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07-13 01:07:10

探究性学习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 物理教学;实验;探究性学习;预习方式;合作;实验结果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8—0038—01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的理论体系无不源自对物理现象的探索、抽象与概括,物理实验在物理学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中至为关键的环节,物理教学如何真正突破传统教育模式,最大限度地体现新课改精神,培养出合乎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已成为当前物理教学中的核心命题之一。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推行探究性学习正是破解这一难点的佳径,探究性学习最根本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亲手操作实验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过程,在学习中体验智慧,在思考中掌握知识。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对实验课不够重视,往往在实验预习和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动手实验,一旦做不下去,要么匆匆查阅课本,要么等待老师指点,整个实验过程几乎是应付任务。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我尝试把探究性学习在实验中的运用确定为研究的重点对象,通过研究性实验,力图一改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锻炼其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其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在实践中成长自己。为了切实抓好探究性学习在实验教学中的落实,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改变预习方式。我们要求学生之间进行探讨式合作预习,即对实验目的、方法、步骤、仪器等进行质疑、创新,大力倡导学生把自己的疑问带入实验中去验证。只有得到实验验证之后,我们才能得到科学的知识与正确的结论、创新的动力和失败的经验。在这一阶段,对学生看似浅显的错误不能轻易予以指正,否则就是对他们思维的封杀,也是对他们自主性的剥夺,非经实验绝不轻言对错,这一观念在此非常重要。

2.提倡在实验过程中合作讨论。在实验中,由于实验环境与仪器设备的限制和生活阅历与观察思维的方式差异,对于同一次实验,每个人的认识与理解必然有所不同,如何化异存同,以达到实验目的就成了摆在学生面前的一大难题,等到解决了这一问题,合作与研究的作用就在实验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而合作与探究也有利于实验目的的实现。在此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展开探索讨论,师生间也可以进行坦率的沟通,但教师不可包办代替或命令学生,需要遵从的只有事实。

3.研究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由于每个实验小组采用的方法、步骤和使用的仪器有所不同,所以实验结论也自然有差别。通过对每一种结论的研究,不但能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而且让学生学会设计实验,既从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又汲取了失败的教训。

4.适当开展探究性实验。如果我们把每一次实验都事先设计好了再让学生动手去做,这既会助长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惰性学习心态,还会造成机械重复。所以,我们要在控制难度的情况下开展探究性实验,即只给学生实验目的和要求,剩下的工作让学生去查阅相关资料,然后在研究中设计整个实验方案,然后通过实验验证方案,获取所需的结论。这实际上是给学生提供了独立设计和进行实验的平台,使他们拥有自主研究的天地。

这一过程虽然在起始阶段学生面临的压力很大,有点力不从心,但是只要敢于面对困难,迎难而上,历经一点磨练,学生不但会很好地适应这种模式,而且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相对于没有经历这一课题实验的班级来说,不仅会提高考试成绩,还会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合作研究的能力。

上一篇: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 下一篇:浅谈陶瓷绘画荷花与花鸟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