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工、商、医科类学生学业的非智力因素分析及教育应对

时间:2022-07-13 12:05:03

影响工、商、医科类学生学业的非智力因素分析及教育应对

摘要:目前,尚没有专门针对影响当代大学生学业的非智力因素探究。本作者组希望通过该研究,找出问题的关键,探讨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依据,以提升学校教育的针对性,避免出现大学生因为沉迷娱乐而影响学业的现象,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影响学业;非智力因素;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163-02

一、目前影响大学生的主要非智力因素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两大类非智力因素进行探究,分别是个人因素和非个人因素。个人因素包括对所读专业是否感兴趣、恋爱因素以及文体娱乐活动;非个人因素包括三方面:学校方面、社会方面和家庭方面。学校方面的非智力因素是学习氛围和教师专业水平以外的其他素质;社会方面的主要是社会服务(志愿者、义工)和兼职;家庭方面主要是家庭期望。

根据调查报告反映,文体娱乐活动、所在学校学习氛围和对所读专业是否感兴趣为对受访大学生学业影响程度最大的前三个非智力因素,其中发现以下问题:不同类专业受同一非智力因素影响程度不一样,商科类学生与工科类和医科类学生相比,受学习氛围、教师专业水平外素质和对所读专业是否感兴趣这三方面的非智力因素影响程度最大。

二、造成不同类专业受同一非智力因素影响程度不同的原因

1.专业特殊性。不同类专业有不同的特点,所以造成不同类专业的学生受同一非智力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同。专业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专业知识的实用性和该专业的就业对口率两方面。针对上述情况,商科类学生相较其他类专业学生,受学习氛围和对所读专业是否感兴趣这两方面的影响程度深,主要是因为商科类专业是较为注重实践的专业,他们偏向将精力投入于实践活动中,因此往往就会忽略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主要来自于课堂,所以这类学生忽略了课堂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导致课堂学习自觉性降低,就会出现基础知识学习的热情容易受学习氛围和该门课程授课教师专业水平外质素影响。与商科类学生相比,工科类和医科类的情况则相反,这两类受访者都认为文体娱乐活动、所在学校学习氛围和对所读专业是否感兴趣为对受访大学生学业影响程度最大的前三个非智力因素,但与商科类受访者相比,受学习氛围和该门课程授课教师专业水平外质素的影响程度相对较低。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这类专业基本是靠基础理论知识支撑起实践活动,即如果没有掌握好理论知识将会难以从事实践活动,所以工科类和医科类学生都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所以,由于基础理论实用性不同,使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热情和态度不同,导致受同一非智力因素影响的程度也不同。另外,专业方向与就业岗位对口情况不同,对不同类专业的学生影响程度也不同。导致商科类学生会将学习的精力放在例如兼职、实习、义工等实践上,通过实践锻炼自己,同时积累经验,把经验当作将来进入职场的敲门砖。这也是使商科类学生忽略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其中一个原因。

2.高校对大学生管理工作不到位。目前高校大多只重视教学和科研工作,当中忽略了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再者,社会普遍认为大学生作为成年人,是具有个人管理和约束力的,能够处理好学习与活动的关系。然而,我们却忽略了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在经历的小学、初中、高中这几个阶段学习中,学校对学生的管理相对严格。在此过程中,学生一直依赖学校方面的管理,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较差。当高考之后学生进入大学校园,高校对学生管理相对宽松,因此学生就会放松了对自我的管理和约束,学习态度和生活作风容易受一些外界因素影响,这会使学习氛围变差,学习氛围变差会使学生学习态度消极,如此下去则进入了一个恶心循环。所以,高校对大学生管理工作不到位也是影响学生学业的非智力因素,因此高校有必要针对目前调查所反映的情况,在加大对学生的管理力度的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确保将来走进社会的大学生有一定的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

3.教师除专业水平外素质参差不齐。传统的观念认为,教师只要专业水平过硬,即可胜任其岗位。而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教师除专业水平外素质也是影响学生学业的非智力因素,对于不喜欢的教师,大部分受访者都表示这会对该课程的学习有影响,因此这方面问题也是相当重要。打比方说,教师授课的条理性、讲课是否幽默甚至外貌与打扮等问题,都会影响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热情和动力,而据调查反映,学生偏爱在学术上认真、讲课条理性强和授课幽默的教师。另外,基础理论的课程也都比较无聊,针对此情况而言,教师可以通过提升除专业水平外的素质(例如加强讲课条理性、活跃课堂气氛等),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以改善学习氛围。

三、应对策略

调查发现,影响本地区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但重要还在于:个人方面、教育体制方面、学校方面和教师方面。

1.个人方面。俗话说事在人为,学习亦如此。从管理相对严格的高中来到自由度更大的大学,学生往往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因此严格要求自己才是硬道理。

2.教育体制方面。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问题,学生由高中教学到全日制本科教学的过程中要适应来自许多方面的困难。其一,专业调剂的体制导致不少学生不能就读自己喜欢的课程,然而在此适应过程中,学校的指导、教育工作不到位,往往没有让学生了解到所读专业的前景,继而对学习失去动力。针对此因素,对于学校而言,工作重点应放在帮助学生适应。虽说有转专业这一说法,但是此操作对于学生本人难度太大,不切实际。对于学生本人而言,不单单要在开学后尽力认识和适应所读专业,同时又要在接到录取通知书后考虑自己是否抗拒对此专业的学习,认真考虑是否需要复读。从根本来讲,改革目前教育体制才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纵观国外的教育系统,就不会出现因为专业调剂而影响学生学习热情的现象,当然这与我们超过10亿人口的国情有关,但是不妨尝试在能力范围内做出改善。

3.学校方面。目前高校大多只重视教学和科研工作,当中忽略了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加上之前提及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不足,导致学生太过放纵自我,耽误学业。针对调查结果所反映的情况,学校目前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必要时学校不妨采取强制措施管理,把管理工作精细化。同时亦要纠正学生错误的价值观,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正确取舍。但是长远来看,应该从初中高中开始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而不是在大学阶段还依靠学校管理。

4.教师方面。教师是课堂的主导,所以教师的举动往往很大程度影响其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多数受访者表示目前的大学教师只是机械来课室授课然后离开,课堂缺少互动。亦表示大学教师授课无条理加上某些课程无聊,导致课堂学习效率不高。上述情况反映大学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也要兼顾专业水平外的素质,例如授课方式、仪表、个人修养等,更要有对学生负责的思想。

参考文献:

[1]涂素珍,胡永源.大学生的学习困扰及其教育对策[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

[2]陈雪玲.非智力因素的测评研究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01,(3).

[3]曹荣誉.加强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教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4).

作者简介:叶君荣(1990-),男,广东南海人,大学本科学历,广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在读学生,主要研究方向:护理学;陆慧敏、王金燕、陈俊伟、邝颖仪、简伟业:广州医学院护理学院。

上一篇:树形图在一元函数求导中的应用 下一篇:《成本会计》课程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