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场域的重构

时间:2022-07-13 04:43:01

浅析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场域的重构

作者简介:顾志飞(1989.12-),男,山西忻州人,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民族教育学。

摘 要: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场域发生了变化,怎样在现代化背景下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场域的重构,利用好学校这个平台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出路所在。

关键词:民族、文化、构建

当今,工业化、自动化、信息化稳步推进,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不断加强。人类的物质文明得到空前的高速发展,但物质文明的高度繁荣却没有带来文化的相应强盛,相反,由于掌握丰厚物质的民族有更多的话语权,文化霸权主义随之产生,文化的多样性受到了压制。就我国而言,受历史原因和地理条件的影响,少数民族在各方面的发展中都相对落后于主流民族。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的发展始终是国家战略的核心关注点。几十年来,民族地区贫困落后的经济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在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冲击下,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些优秀民族文化在传承上出现了种种问题,这与我们党和国家发展民族地区的一整套政策是背道而驰的。所以,在发现问题后我们总结当下经验,借鉴历史教训,在文化上提倡多元一体化的发展。教育是文化传承最有效的方式和手段,我们在教育上提倡多元一体化教育。现阶段实行的双语教育、民族文化课程的开发,就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几种具体的手段,但似乎效果并不是那么理想。本文就是要在总结前人实践和理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文化传承的本身规律和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来探讨少数民族文化在学校的有效传承。

一、少数民族文化原生形态传承场域的变化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不断增强,民族文化的传统传承场域在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的冲击下,内部发生了急剧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家庭中,原始家庭是建立在农业或者采猎文明的基础上的,以此为基础的家庭在文化传承上形成了一种长辈对晚辈的上下传承关系。工业化和信息化破坏了这种上下传承关系的物质基础。为了融入主流社会,少数民族价值观念发生变化,不再学习原始的文化体系,而是跳跃过自己的文化规则学习主流文化。在生活方式上,机器、电视、网络成为了主要的生活工具,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失去了原始口耳相传、言传身教的载体。现代化给少数民族带来物质便利的同时,也让民族文化的传承陷入了困境。

在村落、社区和集市中,伴随着现代文明的冲击,少数民族的经济逐渐走向市场化,传统的计划、平等分配观念逐渐被竞争和自由取代。少数民族文化和带有自身文化属性的产品也走向商品化。但是少数民族在经济技术上不占优势,文化产品被有现代商业意识、技术的人操纵,而这些有意识懂技术的人并不从文化原始的价值出发对文化进行市场开发,而是从利益化角度来盲目包装,民族文化产品失去了原本的价值涵义。规则的变化的范围逐步扩大,村落社区、集市市场运行的规则也被新的市场化规则取代,少数民族原始价值、文化规范、生活方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在少数民族生活单位变化的背后,随之而来的是民族文化认同的逐渐变化。在工具理性的支配下,少数民族越来越认为能给自己带来物质利益的就是有用的。少数民族传统价值观念在短期内不能给少数民族带来实惠,从民族成员的认知领域中消失,原始的民族文化传承的个体和群体心理场域趋向消失。

文化传承场域的危机也是文化传承的危机。面对现代化的冲击,一方面我们需要逐渐摸索现代化条件下民族文化的传承机制,另一方我们需要规避现代化不利的一面,在学校内部模拟重建少数民族文化原始的传承场域。限于本文研究的中心所在,笔者在这里只探讨少数民族文化学校传承的场域建构。

二、少数民族文化学校传承的场域建构

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系统化的向学生传授文化,以促进个体个性化、民族化和社会化的活动。学校教育跟文化密不可分,学校是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也是文化传承最有效的形式,文化传承是学校教育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在我国学校一直都发挥着文化传承的作用,但却是重主流文化轻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的传承体系中处于边缘地位。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在开明的封疆王朝时代,我国一直有文化多元发展的优良传统。现代化背景下,在物质文明得到发展的今天,少数民族自身在文化上逐渐觉醒,主体民族也认识到文化多样性对于一个文化生态系统的不可或缺性。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总结当代经济文化发展经验,我们提出了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如果说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在思想上指出了出路,那么国家近年来进行的以课程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则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性提供了实践空间。

近十几年来,民族文化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成为了一个理论和实践的热点问题。具体到细节上,学者们和一线教师们集中关注教材的建设。教材的建设可以在认知层面让民族学生认识到民族文化,但由于学校的文化环境是以主流文化为主体的文化,民族学生根本无法在具体的生活中体验到自身的文化,通过课程的建设来传承民族文化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了。从本文的传承场域观念出发,民族文化只有在一定的场域中才能传承,民族成员只有在生活场域中才能切实体验到本民族文化,实现本民族文化的传承。根据文化传承的这种规律,在不违背教育规律的前提下,笔者提出以建设活动课程为主体,以隐形课程和书本课程为两翼的学校文化传承模式。书本课程让民族学生在认知上认识到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和意义所在,隐形课程让民族学生有了体验文化的客观环境,活动课程让民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主动体验和实践民族文化。活动课程实质上就是让学生模拟重建民族文化原始传承场域的形态,在场域中学习民族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活动课程在遵循文化传承民族文化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基础上让民族文化得到时代延续。

通过民族文化学校传承场域的建构,少数民族文化得到延续,文化多样性、丰富性得到保护,少数民族个体和群体在带有自身鲜明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融入的现代化主流文化中,既能以自身的独特性促进文化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又能让现代化的文化充实自己的民族文化,使本民族文化得到永续发展。这样,中华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百家争鸣的愿景才能出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才指日可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 [法]皮埃尔・布迪厄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M].李猛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2] 张跃,王晓艳.少数民族地区集市的文化内涵分析――透视昙华彝族“赶街”[J].思想战线,2010,36(6).

上一篇:关于重庆就业职工工资问题研究 下一篇:关于农村中学学生辍学原因近十年研究的文献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