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大学生就业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要义

时间:2022-07-13 06:40:44

提升大学生就业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要义

摘 要: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安国之策。大学生初次就业率持续走低日益凸显就业能力不足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当代中国大学生在其就业过程中遭遇了来自高等教育、社会环境和自身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因此,政府要建立相对完善的制度和政策,确立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战略,为大学生的就业力提升提供根本的保障;高校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推动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变更。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力;人才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C961;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8-0008-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成为社会、高等教育界、政府关注的焦点问题。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含大学生)、下岗失业工人再就业、进城农民工就业三股力量一起,构成了我国就业人群的“三峰叠加”趋势,高校毕业生已成为城镇新增劳动力的最大群体。大学生的充分就业,既是大学生个体实现社会价值、追求最大化收入的理性预期,也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首要政策性目标,还是实现人力市场均衡发展的最佳状态。解决大学生的充分就业问题是国家繁荣、社会稳定、高校和谐、个人幸福的根本保障,它与社会、高校、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致力提升大学生就业力,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和核心要义。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素描

国家教育部相关数据显示,2001年至2009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从115万人上升到611万人,增加速度快,仅9年增长431.3%。目前,我国7亿多庞大的从业人员中,高层次的人才稀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从业人员仅为5%左右,有关统计显示,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也只有18%。而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相应的指标为26%和80%。这表明我国人才总量还相对有限,结构不合理,高素质人才严重紧缺,大学生不是过剩。虽说我国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出现历史性跨越,达611万人,但与此同时,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目标新增就业岗位900万个以上,相比较而言,高校毕业生理应有较大的就业空间,不应该存在年平均30%甚至更多的人不能就业。

二、制约大学生就业力提升的原因分析

大学毕业生就业力普遍较低,究其原因,既有高等教育、社会环境等客观方面的因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

1. 高等教育自身方面

高等教育办学理念模糊,具体表现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念淡薄,盲目追求发展,只在学校的换牌升级、校园面积扩大、学生扩招等方面下功夫,不以学生就业与市场需求为导向。具体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高校存在着将大学生就业力培养等同于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的误区。大学生的就业力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核心,贯穿于高校教育全过程,涉及高校工作的许多领域。有研究者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和实践而获得工作的能力,包括保持以及晋升的能力,它包括基础性能力、专业性能力和差异性能力。就业力体现了职业特性,个人适应力、社会和人的资本的一种合作的连接关系。而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力的培养,存在着将大学生就业力培养等同于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的误区。主要表现在:注重毕业前夕的就业面试、就业推荐等工作,缺乏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实质性设计;注重应聘技能、技巧及用人单位特定岗位所需的实际专业能力的教育,缺乏系统的旨在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开发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创业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注重校内就业形势报告、招聘等工作,缺乏与校外职业培训专家的沟通与合作等问题;注重就业政策、信息的工作,缺乏对学生个体针对性指导。(2)学科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的组合以及师资队伍构建严重脱离学生就业力与市场需求。首先,我国高校现存的专业培养目标下的专业化结构和课程体系的组合,很少甚至未考虑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体系和与之相关的职业特点,严重脱离学生的实际承受能力和知识经济时代需求。结果使得有的学生可能掌握了部分基础的书本理论知识,却不具备职业能力;有的学生甚至什么都没学会。其次,教师队伍整体构建不合理,教学质量偏低。由于教师学科、学缘(毕业学校)、年龄、学历结构(第一学历专科诸多),及数量等诸多不足,有碍于学科、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3)教学方法和手段仍然比较落后,学习效果差。在教学过程中普遍采取满堂灌的方法,较少有讨论式、针对性社会实践及案例分析,大一统的培养模式压制了学生个性发展、自身兴趣、特长的发挥,更不能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学生本身知识结构不合理,人文素质薄弱,学生的应聘求职能力欠缺,不能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

2. 就业市场体系不完善

社会环境的变化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外部因素,包括毕业生的就业制度不完善,就业市场不规范等。(1)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中市场竞争机制不成熟。由于就业竞争机制建立时间短,受各种因素影响其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和毕业生不能够适应,加上竞争制度不完善,制约大学生就业力的提升。(2)毕业生就业渠道不畅通。由于大学生就业的传统主渠道吸纳能力减弱,新的就业渠道不够健全,有的职业中介组织活动不规范,加上近些年毕业生逐年大幅度增加,大学生就业具有群体性,时效性特征,存在毕业生结构性就业难现象。(3)就业市场秩序不够规范。用人单位人为提高或降低用人标准,抬高或压低聘任月薪。此外,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学校为基础,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的毕业生就业市场雏形,但离市场化需求还有一定距离,无形市场的建设刚刚起步,有形市场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公平、竞争、择优及有序的全国性大学生就业市场尚未形成;大学生就业密切相关的保障体系尚不成熟等。这一切严重挫伤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就业力提高。

