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

时间:2022-07-12 12:32:24

河南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

[摘要]河南地处中原,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职业教育前景较为广阔,但也存在着一定压力。文章对河南职业教育发展影响因素,包括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大力发展河南职业教育的对策:加强河南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推动职业教育发展;职业院校要重视提升实践性教学质量;制度保障,确保职业教育持续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 影响因素 产业集聚区

[作者简介]郑建英(1957- ),男,河南洛宁人,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河南 三门峡 472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省就业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B505)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5-0163-02

《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未来10年河南省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勾画了蓝图,到2020年,河南省将投入100亿元发展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省行列。

一、影响河南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积极因素

1.河南是农业大省,职业教育前景较为广阔。有统计结果显示,2010年河南省粮食种植面积9740.17千公顷,全年粮食产量5437万吨,增产0.9%,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连续5年超千亿斤,连续11年居全国第一。河南省人力资源丰富,但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从2009年底的数据来看,接受过高中阶段及以上教育层次的就业人员只占从业人员总数的16.7%,还有83.3%从业人员仅接受过初中及以下教育,人才结构不够合理,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职业教育发展滞后,教育结构不够完善,正因为落后,才有大力发展的必要性,只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才能逐步从根本上改善人才结构,为河南省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另一个原因是企业原有的从业人员缺乏提高技能的渠道和途径,这些问题必须依赖发展职业教育来解决。实践表明,没有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就没有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培养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2.就业的压力,使得职业教育迎来发展春天。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而社会对各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却很大,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招工就业难这一对矛盾越来越突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离不开研究型人才,但需要量更大的还是技能型人才,当全社会都认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是职业教育大发展的时候。从教学内容上看,高校很多课程内容相当陈旧,比如会计专业,所用的教材还是传统工业企业会计内容,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已经成为主流产业,却没有相应的教材来支撑,培养的学生当然无法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从教学方式来看,课堂教学没有实现以学生为主导,依然是教师在讲台上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依然是高校教学主流,这种传统而单调的教学模式,遏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根本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人才第一要看数量,第二还要看质量。我国人口基数大,人才资源多,但并不代表人才素质很好。人才最重要的评价指标是创新能力,我国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实践技能,对社会一无所知,没有独立思考能力,更不具备创新精神,到社会上参加工作,往往还不如一些技校毕业的学生受欢迎,甚至于有些本科毕业生反而自愿进入中专继续学习,究其原因,就是高等教育与社会脱节造成的。与此同时,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和高就业率的现实愈发显得难能可贵,其实差别在于职业教育本身的目标就是就业,这和传统普通高校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相比,就业率高就是理所当然的了,既然如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就是适应当今形势的明智之举。事实上,早在2002年,国务院就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高度重视并加快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2005年,国务院在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上又进一步提出,职业教育要加快发展,到2010年达到800万人的招生规模,基本达到与普通高等教育比例相当,职业教育从此迎来发展的春天。

(二)消极因素

1.传统观念限制职业教育的发展。河南地处中原,“学而优则仕”和“官本位”的传统观念较为深厚,使得多数人对职业教育——培养劳动者的教育,存在轻视的心态,认为职业教育低人一等,多数家长往往不太鼓励学生报考职业院校,许多家庭往往将读普通高校视为正途,而用人单位的人才高消费又助长了这种心态的发展,很多企业片面追求高学历的行为,也造成“人才高消费”“高才低就”现象,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改变传统观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久的努力,才能逐渐体现出效果。这对于亟待发展的职业教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因素。在实际生活中,普通百姓对高等职业院校的理解和认识不深,总感觉在教育前面加上“职业”二字低人一等,把职业教育视作“二等教育”,缺乏对职业教育的了解,更谈不上支持,实际上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宣传舆论的引导。而有些教育机构也出现重普教、轻职教的现象,忽视职业教育的特点,不注重改善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缺乏为市场经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念,思路不清晰。有的职业院校对自身定位不准,或者限于师资原因,教学上套用普通教育模式,未能体现职业教育的办学特点,很多高职院校是从中专转型而来的,在实际人才培养过程中不自觉地以中专的标准来进行,过分强调“操作技能”而忽视职业素养和人文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职业教育的地位和影响。

