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市场尚未引爆

时间:2022-07-12 04:42:39

可穿戴设备市场尚未引爆

从可穿戴设备领域的现状来看,和健康需求相关的手表类产品市场规模是最大的,但同时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我平时喜欢运动,曾经买过一个Fitbit,每天告诉我走了多少步、消耗了多少卡路里。几个月后,我在一次旅行中把它丢了,就没有很强的动力再去买一个。这种产品,有的时候就戴着,但丢了也就丢了。

可就是这样一个产品,在美国能产生三四亿的年销售额。而在中国,这类产品能卖几百万就很不得了了。

我们的团队也曾经考虑投资一个类似的产品,但月销量很少,用户粘性也不是很强,有些看不清楚,后来没有投。一些投资者认为 ,这种差异可能和生活方式相关。美国人更习惯用数字化的方式去管理自己的生活:我今天跑了多少公里,走了多少步,分享一下 ,排名一下,所谓的游戏,只是很弱的那种互动,但对美国人来说是容易适应的。这其中包含着一个社会基础,在美国的日常生活及儿童教育中,运动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规律运动的习惯广泛存在。相对在中国,这部分人群刚刚开始多起来。

其实,单纯从技术角度来看,智能的可穿戴产品并不复杂,就是通过传感器,与智能设备相连接。美国有个产品还没正式一个室内自行车健身产品,手柄上两个按钮,可以调整方向,也可加速、减速,再通过蓝牙,与平板电脑连接。在平板上,你的这辆车可以东转、西拐,可以超过或躲开别人的车,就像游戏一样—在家里可以玩的动感赛车,定价也就99美元,这种创新还是代表着未来的方向。

而从商业角度来看,去让一个消费者为一个很有趣的产品付钱,比如一款时尚、有实用功能的手表,不那么困难,相反,要为一款软件付费,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 ,估计下载量都要少很多。比如游戏行业的模式,先是免费,让玩家沉迷进去,再通过购置装备来产生收入。很多硬件产品,毛利还是能做到60%,那么也可以认为,硬件或者说软硬件相结合的产品商业模式更加清晰。更进一步,这肯定代表着IT业发展的大方向,而可穿戴设备也具有真实的需求和市场潜力。

因此现在投资圈会对它特别关注。对于投资而言,还属于非常早期的阶段。大家可能就是先看一看,少量砸点钱,天使级别的投资居多,觉得值得,就投一点试试,不投也不觉得太可惜。尤其在中国,可穿戴设备还没临近市场爆发点。

说实话,今年以来,国内投资圈都在寻找新的热点。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大浪潮,这里面看似创新很多,但也非常容易雷同。通常是出现一个新产品,其他团队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而并不寻求全新的市场空白点。目前国内的创业氛围,和其他行业类似,都有些“产能过剩”。

上一篇:硬件的“逆袭”? 下一篇:没有人懂的可穿戴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