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可能促发“最后的疯狂”

时间:2022-07-13 10:34:03

对坚守小盘股的相对收益投资者来说,近期的主板指数大幅震荡,而创业板指数却再创新高;对早已减仓等待回调的绝对收益投资者来说,上证综指也确实遭遇了2015年以来最大的单周跌幅。那接下来大家又会如何应对呢?

我们与近30家不同机构进行了交流,最新反馈如下:

对考核相对收益的公募基金投资者来说,持有小盘股的信心得到进一步坚定,并且很多人认为小盘股的下一块“处女地”是次新股。

对考核绝对收益的部分保险、私募等机构投资者来说,回调如期而至,但却面临新的难题:“该抄底了吗?抄底能抄大盘股吗?”他们预期中的回调是类似于2007年“5.30”那种回调,冀希望于回调之后抄底大盘股,迎接大盘股最后的疯狂。但从市场表现来看,大盘股明显比小盘股弱势太多。

对于目前投资者的心态,我们认为,2007年“5.30”的最大推动者是公募基金,但他们当时疯狂买大盘股的原因并不只是因为“钱多任性”,而在于当时很多大盘股确实是最贴合大时代背景的“成长股”。 2007年“5.30”之后到10月16日6124点见顶,不到5个月时间里,涨幅最大的行业是煤炭和有色(涨幅都为130%),原因可能在于这两个行业恰好代表了当时那个时代背景下最优质的成长性行业。我们循着同样的思路复盘了国内外历史上几次大牛市,也发现了相同的规律――每轮大牛市中,表现最疯狂的行业都是不一样的,但共同的特征均是当时那个大时代背景下,最受益于产业转型方向,从而实现持续高成长性的行业。

与2007年相似的是,公募基金再次迎来了汹涌的申购浪潮,作为“一致行动人”,他们也必将会把这些“弹药”全部打向新时代背景下最符合经济转型方向的“新成长股”。我们拜访的大部分公募基金都反映,最近老基金都在被赎回,但新发的基金申购却非常踊跃,尤其是那些挂着新兴产业投资名号的基金发行都特别火爆。从数据上来看,2015年以来,新基金的申购热情逐月提升,4月的基金净申购份额已经达到2700亿份,这种火爆的景象在2007年也曾出现过。公募基金其实是A股市场最大的“一致行动人”:首先,他们一定会选择最符合当今大时代背景下最贴合产业转型方向的行业去投资;其次,在相对收益考核机制的压迫下,他们并不惧怕回调(要死一起死),但却惧怕上涨时跑不赢别人。

而什么能催生小盘股“最后的疯狂”?我们猜想要等以下三大条件具备后,创业板可能才会进入最后的疯狂:

一是注册制的落实带来新兴产业股票更加密集的发行。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在新股发行最密集的阶段,往往是股市最疯狂的时候。在注册制落实的初期,市场可能反而会乐观理解为这有利于新兴产业通过直接融资提升发展速度,从而将高成长性最终兑现出来,当然,随着新股发行力度的不断加大,可能最终打破市场的供需均衡,使“疯狂”走向“毁灭”;

二是下半年通胀和房价如果出现向上抬头趋势之后,这可能会使市场对政策进一步放松的预期收敛,而首先受到冲击的将是对政策更敏感的大盘股,且大盘股里的资金会进一步分流至小盘股;

三是从美国“科网泡沫”的经验来看,当“泡沫”进入最后疯狂的阶段时,推升市场的往往是那些前期一直以“理性”自居而提前减仓的投资者,因为他们的投资框架已经被“泡沫”彻底击垮,他们也会最终变节,加入狂欢。

目前来看,二季度宏观经济仍然比较疲弱,再加上通胀压力还很低,因此还有进一步的货币宽松空间和利率下行空间。只要通胀和房价其中之一出现明显向上抬头迹象之后,就可能促发大盘股的回调以及小盘股进入“最后的疯狂”,但可能这在下半年才会看得到。

上一篇:华铭智能业绩真实性存疑 下一篇:《木鱼馄饨》阅读与仿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