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作业批改方式提高初三复习效益

时间:2022-07-12 12:31:00

改进作业批改方式提高初三复习效益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师生双方获得信息的重要通道,更对提高初三复习效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初三物理作业模式,是老师布置作业,学生课后做作业,老师批改作业,然后针对共性问题在课上进行讲解,学生再去订正.

1初三物理作业批改的原状

1.1不能及时反馈

当前初中物理教师满工作量一般要担任四个班的物理教学工作,通常情况下每班都会有50多个学生.这样教师每次要批改200本以上的作业,批改好这些作业要花去大量的时间.加上初三老师为了学生的升学,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给学生进行补偿教学.再加上小测验、单元测验、班主任工作、备课、听课、开会……忙得团团转,因而有的老师不得不将当天的作业带回家去批,这样就不能及时批好,反馈给学生.

1.2不能反馈全面

作业的目的是及时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由于教师教学负担过重,大多数情况下的批改只能如“蜻蜓点水”一般,不能做到全面分析,也不能对学困生的作业做到心中有数,不能对学生的错误之处做有效的批阅.对于学生而言,作业发下来,看到的只是对错号,如此反馈,不全面,信息量过小,作业利用价值不大.

1.3不能及时校正

有时作业返回学生手中时,已过了几天,反馈时间过长,加上初三学生课业负担较重,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回头校正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形成了问题遗留,违背了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

1.4不能体现价值

传统的批改方法无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理念.教师对学生作业采取“包批”的办法,学生并没有参与到教师批改作业这一教学过程中,没有调动出学生的主动性,不利于激励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理解”,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提高”.而且,这种批改方式,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关键的师生对话过程以及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这些都不利于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力的有效发挥,不能提高初三复习的效益,作业越来越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

当前,教学改革的热门课题是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而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而教学改革也应包括作业批改的改革,应该赋予作业批改新的内容和功效,共同达到教学相长.我选择自己所教的四个班中的两个班做为实验班,另两个班作为对照班,对初三物理作业的批改做了一点尝试.

2改进物理作业批改的一点尝试

2.1格式要求

要求在每题后留出一定的空行,一般留3到4行,我们将之称为“理解平台”,老师和学生均可以在这写上需要交流的内容.

2.2把班级学生进行分组

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将学生按物理成绩的优中差划分成学习小组,共八组,组间是均衡的.因班级人数原因,每组有六人或七人,六人的组编号为ABCDEF,七人的组为ABCDEF1F2,每组A同学属于基础最好的优生,为组长,B同学基础较好,以此类推.A同学和F同学结成对子,B同学和E同学结成对子,C和D结成对子.

2.3采用分组批改法

要求学生在第二天早晨将作业本交于组长处,组长负责收齐并初步检查作业完成情况,杜绝不交、不做、空做情况.然后组长将本组作业情况汇总到课代表处,课代表负责把作业的整体情况告之老师,老师总体把握作业情况,如确有未交和未做的学生,由老师进行处理.然后教师将参考答案分发到组长处,组长先根据参考答案自己核对作业(因组长是优生,所以一般很少有错).之后组长将本组其他成员的作业进行批改,然后将作业本和参考答案一并发给组内同学,让同学自行核对.如果有错题,要求学生对照参考答案,进行“自悟”,自己寻找错误的原因.如果还不能理解,则必须寻求自己的对子的帮助,由对子分析讲解给他听,直到理解,也可请教老师.并将自己做错的原因、正确解答、体会和要咨询老师的问题写在“理解平台”栏内(用另一种颜色的笔书写,以便区别).在这之后,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做错的学生必须将自己做错的题目讲一遍给自己的对子听,然后对子在他做错的那题上签名.最后课代表再将学生的作业本收齐,交给老师.此时,教师只需整体把握反馈情况,看看“理解平台”上的内容,对于共性的问题作集体评讲和强调.

2.4根据班级文化建设的加减分制度

对做的比较好的组进行加分,对完成情况不理想的组进行必要的减分,并对做的不够好的学生找其谈心,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学习观和集体观.

