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07-13 06:19:55

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

2010年,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文件中指出,“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民办高校担负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因此,要积极探索实施创业教育的新路子,努力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人才与实践能力的创业人才,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近年来,黄河科技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对此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效果显著。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校企联合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黄河科技学院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良好机遇,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特点,转变观念,开展深度校企合作,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致力于培养“本科学历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实用型、应用型专门人才。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输送实用型优秀毕业生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基于此,艺术设计专业在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邀请了15家企业设计部门负责人、一线设计师参与课程体系的构建及方案论证。如:学院邀请郑州华丽灯饰有限公司董事长连志刚、广州集美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设计总监梁杰、洪斌设计工作室总经理贾洪斌等专业人士到学校研讨,就如何在市场需求的指导下调整我院各专业的培养方案以及教学大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校企联合为学生添加了实用课程和实践内容,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提升学生在职场上的起点和竞争力。校企联合培养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后备人才,缩短了企业新员工适应期,实现了企业内训的外包化,节省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校企联合培养打破了以往学校闭门办学的传统模式,将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与学校教学、人才培养直接挂钩,使学校可以有的放矢地调整专业设置、教学内容,进一步合理配置教学资源,优化专业结构和培养方案,这将对深化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转变学校办学理念,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抓手,深入一线企业顶岗实习

依托合作企业设置校外实践基地,按照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原则,学院进一步加强与相关行业、企业合作,扩大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力度,逐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先后建有太行大峡谷、安徽西递、宏村、湖南凤凰等校外写生基地;建有黛玛仕(郑州)服饰有限公司等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进行认识实习、顶岗实习提供了保障。

每年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开展顶岗实习,实习的学生由原来的毕业生延伸到其他年级的同学。近三年学院先后将528名毕业生送往20余家企业的36个不同岗位顶岗实习。如:学院连续5年与河南省装饰装修行业协会合作,每年组织艺术设计专业环艺方向应届毕业生到20余家装饰企业进行为期6周的毕业实习。学生们在不同工作岗位上熟悉并掌握了设计、生产、销售的知识与技能,为毕业生积累了实战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同时还建立创业实践基地,鼓励学生参加创业实践活动。学校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依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发展规划,依托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创业园区、创业孵化基地等,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实践、实习的方便,鼓励学生利用双休日或寒暑假把所学知识用于创业实践。在校园内建立“一站式”毕业生创业园区或服务中心,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创业咨询、项目论证、项目开发、项目融资、跟踪扶帮等“一条龙”服务。鼓励支持大学生网络创业活动,改善创业教育的网络环境,组建学生网络创业团队,积极开展网上创业,如开网店等。

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的,积极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

为深化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激发广大学生的兴趣与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学院高度重视并积极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将之当做锻炼学生实战能力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艺术设计学院学生先后参加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亚洲青年婚纱设计师大赛、中国大学生(文科)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全球华人时报金犊奖、河南省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河南工业设计大赛、河南之星包装设计大赛等赛事,共获得一、二、三等奖300余项。如:2012年摄影专业司晓旭同学的作品《两生花》喜获“2012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新人奖”;王津楠同学摄影作品《家园》获河南省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一等奖;李艳丽同学参加2010年“亚洲青年婚纱设计师大赛”,从来自韩国、日本、英国、加拿大等超过11个国家和地区的共837份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入围在香港进行的现场决赛并一举夺得婚纱设计金奖;2009年刘阳同学摄影作品《苗寨的春天》获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一等奖;侯溪溪、仝超等同学获第二届中国大学生(文科)计算机设计大赛三等奖等。

另外,艺术设计专业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由学校共青团、学生处具体负责,每年至少举办一到两次,举办科技和创业计划竞赛。对竞赛优胜者给予奖励,并积极组织获奖者参加全省、全国“挑战杯”竞赛。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创业模拟训练,对优秀的科技创新或创业计划项目,作为毕业设计,支持学生用于创业实践。学校设立“创业扶助基金”,帮助学生将创业计划付诸实施。

采用“第三方评价”机制,检验育人成果

为了更好地评价学院的教育教学质量,验证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否真正实现,黄河科技学院自2009年起开始探索和实践“教学质量第三方评价”方法。邀请企事业单位对学校教学效果、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等方面进行“三基测试”外,学院还采取了高校同行命题阅卷、组织职业资格测试、毕业设计外审以及论文答辩邀请高校同行和企业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共同参与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经过近三年的探索,目前,学院已经形成了高校同行、用人企业、研究院所等多元的“第三方”评价主体。如2012年6月和12月分别与郑州优亿佰网络传媒有限公司和河南五建(集团)建筑装饰工程分公司、河南省景观园林设计院、河南大学出版社和郑州市摄影家协会等合作开展教学质量第三方评价。企业按照市场行业内对专业表现能力的需求与认识等进行命题,对学生专业综合能力进行考核,并在测试结束后根据考核结果给予学院关于专业教学质量的评价、意见、建议等。

企业出题、学生设计、成功采用、顺利就业

艺术设计学院自2003年起,开始探索将就业工作与毕业设计相结合的模式,将毕业设计推向校外的实践,企业出题,学生设计,市场检验,现场招聘,走向社会,将学生的毕业设计与企业实际问题相结合,将科学知识转化为应用技术,应用于实际服务于实际,力争实现设计作品被企业采用、学生成功就业的合作双赢。学生的毕业设计不再是纸上谈兵,毕业设计被企业采用后,学生也直接被企业老总聘到了公司担任设计师,实现了学生未毕业即就业的良性循环。整个毕业设计过程变成一个与市场磨合与企业磨合的实践过程,这种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产品的设计模式,取得三方面成果:一是提高了设计水平,使设计水平超常发挥。二是缩短了毕业生工作后与社会对接的空间。三是许多毕业生通过这一平台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单位。如:2012届韩晓菲同学的“花花世界―春月夜”成衣设计,被兰亭鸟服饰有限公司采用作为2013年春季款。于瑞同学的“布・伊”礼服设计―民族服饰设计,被河南淞江商贸有限公司采用做为2013年春季款,在市场上得到推广。

2012年的5月31,艺术设计学院“豫天杯”毕业设计大赛作品展隆重举行,同时,这也是艺术设计学院毕业生的一个现场招聘会。参与招聘会的招聘单位对同学们的作品赞不绝口,通过作品,加深了对应聘者的了解。48家参加招聘会的单位,当场与196名毕业生签订了用人意向,并当场拍板录用了66人。

综上所述,面对艺术类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黄河科技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审时度势,找准自己的点位,多措并举,积极构建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凸显民办高校的办学的优势和特色,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简介:肖红廷(1977-),女,河南郑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文化创意产业和教育学。

上一篇:辅助设备及闸门设备智能化系统在水电厂的实现 下一篇:论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中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