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中考物理复习效率

时间:2022-05-13 06:52:37

浅谈如何提高中考物理复习效率

初中物理总复习,在整个初中物理教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为总复习的过程,不仅是对整个初中物理知识进行系统全面梳理的过程,而且是学生进行知识的重组、整合,实现知识和能力再提高,并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的过程.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普遍存在着下面一系列的问题或困难:

(1)总复习时课堂内容不再像新授课那样生动有趣,学生普遍存在着兴趣不足,倦怠甚至厌学的情况.

(2)教师在帮学生选择复习资料时总是很难找到适合自己教学风格、适合自己所任班级学生特点的、有针对性的资料.而选择一本不恰当的资料会使教师被资料牵着鼻子走,甚至会丧失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

(3)初中的各个科目都在进行总复习,课内课外的训练量都很大,都在挤时间,学生分配到某一科目的时间与精力十分有限.因而留给学生自主思考、归纳、总结的时间太少,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总复习的效率十分低下,知识水平的提高十分有限,并产生相当大的挫折感.

(4)“满堂灌”现象在复习课中似乎不可避免地重新抬头,学生再次陷入被动接受的困境,其学习主动性受到很大的挫伤,在复习中很多人丧失了自我,纯粹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离开了老师就不会复习.

(5)“题海战术”仍然大行其道,让学生不堪重负、苦不堪言.

鉴于以上问题或困难存在的普遍性,在总复习中教师采取恰当措施激发学生在复习课中自主学习的兴趣与动力,增强主动参与的意识,切实提高总复习的效率变得十分重要.那么在总复习中怎样才能做到这些呢?笔者在十几年的教学中发现采用以下措施能比较好地达成这一目标,并且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1明确目标,让学生有的放矢

学生在总复习中往往缺少目标意识,没有方向感.常常出现东一榔头西一棒,该用力的地方没用力,不该用力的地方却费了很大力气,甚至出现钻牛角尖的现象,常常在一些难题、偏题上花了过多的精力与时间,造成复习的效率十分低下.因此在总复习课上首先应将中考中关于这一章的考试纲要采用多媒体等方式投影出来,并在教学中将其分解细化,如果本年度的考试纲要还没出来,则以上一年的纲要为准(实际上每年中考的考试纲要变化都很小),此外,在复习课上还应让学生及时了解教师的复习计划、复习思路.这样做学生可以及时知道在这一章该学些什么以及学到什么程度,产生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感.离开了教师,离开了课堂在课下也知道该做些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并且也能积极与教师的复习指导进行主动配合.这种目标意识实际上对学生复习主动性的塑造十分有益,并且也能有效地避免钻牛角尖或者用力过于平均等降低复习效率的现象的出现.

2多渠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动力十足

在实际复习中许多教师错误地认为复习课无趣可言,复习课本来就是枯燥乏味的,需要学生有很强自制力的.实际上这种看法不仅是片面的,而且也是十分有害的.因为这种看法一方面使教师这一教学主导者丧失了应有的教学热情,妨碍了教师在复习课中教学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它真的使教学双方都觉得复习课枯燥乏味、面目可憎,直接使得学生丧失应有的动力与兴趣,这恐怕也是当下复习课效率普遍十分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那么在复习课中究竟如何激发学生久违的兴趣呢?

其一,通过二次实验让学生真正“温故而知新”,让学生既有新的收获又不致于感到乏味.这里所谓的二次实验是指将课本中的基础实验加入一些新的内容再重新做,但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实际上我们绝大部分教师在新授课中为了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往往一味也引导学生朝有利于教学任务完成的方向走,而无暇顾及其它,而这里的其它恰恰是中考命题者所喜欢考查的内容.比如在中考中电学实验题的考查是必不可少的,虽然学生在练习中多遍反复地练,教师多遍反复地讲,但效果就是不理想,而我在教学中将这些内容揉合到二次实验中让学生重新做一做,发现反复练反复讲与其效果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再比如透镜成像类习题往往是出现频率相当高的,我让学生重新做一做该实验,但加入了一些新的内容,比如将镜子遮住一半做,将镜子上弄上一些斑点做,换一个焦距大的透镜去做,换一个凹透镜去做,用多种方式调整像在屏上位置等等,这样下来学生对解决类似习题变得十分得心应手.当然考虑到时间的因素,二次实验应该是将同一单元的一系列实验集中在一起做,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但与教师一味在课堂上多遍低效的讲解,毕竟是事半功倍的区别.

其二,教师在教学中应广泛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有用性的了解,也可增加学生对课本枯燥乏味的知识的感性认识,同时还能激发学生想知道个究竟的兴趣,深化对课本知识的认识,而且这种做法也刚好与中考命题的思路相吻合.比如太阳能热水器的反射板为什么要做成一个一个凹面的,为什么水箱总是置在上部,为什么气功表演者躺在钉板上而毫发无损,为什么空手可吸碗,为什么数码相机不需要胶卷,什么原因让近视者的晶状体凸得厉害;再比如为什么灯头线上不能接取暖器,为什么傍晚时家里的灯总是变得暗一些等等,像这样一类学生感兴趣的但课本上又找不到的案例是比比皆是的,当然教师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其三,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利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比如我在课堂上常常利用学生一些错误的认识反向推导出一些荒谬的结论或现象.例如,在作岸上看水中物体总看浅了的光路时总有些学生把光线的方向弄反了,变成从眼睛射向水中物体,我就开玩笑说这位同学的眼睛变成了探照灯了,晚上可照路了,多怕人呀!在人用力推车而车未推动现象中,许多学生会有推力小于摩擦力的错误认识,于是我让学生设想如果真的如此则会出现人用力向前推车而车却往后退的荒谬现象;比如我在课堂上常让学生设想一些有悖于物理事实的情景,例如设想声速变为0.1 m/s时可能出现的情景,其中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人追人边喊边追时前面的人将话听倒了;例如在讲运动相对性时,让学生设想用一个气球将自己悬在空中即可环游全世界的可能性等等.

