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 24期

时间:2022-07-13 08:50:50

内容摘要:兴趣不仅是学好语文知识的强大动力,还可提高学生学好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和语文学习的质量,进而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情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精心创设情境,巧妙设悬念、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关键词:兴趣语文学习作用方法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学好语文是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这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并担负的神圣职责。

初上讲台的我,曾为这样一种形式所困扰:老师认认真真备课,辛辛苦苦上课,仔仔细细批阅作业,老师用尽心思,可学生成绩总是不理想。后经调查才恍然大悟,原来很多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是啊,没有了兴趣这把金钥匙,学生怎会学好语文知识呢?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乐知者,乐知者不如好知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瑞典心理学家皮亚杰更明确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这无疑说明,兴趣在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兴趣是学好语文知识的强大动力。当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他们对学好语文知识的意愿尤为强烈,就会以高度的热情去对待语文学习,而不再觉得学习语文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这时,他们对事物的观察就变得比较敏锐,记忆力增强,想象力丰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也随之增强。

其次,兴趣可以提高学生学好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当学生对语文学科不敢兴趣时,往往只是硬着头皮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表现为老师要求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之所以去做也是为了不挨批。相反,学生一旦对语文学科产生了兴趣,就会化“被动”为“主动”,不但能按时保质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更能自觉做到课前预习、课堂参与、课后巩固,诸如查阅资料、收集信息、整理笔记、举一反三等工作,他们定然乐于去完成,遇见疑难问题,他们总会积极主动地问个明白。

再次,兴趣还可提高语文学习的质量。兴趣高涨,心情舒畅,学习质量自然就高。试验中,我以“是否对语文学习感兴趣”为依据将学生分为两组,背诵苏轼《水调歌头》时,对学习语文知识感兴趣的同学慨叹词作很美,在理解词意、情感的基础上能熟读成诵;对学习语文知识不感兴趣的同学则认为这是一件苦差事,愁眉苦脸,死记硬背,在相同的时间里,背诵效果与前一组同学大相径庭。再对这两组同学进行写作训练,前者细审题、精心构思、巧妙安排结构,充分调动平时积累的语文知识,力求写出具有新意和高质量的习作,而另一组同学则无奈地望着写作材料与要求,要么埋怨“我以后又不想当作家,写什么作文真是的……”一字不写,要么就胡乱编几句,敷衍了事。看来,“没兴趣”真是害他们不浅啊。

那么,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呢?通过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试试: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古言到“亲其师,则信其道”,学生往往因喜欢哪个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从而对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语文学科也不例外。一次我从中途接了初二语文课,由于刚接班,对学生的情况不是很了解。在教授《范进中举》选段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老屠户的形象,我根据文本表演了老屠户给范进送去猪大肠、吃饱喝足后腆着肚子回去的情形,一时尽兴,“杀猪匠”(本地方言,称“屠户”为“杀猪匠”)一词脱口而出。当时,全班哄堂大笑,只有一位女生默不作声。从此,语文课上没有了她的声音,“优秀作文榜”上没有了她的名字,成绩一落千丈。问及原因,一句“对你的课没兴趣,因为我恨你”让我好生伤心。于是,我用心倾听了她的心声,原来她父亲便是一“杀猪匠”,同学们都以我的语言和表演去取笑她,让她着实难堪,为此,她因“恨”我而失去了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当然,我认真向她解释,真心给她道歉。误会不再,她迅速恢复了“原貌”,最终在“三试合一”考试中,语文成绩总徘徊在30分左右。现已上高三的她,语文成绩依然很棒。一次信中还说“是您的坦诚换来了我们之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了我学习语文的兴趣”。至今,我对这两句话仍记忆犹新。

二、精心创设情境,巧妙设置悬念。在引入新知时,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争相提问,并让其积极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处于最佳状态,学起来就特别有兴趣。如在学习《斑羚飞渡》时,我在导入、板书课题后,让学生默读课题,看看自己能提出怎样的问题,学生踊跃发言,“斑羚飞渡什么地方?”“斑羚为什么要飞渡?”“如何飞渡?”“飞渡的结局如何?”……然后我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阅读文本,寻找答案,学生情绪高涨,兴趣浓厚,课堂效果非常不错。再如教学《孙权劝学》时,我如此设置导语:我带的另一个班有一学生,他总是不肯下功夫学习,我劝他应该好好学习,他说自己的事很多,况且又不想当学者,不学也罢。我很想好好跟他讲讲道理,可又不知该怎么说,大家能否帮帮我?(生出谋划策)师引:东汉时,吴国的国君孙权也遇到这种情况,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学生回答——想)师引入正课,那还等什么?我们一起走进《孙权劝学》去看看吧。这个导语的好处在于巧设悬念,引起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三、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一班学生,喜好不同,成绩各异,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欲望。因此,让学生——尤其是让班里的后进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我有一学生,胆小、怯弱,语文成绩不是倒数第一就是倒数第二,我费尽心思找他谈话,教他学习方法,检查、督促,也无济于事。一次考试时,他的作文《有时,我也想出众》以45分(总分50分)的成绩名列全级作文成绩之首,我便借此机会把他的习作当作范文在全班朗读,听完,热烈的掌声经久不绝。“说真的,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的作文也会成为全级的范文,我也能把语文学好对不对,老师?”,我用力地点点头。后来,他兴趣大增,刻苦勤奋,积极向上,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有时竟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每次考试,他的语文成绩都不会低于85分。不仅如此,他学习其他科目的兴趣也浓厚了,一学期下来,竟获得了“三好学生”、“进步之星”的殊荣。

当然,兴趣的作用及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不仅于此,以上只是本人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点滴感触。但不可否认,兴趣,使人不怕吃苦;兴趣,让人废寝忘食;兴趣,使人执着而愿意付出努力。兴趣,是学好语文知识的金钥匙。

上一篇:画龙点睛说“插图” 下一篇:英语备课方法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