3这种方式的初步效果

(1)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后,我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对“你认同这种作业批改的方式吗?”这一问题,有86%的学生选择了“认同”,14%的学生选择了“无所谓”,没有一个学生选择“不认同”的,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是认同这种方法的.对“通过这种方式,你觉得自己在哪些方面得到了提高”这一问题,学生写道:“通过我讲给对子听这种方式,使我加深了对物理的理解,知道知识之间的联系了”;“我开始有的题目做错了,我的对子讲给我听后,我好像有点懂了,然后再通过我讲给他听,我觉得我豁然开朗了.”;“我以前觉得物理难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小组批改、小组合作的方式后,我觉得物理好像也不难嘛”.而且,通过测验,实验班的物理成绩也确实比对照班的成绩要高出一截.

(2)学生的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教育最重要的不是教给他们多少知识,而是教给他们学习知识的方法.由于学生不但做一遍作业,而且通过讲解给对子听这种方式,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通过领悟、对照、讲解促进了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自我反思的能力.

(3)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浓了.在成绩有了进步、尝到甜头后,大部分学生对物理并不像过去那样感到抽象和乏味了,正如有的学生说:“这样做,虽然每天多花十多分钟,但收获得多.” ;“在这种小组批改、互助理解的过程中,我开始知道所以然了.”

(4)促进质疑和争辩.在对子讲解的过程中,由于是同学讲解,听的同学也敢于提问和质疑,在生生互动之中,双方对知识的理解更深了.这既培养了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提问、善于争辩的好习惯,又培养了同组同学互帮互学的良好学习风气.

(5)提高作业批改效率.由于教师只需要再看“理解平台”内的内容,对作业只需再检查一下,这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有时间将学生作业的反馈和备课结合起来,对作业的深度、广度、难易度有切身的体会,便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避免了布置作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使作业设计得更合理,更科学,更有效.

4这种方式的两点体会

4.1参考答案的作用

(1)“参考答案”促进了学生“自悟”.心理学告诉我们,“自悟”有比“他悟”更为深刻的记忆和发展思维的作用.同时,参考答案书写整齐规范,语言精练,逻辑推理严密,示图清晰大方,给学生很好的示范作用.

(2)“参考答案”促进了学生和答案的生本对话式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思想等使学生与参考答案的对话成为可能.在与参考答案的对话中,学生通过质疑、咀嚼、反驳、肯定、否定、回味等逐步加深了对物理真理性的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也被不断地改造和重组.

4.2“理解平台”的作用

(1)通过“理解平台”,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体会和见解.事实证明,学生对许多问题的见解和解法是老师始料未及的,这充分说明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2)“理解平台”是学生自我反思的地方.学生通过自我提问、自我纠错、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对自己做错的题进行改正,还要在“理解平台”里说明错误的原因和注意的地方,促进了学生的理解自我.

(3)通过在“理解平台”的反思,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慢慢将新知识与原有内在的经验、思想进行融合、改造、重组,生成新的意义,使自身素质不断提升和完善.通过这种方法的训练,以前学生常出现的审题不清、题意看错、数字抄错的无谓错误也大大减少了.

(4)“理解平台”是理解教学中师生对话的一种载体,它是师生言语问答的一种有效补充.利用“理解平台”,教师悄无声息地倾听、回应学生内心的“独白”.

(5)质疑的作用.对“参考答案”中的方法步骤有疑问或有更好方法时,要写在“理解平台”向老师质疑和交流.教育学生不要迷信老师的解答,当认为自己的解法更好或对题目的意图有独到见解时,要在“理解平台”里大胆表达.

(6)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学生对教学的意见或建议,可以通过“理解平台”向老师大胆提出,以帮助老师改进教学方法.因为避免了当面提建议的尴尬,师生之间很容易做到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达成默契,形成共识,而这种感受是师生之间直接对话所难以获得的.

5尚需改进之处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也遇到一些困惑,例如:有些学生不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认为这是老师偷懒而做出的花架子,配合的程度不高;有些学生由于怕丢面子,不在“理解平台”里进行反思;小组成员在对子之间的帮助和互讲方面做的不到位,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老师设计这种方式的初衷,这些问题还有待于今后加以克服,不断改进.

上一篇:自制教具赏析例谈 下一篇:对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体会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