3. 大学生自身职业目标欠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缺乏

由于我国高校职业教育的缺乏和就业指导工作的弱化,在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在职业生涯规划、择业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着力较少,使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明显落后于社会发展的要求。部分大学生虽然入校时职业理想宏大,学习期间却不注重自身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规划的设计,理想与现实脱钩;还有部分大学生即使具有一定的职业技能、职业目标,那些职业技能和职业目标也不是建立在科学的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基础上的,职业认识模糊或理想化,缺乏系统的专业结构和可行性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不能全面而客观地认识自己,就业期望值高,造成期望与现实的差距。

三、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对策

根据上述原因分析,制约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是多重而复杂的。为此引导大学生关注就业机会转向关注就业力,必须采取综合配套的措施,从多方入手,方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具体的对策和建议为以下三个方面:

1. 政府应建立与完善制度和政策,确立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战略,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提供根本的保障

促进大学生就业是关系民生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政府不仅完善就业制度,出台配套政策,而且要认真组织施行。(1)完善和制定各种相关制度和政策,形成提升大学生就业力工作管理规程。各级教育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可与高校建立联系会议制度、人才培养目标制度、职业培训制度、动态考察制度及法律保护制度、信息制度,尤其要建立人才需求的监测预报制度,建立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衔接的职业标准体系,定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需求状况,引导高校及时设置、调整专业和专业方向,密切用人单位的联系。同时,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重视反馈控制,对违背政策、政策执行不力的要有所约束与控制,并设立专门的监察机构保障大学生就业法律法规的执行。(2)政府应确立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战略,积极搭建就业与创业平台。一是政府要充分发挥毕业生能力开发体系中的主渠道作用,逐步完善社会公共职业训练平台,对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实施职业训练,使其掌握职业搜寻的能力,获得对职业领域的适当了解,提升就业与发展所需的相关能力。二是政府应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采用财政政策激励社会各界以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参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体系的建立,以扩大高校在毕业生就业能力开发方面的可利用资源。如政府利用费用分担机制与企业建立就业能力开发基地,或者对参与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训练的相关机构或者项目提供奖励、资金援助。

2. 转变教育理念,推进高等教育创新,促进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变革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培养高素质,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才,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构建并树立系统的现代教育观念迎接时代挑战。为此,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以学生就业与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调整和合理设置学科专业,继续推进教学改革。当今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具有类型与层次之分,各个高校必须根据社会需求进行科学准确的定位,确定发展方向,形成自己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是以学生就业创业发展与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调整与合理设置专业。调整设置学科专业时,既要认真分析未来社会人才需求变化,又要考虑当前学生能否适用并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还要考虑“供求平衡”,达到培养的人才与市场经济、社会需求匹配。二是以就业、创业与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新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既要推出符合教学规律又不脱离学生就业、创业与市场经济需求相一致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同时,要深化现代化教学手段,推进民主教育和启发式教学,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在学科知识渗透中渐渐提高综合能力,强化学生就业力。(2)高等教育的重点要从传授知识转变为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与个性发展。首先高校必须转变对学生成绩的评价为对他们学习过程评价,是对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理解和反思能力的评价。瑞士联邦工业大学高等教育中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校学习期的成绩与未来职业的成功之间没有任何联系。教育部对2006年应届毕业生的调查情况显示,用人单位(企业)78%的看重的是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敬业精神,可不是学习期间的成绩。众所周知,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任何教育都不可能将人类所有知识传授给学习者,学习能力就成为了每个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因此,培养学习能力不仅是当今大学毕业生就业及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而且是适应所有从业人员职业转换和知识更新频率加快的要求。其次,高等教育要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发展,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为其将来毕业就业塑造核心竞争力。(3)构建一支具有师德良好、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是当前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前提条件。各个高校要采取有效措施,形成培养、稳定、吸引能力博士,以及硕士人才(不是文凭博士、硕士)的教师队伍优化机制。加强对专业核心基础课的中青年教师的重点培养;进一步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健全校本培训制度,更新教师队伍知识结构,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依照教师法及其他相关法律建立教师队伍管理的科学模式及教师资源开发的新的体制。拓宽教师学科、学缘(毕业学校),克服近亲繁殖,竞争选聘,稳定教师队伍,使整个师资队伍上水平、上新台阶。(4)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大学生就业的基本素质。一是引导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确定职业理想,指导规划大学生活,设计职业生涯;二是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挥,创业能力得到发展;三是着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具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和坚定的事业心,提高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孙长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11).

[2]谢志远.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01).

[3]苏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

[4]何军峰.大学生就业力与高等教育问题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06).

[5]王颖.基于高等教育影响的个人就业能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

作者简介:张互桂(1955-),女,湖南涟源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与女性权益保护研究。

上一篇:试论教师亲手试做比钻研教材更重要 下一篇:普通高校向应用技术型人才职业教育转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