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对大学生价值取向引领作用探析

时间:2022-07-13 11:58:54

中国梦对大学生价值取向引领作用探析

一、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1.国家富强是中国梦实现的基础。当今时代,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国家富强是所有国家不断奋斗的目标。国家富强包涵国富与国强两方面。国富主要是就经济发展程度而言,而国强既包括国富的基本要求,又比国富的内涵和外延更为丰富。国富是国强的基础,国强又是国富的具体表现与继续发展的保障。国际社会中,只有具有国家富强才能在权力资源的分配上拥有显著优势。民族的复兴和人民的幸福也是要建立在国家富强的基础上,国家富强了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2.民族复兴是中国梦实现的重要目标。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表现。民族复兴是要完成中华民族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提高综合国力,树立国际舞台上大国地位和威望。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几代人不断拼搏奋斗的目标,蕴涵着中国人热爱祖国的情怀,担负着中国人时代使命的责任。

3.人民幸福是中国梦实现的最终目的。指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中国梦,实际上反映了广大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广大人民群众而言,改善生活,过上好日子。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就是最大的梦想,良好的民生是一个国家稳定团结的基础,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之路,根本就是中国人民集聚智慧共同寻求幸福的奋斗之路,是中国人改变民族命运,改变生活的伟大使命。

二、中国梦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引领作用

中国梦的基础是中华民族的不断求索和不懈奋斗,也是今天中国人民的愿景。中国梦蕴涵着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凝聚着中国力量,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生在价值观念上呈现多元取向。用中国梦去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大学生德育教育,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1.用中国梦提升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指出:实现中国梦首要是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告诫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民族复兴崛起奋斗的号角必需吹响,中国梦蕴涵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在中国梦教育中,引导大学生因中华文明的伟大而爱国,因祖国经受的沧桑而爱国,因英烈先驱的热血而爱国,因光荣的历史使命而爱国,最终将爱国之情汇聚成推动社会实践、实现中国梦的青春能量”。新时代的大学生爱国意识和行动是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的重要力量,所以说中国梦可以引领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价值取向。

2.用中国梦增强青年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提到: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青年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他们把青春与国家梦想紧密结合,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用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去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让所有的青年人知道自己是国家复兴,人民幸福的实现者,可以激发青年人的社会责任,促进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树立远大抱负。

3.用中国梦引领青年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青年大学生是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影响着国家未来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紧扣时代脉搏,运用中国梦引领青年大学生树立合理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中国梦所蕴涵的国家、民族的复兴和人民生活的幸福正是中华民族和人民利益的根本体现,同时也将中国人民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坚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前行,将个人梦和中国梦紧密的联系起来,国家的繁荣富强会让自己实现了人生的价值,而自己梦想的形成,聚集到一起就是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中国梦对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意识的引领非常重要,把中国梦引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引领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科学的理想信念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基石。

三、用中国梦引领青年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途径

1.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将中国梦贯穿于课堂教育全过程。大学生教育教学的主要载体就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同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大学生通过课堂知识学习,逐渐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新的内容。把中国梦的内涵贯穿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的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让大学生了解中国梦的内涵、意义和要求,正确地解读中国梦实现的具体路径,从而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

2.以学生活动为载体,推广“中国梦”主题品牌活动。《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高校内开展“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建设大学生成才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关的学生活动品牌可以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激励学生在活动中建立正确的价值导向,自觉地进行道德培养和能力提升。形成以实现“中国梦”通过校园文化这一载体,同时也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3.以社会实践为助力,搭建“中国梦”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融入社会,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大学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建设,同时引导大学生深化对党的认识,对中国梦的认识。组织大学生开展“中国梦”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等处进行志愿服务和参观学习,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得到亲身体验,从而加深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感情,强化大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决心与热情。

作者:王忠宝 杨旭 单位:辽宁大学历史学院

上一篇:中国梦视角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下一篇:初中英语跨文化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