3注重学习方法引导,让学生在复习中有章可循

前面两条措施让学生确立了目标,重新产生了兴趣与动力,接下来则要解决复习中的方法问题了.在总复习中,首先从大的策略来看:不同章节用力轻重应该有所不同.初中物理中有些章节,比如声现象、热现象、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电磁波等内容属于识记加初步应用的知识,学生在复习中稍加点拔即可顺利过关,因而在复习中用时宜短;而力学中的浮力压强、电学中的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等内容属于理解性内容,对逻辑推理等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因而在总复习中用时要长,这样做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在复习中用力过于均匀,该用力的地方没用力,而不该用力的地方花了大力气,从而提高他们的时间利用率与复习效率.其次从小的方面来看,对学生的自主复习宜加强方法指导,比如对有些整体性比较强的章节,如电磁联系、光学、电学等,在教学中教师宜将该章知识体系形成框图化、网络化,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在自主复习中梳理总结,从而做到手中有纲心中不慌.具体实施时应该先让过学生对全章内容进行浏览复习,然后由师生共同进行梳理总结并形成复习网络.又如在教学中广泛采用对比法来增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而且这一做法对提高学习效率也很有帮助,例如在声一章中对音调、响度、音色三个概念我就采用了对比方法,让学生分别从定义、人听的感觉差异、决定因素及其对应实验等多个方面进行对比.再比如对有些比较难的章节在习题中注重一些解题方法的归纳,例如电功率一章是学生普遍感到头疼的内容,在教学中我就要求学生一定要抓住明显不变与明显变化的物理量,并以此为根据来选择公式和解题途径;又如浮力一章中学生对何时用浮沉条件何时用阿基米德原理解题感到十分困惑,于是我在教学中总是要求学生首先一定要根据所给条件优先判断物体在液体中的初始状态,然后再确定用哪种方法,这样坚持下来学生养成了习惯,再解这类习题时就不会出现胡乱套公式的现象了.

4“精选”、“优选”习题,让学生脱离“题海”,轻装上阵

翻开近些年的中考复习资料,我们会发现资料谁都会编,无非是将近一两年的各省市中考试题进行分章节的简单、不分层次的罗列,直接使用这样一些复习资料,要么会出现一些重要知识点的遗漏,要么出现同一个能力层次的习题反复出现,要么经常出现同一个知识点反复多次的练习.我的做法是在平时新授课的教学中,将一些复习资料上针对教材中不同知识点进行考查的、比较新颖的习题分门别类摘编下来,并且按考查的能力层次分为A、B、C三个类别,以后每一年等新一年的中考试题汇编出来以后,只要进行适当的更新或增加即可,然后在总复习课中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随选随用,也可随机编选一份试卷进行检测,这样做一方面可有效扩大复习课的课堂容量,省心省力,另一方面因为将试题分成了不同层次,在复习中可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避免一部分学生“吃不饱”,而另一部分学生又“吃不了”的困境,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知识层次上有所提高.此外,我还十分重视根据中考命题动态进行自编习题,其实自编习题做起来并不难,首先自己应站在命题者的角度去思考,然后从三个方面入手,其一要注重搜集一些学生实验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非主要的干扰因素,这些细节在新授课中教师往往为了顺利完成教学内容而将其忽略,但它们往往是命题者所喜欢命题的内容;其二及时利用网络并结合学生身边的实际去搜集一些能够体现教材中知识的实际素材,比如太阳能设备、电工设备、机械设备等等,将其有机地与教材中的物理知识揉合起来并形成相应的习题;其三注重将一些原有的较新颖的中考试题进行适度合理的改编.

5加强心理辅导,帮学生竖立信心,克服倦怠心理

进入总复习阶段,班级里两级分化往往十分严重,一部分基础比较薄弱,成绩比较落后的学生往往已经处在对学习是放弃还是不放弃的临界状态,心情上往往十分矛盾,此刻教师的态度对学生则显得至关重要,如果教师对他们放弃了,那么学生的成绩必将一落千丈,而且一班级里也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而另一部分中等层次的学生,想学的意愿仍比较强,但由于任务艰巨、科目繁多,往往觉得千头万绪、无从下手,极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如果教师不及时加以疏导,这一部分学生也很容易迅速掉队.由此可见,在总复习阶段,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帮他们竖立信心十分重要.为此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1)让每个学生都清楚教师的复习目标、复习计划、针对对象,并让学生知道教师希望他们怎么做,做什么.这样做的意义在于,能够让每个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尊重与关爱,从而唤起他们心中一直存在的想做一个好学生的念头.(2)在复习中要多运用积极性的、鼓励性的语言.试想一个充满着激情、充满着自信、充满着对学生关爱的老师将会给学生带来怎样积极的心理暗示.(3)要注重对一些学生的个别辅导.不同的学生在复习中往往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和毛病,因此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显得十分必要,比如说有些学生解题中字迹不整;有些学生一两次考试考差了就产生了消极心理;有些学生不重视错题纠正,屡错屡犯;有些学生喜欢钻牛角尖;有些学生不注意复习方法,一味苦干蛮干,效率低下等等.教师在复习中采用个别的有针对性的辅导可以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与努力方向,从而能进行有针对性的纠正,这对学生提高成绩,竖立自信心至关重要.

上一篇:小厨房不亚于物理实验室 下一篇:自制教具赏析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