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对策

时间:2022-07-12 09:49:32

浅谈高校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对策

摘要:近些年来,由于高校扩招和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国内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而大学毕业生所承受的就业压力依然巨大。在此情形下,高校应该积极调整思路,将大学生就业问题同国家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统一,积极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引导和鼓励广大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实现就业工作和基层农村建设工作的双赢。本文立足于大学生就业之一基本问题,探讨了大学生基层就业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因素,并重点研究了高校在做好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进一步深入,加之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依然存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仍不乐观,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步成为整个社会所关注的焦点。根据教育部提供的相关数据显示,自2009年以来,每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均在600万以上,加上往届未就业的大学生,每年将有近千万大学生进入就业市场,使原本就供求失衡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与此同时,基层地区人才匮乏的问题却成为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基层建设项目推进的瓶颈。因此,如何解决大学生当前无业可就与有业不就这对矛盾,不断拓宽就业渠道,积极引导和鼓励广大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已经成为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各所高校所重点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意义

基层一般指县以下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包括农村地区、城市的社区。基层地区虽然在经济发展水平、工作环境、收入水平等方面与发达地区存在差距,但基层地区的发展空间和岗位的延展性都是发达地区所无法比拟的,所以进一步加大力度,不断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对大学生本人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有利于社会和谐安定

总书记曾经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定义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1]鉴于日趋严峻的大学生就业状况,目前,大学生已经成为社会中一个比较受关注的群体,同时也是和谐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当他们面对自己从“精英人士”到“普通劳动者”身份上的转变,感受到房价高、看病贵、结婚难等社会问题对自己的困扰,无形中他们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中压力最大的一族。一些大学生因为无法找到工作,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与现实对比之后,选择轻生,大学生因就业压力巨大而导致的轻生无疑是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相背离的。因此,从社会和谐安定的角度看,进一步挖掘就业渠道,引导大学生基层就业将对大学生成功就业以及社会安定和谐有着重要的意义。

2、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最需要的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然而人才的匮乏却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一则调查显示,2009年,农村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以小学为主,高中文化水平以上的不足17%,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虽然数量巨大,但是质量低是不争的事实。很多新农村建设的设想都无法依靠当地劳动力完成,因此促进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无疑将会给农村基层带去新的活力,新的技术和新的创新能力,解决基层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不高的现状,同时也会加速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对我国新农村建设事业的稳步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制约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因素分析

近些年来,国家出台了很多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但实际的效果却并不理想。综合大学生基层就业的现状来看,制约基层就业的主要因素集中于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以及政府和高校的客观因素两个方面。

1、主观因素。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受传统观念束缚,对基层工作认识不清。很多大学生依然恪守着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就业观念,认为经历过高等教育的熏陶应该找到一份体面而稳定的工作,这也就促使大多数大学生扎堆报考公务员、进国企,在大城市、东部沿海城市费尽心思争取工作,进而能够梦想自己有所发展。而对于西部农村等基层地区,很多大学生却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他们认为那里环境恶劣,机会稀少,待遇单薄,通过自己的奋斗不一定能够满足自己在经济上、精神上和生活中的需求。因此,他们在传统观念和错误认识的干扰下,往往打消了自己去基层就业的想法。

2、客观因素。客观因素包括出大学生自身以外的一切因素,具体包括国家政府的政策、高校的教育引导以及家长的观念等等。

首先,政府因素。为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是由于受基层地区财力、岗位、市场配置能力等方面因素的限制,这些优惠政策在落实和执行上存在困难,减弱了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热情和积极性,与此同时就业市场中还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基层地区对人才的需求信息无法及时传递给大学生,而大学生却找不到去基层就业合适的渠道,这些政府政策落实以及信息等方面的制约因素阻碍了大学生基层就业的进程。

