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设计问题的思考

时间:2022-07-13 12:38:20

关于幼儿园设计问题的思考

摘要:幼儿教育关系国家将来健康持续发展,幼儿园则是幼儿教育的载体。给孩子一个快乐,童趣的场所,是幼儿园设计的责任。故幼儿园建筑应具备活泼的造型、适宜的体量、个性化的标准、绚丽的色彩,使得幼儿建筑成为孩子们心中的温馨家园。本文以某县机关幼儿园设计为例阐述了幼儿园设计的立意、思路、建筑设计特征和设计体会与思考

关键词:幼儿园; 建筑规划; 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某县机关幼儿园拟建设用地呈长方形,地势较为平坦,地块位于交叉路口处,交通较为便利。地块朝向较好,呈南北布局; 用地南北向长为101.5 m,东西向长为165 m; 总用地面积为16666.67 m2。幼儿园规划建筑设计经过多次修改、优化,以其新颖的创意与构思参加了公开竞标,现将其设计思路阐述如下。

1 幼儿园总体规划设计特色

该幼儿园设计立意是:凸显该县拥有6 个镇、以及颇具特点的 “一颗印”民居特色。在规划设计中如何将这些因素与建筑单体有机地融合,是此次规划设计构思的重点、难点。

笔者进行现场踏勘,收集当地资料,了解当地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历史渊源、建筑风格样式等。通过踏勘了解到,该县由 6 个镇所组成,从地图上看,6 个镇的分布较为紧密,以半围合的形式围绕着县城; 该县是一个环境优美、历史文化积淀丰厚的地区,县城内的民居建筑多以 “一颗印”为代表,其特点是建筑四面围合,中间留有一个内天井的形式。

该幼儿园设计思路是: 在建筑单体构思中,可以将该县的 6 个镇组合成一个半围合形状,并结合当地 “一颗印”民居的特点,将2 个要素融入设计中,即将幼儿园的建筑平面外形设计为四面围合的形式,中间留出一个内天井。建筑底层设计成 6 个紧密相连、错落布置的分班教室及寝室,且形成一种阶梯状的半包围格局,象征着该县的 6 个镇。

接下来的设计思路就是围绕幼儿园建筑的特点而展开的。我们经常把孩子喻为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所以此次幼儿园设计立意中要将孩子这一主线贯穿于设计中,可以设计为一双张开的双手捧着一朵带圆形花蕊的鲜花。从建筑总平面上看,带圆形花蕊的多媒体综合楼与 6 个分班教室又形成了该县 “一颗印”的民居特点。

至此,该县机关幼儿园的总体规划设计最终完成,其寓意有二: 一是 6 个阶梯状半围合形的教室象征着隶属该县的 6 个镇紧密相连,互帮互助,共同为该县未来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二是从平面形式上看,犹如一双张开的双手,托举着祖国未来的希望,其寓意为 “托起明天的太阳”。详见图 1、2。

2 幼儿园建筑设计特征

在幼儿园建筑设计之初,应对建筑类型进行定位,其设计特色、设计功能均要符合幼儿建筑的特点,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才能满足和符合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要抓住孩子独具的这一特性,在单体构思中,就要摒弃呆板的建筑格局,在建筑平面造型、立面风格、色彩对比上狠下功夫,才能创作出既富于时代气息,又具现代化的幼儿园建筑。

2. 1 建筑与场地的合理布局

幼儿园以多媒体综合楼为布局中心,建筑以南设计为分班活动室及寝室; 中部布置有扇形分班教室以及教师办公用房,并留出内天井; 以北布置为辅助用房。功能分区合理,使用方便。

综合楼为校园主要用房,以教师行政办公为中心,经连廊连接教室、音体室、溜冰室、室内游泳馆、餐厅等功能房间,将几大功能分区紧密结合。校园南区布置有室外分班活动场地、植物观赏园区;校园西区为地块的主入口区域,正对其入口布置为硬地铺装的国旗升旗台,为孩子健身、升旗、游憩等户外活动提供了便利的场所; 校园东区布置了一块 200 m 的塑胶跑道运动场以及可以停放 60 个车位的绿化停车带,可供幼儿园教师停放车辆。

