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时间:2022-07-13 09:27:44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摘要】知识的传授主要是课堂教学,在过去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一言堂”,“独角戏”,“满堂灌”,使语文教学走进了“高消耗、重负担、低质量”的死胡同。对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合作性,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落实;主体;地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而陈旧、被动、单一的教学方法已影响学生在课堂上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新课改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提倡通过合作探究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更新理念、积极探索,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突出主体地位、实现自主发展。

一、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为了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真正成为学习语文知识和对其运用的主体,提高他们在学习中的主动性、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就必须善于发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注意力不易集中,控制能力也比较差,因此,兴趣的激发在教学中就更显得十分重要,教师应当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提问方法、更加直观的教学演示、更具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在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等方面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如: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教学时可就所学的课文编个小故事,这样学生听的时候注意力就比较集中,还可以进一步把小故事做成一个小游戏,然后让学生来表演,这样不仅满足了学生活泼好动的表现欲,又能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学生的精神振奋起来,就能进入主动学习的求知状态。

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把学生看作与自己人格平等的朋友,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和他们的个体差异。教学时,只有在民主、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会高涨。学习兴趣才会浓厚,参与教学的热情才会饱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真诚的心态去热爱、信任、尊重每一位学生,满足他们的表现欲,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说自己想做的,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要面向全体,忌冷热不均

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这是面向全体学生也是对学生一视同仁的表现,更是如今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可是,在现实教学中,我们仍然发现,有的教师上课,每节课都总是盯着那班上的那几个“尖子生”,特别是执教各种公开课、观摩课、评优课,语文课堂更是成了班上有限的几个“尖子生”大显身手的舞台,更有的时候在上课前就圈定了要提问的学生的名单来参与讨论问题,每次在课堂上起来发言的学生仅仅就那几个人,很多情况下都是重复发言,其他学生呢?也许有的在思考,也许有的一头雾水,也许有的开了小差,也许有的什么也没想――天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从更多学生的眼光来看,“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为什么不给其他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机会呢?有的老师惟恐他们不会“配合”,万一对问题的回答是风马牛不相及,耽误了教学时间,教师完不成教学任务,有损一堂课的整体教学“质量”;还有的老师则是嫌麻烦,认为那些“差生”即使让他们参与了课堂活动,也答不对、做不好,对于他们自身的提高也没什么作用。其实,这样的认识和做法是非常不正确的,既违背了因材施教的教育规律,也不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承认学生个体差异,一定要做到对其因材施教。

三、强化主体精神,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选择喜欢的学习方法、喜欢的合作伙伴,尽量地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以读为主,如果我们留心,很容易会发现,这两年齐读的现象减少了,更多是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以自由读、小声读、表演读、同学比着读,找自己喜欢的伙伴一起读等等,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风格。在自主交流学习体会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用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如在学习《揠苗助长》这则寓言故事时,可就尝试着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要求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在一节课内掌握本课生字,能把故事演给大家看,并能说出自己学后的感受。整节课中,学生情绪异常高涨,有的读,有的写,有的查字典,有的互相请教,有的尽情表演,有的观看评价。开始还担心学生自己是否能真正读懂课文,可是听到他们最后发表的体会,我为他们感到由衷的高兴。尽管他们不能用科学、准确的语言总结出寓意,但他们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出一些只想借助外力,急于求成所造成的不良后果的例子。这不正是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达到的知识的自我内化和建构吗?当然,给学生充分的自并不是放任自流。在学习中,教师要给予有效的引导、诱导、辅导,使他们的学习更加有效、高效。

四、开拓学生的思路,教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实践证明,人们在思维的过程中有思维习惯的定势倾向,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思维定势。由于受这种思维定势的影响,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就会使思路越来越狭隘呆板,从而影响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往往受思维定势作用的影响,一时间思路阻塞,走不出定式的圈子,这时教师要抓住时机,巧妙地通过各种方法加以引导,打破思维定势,激起波澜,使学生从百思不解中一下子感到豁然开朗,激发起学生的思维灵感。

而自主学习就是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自己的个性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教学中,让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真正“动”起来,人人动脑、动口、动手,开动各种感官,开动大脑机器,使想象飞起来,思维活动起来,语言也活起来。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这不仅促进了学生的知识积累,而且别人好的看法还会潜默移化地影响一些学生的个人观点。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把书读“活”的好处,使其个性不断完善。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要转变教育观念,给学生时间、空间和机会,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看、去想、去说、去做、去怀疑。这既教给学习方法,又教给获取知识的途径,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意识。通过这样,我们就能在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上一篇:让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学以致用 下一篇:浅析年龄因素与中职生的二语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