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部位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病房的对比研究

时间:2022-06-26 02:28:46

不同部位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病房的对比研究

【摘要】目的:比较新生儿四肢静脉留置针与头皮静脉留置针的差别。方法:将180例住院新生儿分为四肢静留置针90例(A组)与头皮静脉留置针90例(B组),分别观察两组新生儿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及留置时间。结果:两组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χ2=3.64,P>0.05;留置时间比较u=0.185,P>0.05,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对于颅内出血新生儿为了尽量减少头部搬动,防止加重颅内出血,可首选在患儿四肢静脉留置针。

【关键词】新生儿;四肢静脉;头皮静脉;静脉留置针;颅内出血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3-1998-01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

我科于2005年8月~2006年12月对180例住院新生儿分别采用四肢静脉留置针和头皮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并进行临床效果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80例中,新生儿肺炎55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3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50例,新生儿颅内出血28例,其他17例。其中男婴98例,女婴82例,年龄最大28天,最小为生后10分钟。按静脉注射顺序(单双号)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各90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

1.2方法

1.2.1操作方法:两组所用材料均为美国B-D公司生产的24G型静脉留置针连同肝素帽,3M无菌透明敷贴。常规消毒穿刺点后,打开静脉留置针包装,去除针套,旋转松动外套管,以消除套管针与针芯的粘连。左手绷紧皮肤使静脉相对固定,右手母指、食指持针冀,针尖斜面向上,并充分暴露回血腔,以15度~20度角刺入皮肤和血管,刺入血管后从导管观察回血,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0度~5度,再向前推进0.2~0.5 cm,确保针在静脉内,然后撤出针芯,将留置针外套管沿静脉方向送入血管内,3M胶布妥善固定并记录穿刺时间。A组为四肢静脉穿刺,B组为头皮静脉穿刺。

1.2.2评价方法:比较两组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和留置针留置时间。

1.2.3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和u检验。

2结果(见表1)

3讨论

3.1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颅内病变,死亡率高,存活者也常有神经系统后遗症。临床可分为缺氧性及产伤性,前者多见于早产儿,后者多见于足月儿及异常分娩新生儿,高渗液体快速输入、机械通气不当、血压波动过大,操作时对头部按压过重亦可引起颅内出血[1]。因此,护理颅内出血新生儿过程中应保持患儿安静,一切必要的治疗、护理操作要轻、稳、准,尽量减少患儿移动和刺激,静脉穿刺最好用留置针保留,减少反复穿刺,尽量避免头皮穿刺,以防加重颅内出血。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新生儿四肢静脉留置针和头皮静脉留置针在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留置时间上无显著差异。颅内出血患儿更适合采用四肢静脉留置针。

3.2新生儿睡眠时间多,活动量小,皮下脂肪薄,四肢静脉具有直、有弹性、表浅、不易滑动等特点;静脉留置针具有柔韧性好的特点,可随血管形状而弯曲,且留置针在管内有一定长度,不妨碍新生儿四肢的活动[2]。因此,四肢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病房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朱延力.儿科护理学[M].第二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632.

[2]付言美.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疾病静脉输液中的作用[J]. 中华医学 研究杂志,2004,4(2):66.

收稿日期:2007-04-0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超声引导下经皮肝内胆管穿刺引流治疗梗阻性黄... 下一篇:脑卒中并发抑郁障碍196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