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开放式教学法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时间:2022-07-12 09:32:07

基于开放式教学法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提出,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新课标的目标要求,所以,在新课改的指导下,开放式教学法被引入到小学数学的教学之中。作为一种十分先进的教学方式,开放式教学法对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发学生的智力与潜力都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就当前开放式教学法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点,分别就开放式教学法的内容,当前的教学现状,以及新的教学方法进行讲解。

关键词:开放式教学法;小学数学教学;教学现状;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032-01

数学教学是一门重要的教学课程,它能够有效的锻炼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思维的活跃度。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教学课程,其教学效果的好坏对学生的智力与未来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是教师首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开放式教学法是新课改后的提高小学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它不仅能够避免传统数学教学存在的弊端,还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学生的学习效率。

1.开放式教学法的发展现状

开放式教学方法是我国教育界教学方法在新时期的改革与创新,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创新学生学习思维模式,增长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小学的开放式教学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受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面的环境影响较大,使得我国的小学生大多缺乏独立能力、没有创新性思维[1]。同时,受传统观念影响,我国的小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时极少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无法被发掘的锻炼,导致我国小学数学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无法顺利推行。

2.开放式教学法的原则

2.1 主体原则。小学教育是学生学校教育的开端,对于学生未来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有着巨大的影响,教师要想提高小学教学的质量,首先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思维方式做起。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开放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新型教育方法,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创造力的重要手段。

2.2 过程性。受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时过分的注重学生的学习成果,而忽略了对学生思维模式的培养和兴趣爱好的发掘,但是此种教育模式并不符合我国新课改的发展要求。因此,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创造性,我国的教育部门提出了开放式教学模式[2]。开放式教学模式不仅继承了我国素质教育的优势,还在其基础上进行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改革,将学习过程变为教学的主要目标,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在此种教学模式中,学生更容易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2.3 合作性。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合作学习,强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知识的学习的研究,通过共同合作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随着社会的发展,合作的作用做来越明显,无论是新的科学技术与知识理论的提出,还是疑难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因此,加强学生在开放式教学中的合作,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学会尊重和聆听他人意见,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3]。

2.4 开放性。所谓的开放式数学教学,其教学的实际就是让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与潜力去发现并解决在日常的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小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时,需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展示自身的特性,从而锻炼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与批判性,拓宽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另外,教师在教学时也要不断的创新教学的方式,进而创新教学的内容,不断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开放式教学法的教学策略

3.1 树立新的开放式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教学主体的"填鸭式"教学,学生只是聆听者,这种教育方式严重的打压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所以,要想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要在我国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要想促进开放式教学模式在我国小学教学中顺利展开,就需要教师在全面掌握小学数学教学知识的基础上,深刻的理解素质教育的本质含义,并将其与新的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理念相结合,从而产生新的开放式教学理念。同时,教师还要坚持将知识与技能、价值观与教育的情感态度并重的教学理念,明确小学数学教育的教学目标,充分的展示出小学数学教学独具的全面与开放性。

3.2 创新教学模式与内容。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要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不要只是一味的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案,要学会结合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打破原有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把教学延伸到课外,注重知识的实践性,从而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控力度。在日常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引导,将课堂上的知识引入到实际的生活当中,指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教材知识,真正的实现将实践与课堂相结合。同时,教师也要做好每堂课的教学计划,保证教学内容的规律性以及教学方式的特殊性,另外,教师还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对于一些理论性较强的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配合讲解[4]。并且,教师在课堂教学是,要坚持学生是教学主体这一关键性原则不改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推动并指导学生相互合作探讨,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学习的空间。

4.结论

综上所述,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对此,教师首先需要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法,采用新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如此才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达成培养小学生数学与逻辑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师在采用采访式教学模式时,也要注意方式方法,需要采用新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才能够最大化的发挥开放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林雅嵘.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法的探索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6:163.

[2] 顾小静.基于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法的思考[J].数理化学习,2013,02:93.

[3] 郭连英.基于开放式教学法的小学数学教学[J].新课程学习(下),2014,05:7.

[4] 吴晓凤.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法的探索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4,17:113.

上一篇:职业院校课堂有效性初探 下一篇:新形势下提高职业院校学生学籍档案管理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