其次,高校因素。高校教育模式上的欠缺使得大学生不完全具备到基层工作的技能和品质。一方面,高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存在滞后现象,部分专业的设置和教学环节与基层工作不能衔接,导致很多大学生缺乏实践技能,不能胜任基层工作。[2]另一方面,大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理想,高校没有通过加强教育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和使命感,导致大学生功利思想严重,缺乏吃苦耐劳和奉献自我建设祖国的精神,以至于对基层地区存在偏见,并在基层工作中出现适应能力不足的情况。

再次,家长因素。当前很多家长视子女为掌上明珠,不舍得子女吃苦、受罪,所以在从小到大的教育过程中溺爱有加而严厉不足,直接导致大学生缺乏面对困难,承受挑战的能力,以至于面对基层就业时堂而惶之,缺乏进取心。另外即便是大学生有基层就业的想法,很多家长却因为舍不得子女受罪,而百般阻挠,导致大学生失去去基层锻炼自己,发挥自己真才实干的机会。

三、高校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对策

高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摇篮,应当充分认识到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是一件既有利于毕业生充分就业、成就自我,又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的双赢性好事。因此高校应当认真分析当前制约大学生就业的各方因素,积极调动自身的力量,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

1、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树立基层就业意识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帮助大学生转变传统就业观念的有效方法。因此高校要把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这一实际问题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去,通过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等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就业,深入了解基层,充分明确国家政策进而确立面向基层的就业意识。

首先,高校应当将基层就业教育贯穿大学生在校教育的始终。尽早为毕业生打下面向基层就业的思想基础。通过对基层现状认知教育,教育大学生了解国家的新农村建设政策,进而认识到基层发展的广阔空间,尽早打消大学生认为基层艰苦、基层难以实现人生目标等错误观念,树立正确的面向基层就业的思想。

其次,高校要根据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特点,有效地开展专业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内容。高校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需要之间的关系,引导大学生树立立志四方,扎根基层的精神;树立为祖国献身、为社会贡献自我的远大抱负。另外还要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乐观面对基层艰苦环境的心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保证大学生在基层工作时,能够全力投入到工作当中去。

2、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保障大学生所学与基层所需有效结合。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速度迅猛,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各地区对人才的需求也各有不同。高校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要应当以经济建设为主要着眼点,以服务社会、服务基层为主要切入点,将市场需要、基层需要列为导向,构建合理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不断深入基层地区调研,根据基层地区的实际人才需求,不断进行专业以及课程设置的改革,及时将最新的理论和成果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同时要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使大学生的知识储备及能力素质与基层实际需要相结合。

3、加强基层就业的舆论宣传,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校园氛围。

高校应当在做好大学生思想引导和教学引导工作的同时,还要大力加强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宣传工作。一方面,高校需要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等基层就业制度,利用各种途径对大学生进行宣传外,[3]还要及时将每年国家和地方出台的基层就业政策如“三支一扶工程”,“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等向广大学生进行宣传,与此同时高校还要针对这些政策当中涉及的“公务员考试加分、生活补贴、贷款减免、研究生录取、档案户籍保管、工龄计算以及职称评定等大学生关心的优惠政策宣传到位。另一方面,高校要充分利用基层就业榜样的作用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宣传,通过邀请已经投身到基层工作中的毕业生回校为学生做讲座,帮助大学生更加全方位、深刻地理解基层就业的内容和实际状况。

4、广泛开展深入基层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力求大学生对基层工作有更深层次认识。

高校应当进一步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环节的重要作用,积极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为载体,引导广大学生奔赴基层、农村,深入开展社会调查、义务支教、科技推广、文化宣传等多种形式的基层社会实践活动,[4]以此为契机,让广大同学更深刻地了解基层环境,感受基层工作,认识基层发展的现状,从而更加深刻地帮助大学生消除对基层的错误认识,在实践活动中积累基层工作经验,锻炼工作能力,为毕业后走向基层、投身基层、扎根基层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谈在房地产开发施工阶段中如何进行成本控制 下一篇: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税收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