己和他人使用。

3.通用性

基元信息是不随课程体系结构、教材版本等的变化而变化的,因而积件素材依然可被灵活选择应用在实际教学活动中。

4.可积性

积件系统中基元信息可根据需要进行重组和变换。这些特点充分说明了积件是对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和教学过程进行准备、设计、组合、管理、运用、评价等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了基础。

二、基于积件思想的研究性学习系统的组成

依托Theol网络教学平台,笔者设计了一种基于积件思想的研究性学习系统模型,如下图所示。

基于积件的研究性学习系统中一个重要的模块是教学资源积件库的构建。一般的,这一积件库收集的方式主要有:

(1)教师提供的微教案、微课件等资源。这类资源一般由教师亲自制作,应用于教学实践并经过了多次修改,因此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是网络教学积件资源库中的主要资源。

(2)特别制作的针对某一典型问题的资源。

(3)由资源建设者根据资源库的需要收集的微型素材。

三、积件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应用

1.研究性学习模式

研究性学习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学习,从而达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

2.将积件应用于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各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通过问题型积件创设情境

一般的,研究性学习是围绕课程中的某个知识点而展开的。“创设情境”环节由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要求来确定,其主要任务是利用学生已经熟悉的知识,创设一个包含学习对象的情境。问题型积件应具有短小精悍且主题突出的特点。

(2)启发思考――通过微视频积件提出问题

为了使研究性学习切实取得成效,首先必须保证让学生明确学习对象,其次要在研究之前向学生提出一些与当前学习对象密切相关的富有启发性且能引起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这类问题去探究学习。

在这一学习环节中,教师应对复杂的知识内容进行分解、分类,并且构成难易程度适中又互相联系的知识模块,且为每一模块设计具有开放性、启发性的任务,这些任务可以利用微视频或思维导图等形式提供,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并完成知识信息的内在深化,使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知识,发展自身能力。在此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双方实现了角色互换,知识信息的传播也由传统的教师单向输出转变为师生双向构建。

(3)自主探究――积件库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研究性学习模式因采用“自主、探究、协作”的学习方式,故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以及在此基础上实施的小组协作学习活动。自主探究环节是研究性学习模式中的关键环节。某一教学目标主要依靠学生个人的自主探究加上学习小组的协作学习活动来完成,因此,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往往是成功的关键。

(4)协作交流――积件库的良性建设

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因每个人获取的资源不同,在小组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就会产生更多的思维碰撞,因而可以更好地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一些好的思想可再形成积件丰富积件资源库,使积件资源库得到良性建设。

(5)总结提高――积件有助于学生自我总结

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回答与总结,对研究学习成果进行分析归纳,利用思维导图等积件对当前知识点进行分类、归纳、迁移与深化。在小组交流过程中结合其他学习者的反馈,能够较好地完成某一阶段的学习,且进行深刻的自我总结和评价。

以积件思想为基础的研究性学习系统克服了传统学习的固定性、机械性等缺陷,以知识点的灵活组合来适应变化的教学实际,可以激发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热情,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真正体现了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为研究性教学改革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姚奇富.网络辅助教学理论与设计[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注:本论文得到扬州大学教改项目资助。

上一篇:电子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项目教学法在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