幼儿园建筑功能布局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幼儿和教师们日常使用的便利性。因此,在规划设计时,要将地块的功能布局作为重中之重,合理权衡建筑单体与场地周围环境的规划原则及布局主次关系。只有将建筑的空间关系与场地的关系理顺后,才能设计出功能合理、使用便捷、交通流畅的室外大环境。该幼儿园总体规划正是依据上述功能布局的原理,按照主与次、内与外、动与静的原则进行的,力求达到在视觉空间和使用上都能满足幼儿和教师们教学、休息、办公、娱乐的需要。

1) 幼儿园规划设计注重主与次的搭配。所谓 “主”,就是指烘托的对象,即建筑单体; “次”,指衬托建筑的室外植物及配景。规划中,场地以西、以南设计有 2 个出入口,均能让人在进入场地的一瞬间,就能一睹整个建筑的风采。举目四望,郁郁葱葱的绿植及别致的园林小品,使建筑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真正达到了建筑与环境的自然融合。

幼儿园建筑注重动与静的分离。所谓 “动”,是指娱乐、休闲、运动的场所; “静”,是指休息、办公的场所。在此次规划设计中,将 “动”的功能用房与 “静”的功能用房,通过空间位置隔开一定距离,动、静分离,使幼儿园在细微之处亦能体现出人性化的关怀。

幼儿园建筑注重内与外的分离。所谓 “内”,指的是幼儿园建筑以及室外附属环境; “外”,指的是规划场地之外的场景。规划设计中,沿着场地四周红线以内,种植有行道树,既起到了分隔内与外的空间,又在处理手法上通过虚实对比,达到了一定的艺术效果。

幼儿园规划设计注重顺应地形的走向。通过巧妙的组织,将各个功能区块、道路流线等布置得与地形走向相协调,从而使得校园整体规划和谐、优美、极富层次感 。

2. 2 建筑与景观的有机融合

以主入口、次入口、建筑单体的交叉处为景观主轴,是整个校园景观的核心,同时也是幼儿、教师们放松身心、享受自然的区域。校园内设置有小丘,种植有白三叶草坪、紫荆、木瑾、广玉兰、匐地柏、山茶等,配以石刻、雕塑,与幼儿园建筑前的小广场组合形成了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色,使人一进校园便能感受到勃勃生机。

3 设计体会与思考

通过这次幼儿园的设计创作,笔者认为,进行幼儿园设计一般可采用 2 个步骤: ① “从立意入手,再调整形式”; ② “从形式入手,再调整功能”。一般而言,整个设计方案要经历任务分析—立意创作—设计构思—细部完善 4 个过程。

“从立意入手,再调整形式”是指要先确立一个大体的设计主题,围绕这一重心,将建筑形体与主题相互呼应; 在形体确定的基础上,再来调整建筑功能,经过反复调整,最终完成整个设计。“从形式入手,再调整功能”是要求设计者对功能布置具有一定的实际经验,首先从建筑空间形态和造型入手,确定一个优秀的空间形体,再将功能填充和组织起来,经过多轮调整之后,使设计变得更加完美。这种形式可极大地发挥空间想象力,也有利于把握建筑形体总造型。

结 术 语

幼儿建筑设计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建筑学问题,更多涉及社会学问题。通过合理的布局设计,一方面可引导儿童适应环境的改变,另一方面让幼儿园真正成为儿童快乐、富有童趣的场所。 该幼儿园的规划与建筑设计,充分展示了 “托起明天的太阳”的创作主题,将活泼、富于特色的建筑形体与地块及室外环境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个富于盎然生机的幼儿园环境。在规划设计中,将园内的建筑、景观、游戏等不同使用功能的用地,按照主与次、内与外、动与静的原则进行了布局,从而将该县机关幼儿园规划设计成为一个集教学、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园地,使活泼、可爱的孩子们能够在其中愉悦地学习,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马克·杜德克. 学校与幼儿园建筑设计手册[M].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2] 尹青. 建筑设计构思与创意[M]. 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3] 李丛宾. 突出自然天人合一[J]. 云南建筑,2011( 1) : 44 -46.

[4] 肖毅强,刘穗杰. 基于可持续性的“经济适用”型公共建筑设计思考[J]. 建筑学报,2012( 2) : 24 -25.

[5] WAIKER J. 苏州工业园区档案管理中心大厦设计[J]. 建筑学报,2012( 2) :

上一篇:简述化工机械设备故障与事故管理 下一篇:关于车间内取暖方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