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毒63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07-12 09:00:14

急性中毒63例临床分析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3-1976-02中图分类号:R5文献标识码:B

我院2004年1月~2005年12月共收治各种中毒患者63例,收到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63例,男29例,女34例,年龄12~78岁,平均34.8岁。中毒原因及就诊时间:有意接触毒物有自杀倾向40例,其中口服农药26例、镇静催眠药14例;无节制饮酒13例,误食农药污染蔬菜7例,静脉注射海洛因3例。中毒后就诊时间在5~14 小时内。中毒程度:轻度38例,中度26例,重度4例。

1.2临床表现:所有中毒患者均有明确的毒物接触史,其表现与中毒性质、剂量、中毒时间长短及途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症状。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多表现恶心、呕吐、呼出气体和呕吐物有大蒜嗅味,腹痛、流涎、心跳减慢、多汗、瞳孔缩小,重者有肌颤、昏迷等。酒精中毒:表现为头痛、语言增多、步态不稳、恶心呕吐、昏睡、昏迷等。镇静催眠药中毒:常表现嗜睡、语言不清、昏迷等。海洛因中毒:常出现发绀、面色苍白、瞳孔缩小、肌肉无力、呼吸抑制等。

1.3治疗:根据毒物的种类,进入途径和临床表现进行治疗[1]。(1)有机磷农药中毒:迅速清除毒物,脱去污染衣服,用清水反复洗胃;根据中毒的程度,早期足量反复应用阿托品,使之达到阿托品化,在阿托品应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全身反应和瞳孔大小,随时调整剂量,同时静脉应用解磷定以0.5~1.5 g稀释后缓慢静脉推入,尽快恢复胆碱酯酶的活性;维持正常的心肺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危重患者可采取输血疗法。(2)酒精中毒:重点是维持生命脏器的功能,吸氧、维持循环及水电解质平衡、保暖、严密监护,保护大脑功能应用纳洛酮0.4~0.8 mg静脉推入,有利于缩短昏迷时间,必要时重复应用,50%的糖水100 ml静脉滴入,同时肌肉注射维生素B1、B6以加速醇的氧化。(3)镇静催眠药中毒:意识清醒者予以催吐、洗胃、积极补液、利尿,阻止药物进一步吸收加速毒物排泄,促进意识恢复保持气道通畅,维持血压。(4)海洛因中毒:本组3例均为静脉注射,对意识不清、呼吸抑制者给予吸氧补液,首选纳洛酮0.4~0.8 mg静脉推注,以迅速逆转阿片类药物所致的昏迷,10~20分钟重复,直至呼吸恢复正常或总量达10 mg后视病情减量。

2结果

本组62例经积极抢救治疗,1~7天好转出院,1例患者因服农药量大,毒物毒性强,就诊时间晚失去抢救时机而死亡。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农药的广泛应用,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来自家庭、工作、学校等诸多因素给人们造成的心理问题,使中毒事件的发生逐渐增多。本组资料显示,急性中毒患者种类顺序依次为:有机磷农药中毒、酒精中毒、镇静催眠药中毒、海洛因中毒,这与本地区属边远山区,农业人口及煤矿工人占据比例较大,井下劳动强度大有关。中毒患者中男、女比例仍然以女性居多,这表明女性在心理承受力方面低于男性,同时反映出女性的家庭地位仍低于男生的社会现实。

急性中毒的治疗要点:急性中毒发病急、进展快、变化迅速,如不积极治疗可产生上消化道出血、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脑出血等严重的并发症[2]。因此,接诊中毒患者一定要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根据临床表现及时作出判断,争分夺秒的抢救。(1)迅速切断毒源减少毒物吸收。(2)洗胃,尽快排出体内已吸收或尚未吸收的毒物。(3)正确合理地使用解毒剂。(4)对症支持维护生命体征及重要器官功能。(5)防止并发症及后遗症出现。有报道在各种(包括乙醇、安眠药、有机磷农药及其它中毒)急性中毒的抢救中积极使用纳洛酮,均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昏迷时间[3]。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55.

[2]阮惠芬,廖晓星.急性中毒的临床救治探讨(附急性中毒788例临床 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杂志,2002,22(5):340.

[3]贺晓雅,凌宗秀.纳洛酮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 2004,20(24):2665.

收稿日期:2007-03-07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脑卒中并发抑郁障碍196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老年尖锐湿疣患者临床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