2.就业环境未能对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我国就业准入制度规定,企业招工应优先录用那些具有职业资格证书的人。职业资格制度是职业教育的一种评估形式,是职业教育和劳动力市场联系的纽带,而河南省对就业准入制度执行较为乏力,很多社会用人单位招工时更多考虑的是用人成本,甚至让大量未经职业培训没有职业资格证书的人进入就业市场。而且,就业准入制度执行不够严格,也使大批预就业人员缺乏接受职业教育的紧迫感,缺乏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热情。同时,社会对无证就业人员与接受过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同工同酬,也使得许多家长认为职业教育可有可无。目前社会上还同时存在着劳动部、教育部、人事部、工信部等多部门的资格证书,相互之间不通用,资格证书的混乱使得资格证书的权威性也受到了质疑。2000年3月,我国劳动保障部第6号部令规定,从同年7月1日起,对90个职业和工种实行就业准入控制,后经国务院审批,首批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工种最终确定为87个,这些工种主要是针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但是市场经济鼓励企业自主发展,企业对职业教育缺乏兴趣,且河南省劳动力资源丰富,企业很容易从人才市场获取大量廉价劳动力,从而获取较高收益,导致企业更不愿投资职业教育。同时,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够完善,熟练高技能人才流失严重,这也是导致企业不愿对技术人员主动进行教育投入的一个原因,而广大农村,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这些因素都导致职业教育陷入恶性循环,导致校企合作难以深入实施,面对这些情况,必须进一步加强就业准入制度的执行力度,从而逐步改善校企合作的力度,逐步形成良性循环。

二、加快发展河南职业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河南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大量研究表明,劳动就业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而随着河南产业聚居区的建设和发展,包括富士康等企业的入驻,都将成为河南省职业教育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河南人口近1亿,是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只有大力发展经济,才是增加就业的最有效选择。产业聚集区带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掌握一定技能的劳动者,这就必然会促进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河南省2011年第一批省重点建设项目总计380个,总投资11330亿元,其中计划竣工项目有74个,新开工项目有106个。据了解,在加强社会事业和民生工程建设方面,将把全省廉租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全部纳入重点项目,确保今年开工总面积1100多万平方米;在产业转型升级项目方面,今年河南省将在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轻工、食品、建材等六大高成长性产业方面重点实施60多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24.5亿元;在化工、有色、钢铁、纺织服装等四大传统优势产业方面,重点实施30多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32.3亿元;在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方面,将加快实施130多个重大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完成投资1150.4亿元;在新能源汽车、生物、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等四大先导产业方面,重点完成投资188.5亿元。事实上,早在2008年底,河南省已初步确认175个产业集聚区的空间布局,其中郑州市将分布14个产业集聚区,并开始全面启动产业集聚区规划编制和建设。2010年底,河南省确定的180家产业聚居区在河南人才市场举行招聘会,745家产业集聚区企业共需求人才4.29万人,其中绝大多数是应用型人才。产业集群成为地方经济、尤其县域经济崛起的支柱。可以预见,遍布河南省的产业聚集区将带动河南省经济高速发展,同时,也必将促进河南省劳动力结构的重大调整,这其中,职业教育将是大有可为的。

(二)职业院校要重视提升实践性教学质量

职业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实践性教学就是职业院校的根本要求。要改变传统的学科体系,建立新的专业教学体系,以学生动手能力为日常教学主题,围绕实践能力来培养人才。要提升实践性教育质量,关键在于两点:一是要加强校企合作,共建生产型实训基地。实践性教学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最佳效果,建设生产型实训基地,既确保了学生的实训不脱离实际,培养了技能型人才,又经受了市场的检验,增加了学校的创收,为进一步扩展实训基地积累了资金,是改善实践性教学不足的根本途径。二是要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将实践经验放在首要位置,学历职称放在次要位置。目前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往往来源于高校高学历毕业生,原本无任何实践经验和社会经验,这样的师资队伍是无法培养出实践性人才的,只有从根源上,即师资引进环节着手,提升待遇,吸引那些有着丰富社会及实践经验和较高学历职称的精英来加入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制度保障,确保职业教育持续发展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靠制度保障才能长久。一方面要完善就业准入制度,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大检查监督,严格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确保经过系统职业教育培养并取得相应职业资格的人有着良好的就业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快产业转型,努力提高产业工人待遇,以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白领”阶层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但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蓝领”阶层逐步迈上新的历史舞台,当“蓝领”的待遇超过“白领”的待遇时,就是职业教育成就辉煌的时候,就是我国经济发展大展宏图的时候。同时,这也是一种最有效的宣传引导,当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接受职业教育,谋得一份较高收入的工作,必将大大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进而逐步改变传统落后观念对发展职业教育的消极影响,职业教育将迈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参考文献]

[1]本报记者.2010年河南GDP破2万亿大关[N].郑州晚报,2011-02-26.

[2]本报记者.今年河南省开建22万套廉租房公租房[N].东方今报,2011-02-23.

上一篇:加强和改进新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 下一篇:有效开展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