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氮肥的种类\性质和高效施用

时间:2022-07-12 05:13:10

氮肥品种很多,大致可分为铵态、硝态、酰胺态和长效氮肥四种类型。各类氮肥的性质、以及其在土壤中的转化和施用既有共同之处,又各具特点。

1 常用氮肥的成分、性质和施用要点

1.1 碳酸氢氨:含氮量16.8%~17.5%,弱酸性,化学性质不稳定,白色结晶,易吸湿,易挥发,有强烈氨味,湿度愈大,温度愈高,分解愈快,易溶于水。其中氨氮可为土壤吸附,碳铵本身易于挥发。适用于各种土壤,应深施10厘米左右覆土,作基肥、追肥均可,不可作种肥。贮藏时要防潮,低温密封。

1.2 硫酸氨:含氮量20%~21%,弱酸性,吸湿性小,生理酸性肥料,易溶于水,作物易吸收。施于石灰性土壤应深施,防止挥发;为防止酸化土壤,应配合有机肥或石灰。

1.3 氯化铵:含氮量24%~25%,弱酸性,吸湿性小,生理酸性肥料,易溶于水,作物易吸收。盐碱地和忌氯作物不宜施用。施于水田,其效果比硫酸铵好。

2 氮肥的合理分配和施用

2.1 氮肥的合理分配

根据气候条件:氮肥肥效受气候条件如降雨量、温度、光照强度等因素影响很大。试验表明一般在干旱条件下,果树对氮肥用量的反应最小,产量曲线较平缓;而在水分供应充足时,对氮肥施用量的反应最大,产量曲线陡直上升。

我国北方地区气候干旱缺雨,土壤墒情较差,在果树生长期间,氮素淋溶损失的问题不大,因此,在氮肥分配上北方用硝态氮肥更适宜。南方气候湿润,年降雨量大,氮素淋溶和反硝化损失问题严重。

根据土壤肥力条件:为了提高氮肥效益,在氮肥分配上应重视中、低产田施肥。而目前一般地方都重视高产田园,忽视中、低产田园,这就不能使现有的化肥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达到均衡增产。

根据果树种类、品种特性:果树和浆果作物对氮肥非常敏感,需要良好而平衡的氮素供应。氮素营养过多,容易使营养生长过旺,影响坐果率,引起产量和质量下降。通常苹果、梨、樱桃等施氮量为每公顷60~90千克,有时甚至需要施120千克,这主要根据土壤肥力。浆果作物(草莓、醋栗等)每公顷需要45~60千克氮肥。香蕉为密集生长作物,对肥料需要量高,尽管土壤施用厩肥,但发现每公顷施240千克氮肥仍有效果。

2.2 氮肥施用量

掌握适宜氮肥用量是合理施用氮肥的重要环节。最佳产量所需的氮肥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果树种类、土壤肥力、气候和农业技术条件等。确定某一果树的氮肥施用量主要应根据多年的田间试验。目前也有采用推算法确定氮肥用量。

氮肥适宜用量的推算公式:

年施肥量=(年吸收养分量-天然供给量)/肥料利用率

一般的天然供给量为吸收的1/3,磷和钾分别为吸收量的1/2;肥料利用率氮为50%,磷为30%,钾为40%。

3 氮肥深施

铵态氮肥和尿素深施是防止氮素损失、提高氮肥肥效的一项重要措施。深施可减少氨的直接挥发,减少硝化淋失和反硝化脱氮损失。深施肥效持久,可克服表施造成的前期徒长后期脱肥早衰的缺点。深施有利于促进根系生长,增强对养分的吸收能力。深施方法有基肥深施、追肥沟施、穴施等。

4 氮肥与其他肥料配合施用

4.1 氮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氮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对夺取果树高产、稳产、降低成本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又是改良土壤和提高肥力的重要手段。各国长期试验的结果已经说明化学肥料一般不能提高土壤的有机质或氮素含量水平,而且多数情况下会造成土壤有机质和氮素的亏缺。只有加施有机肥才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氮素的含量。

据研究,有机肥和化学氮肥配合施用时,改变了土壤的供氮特点和氮素去向。混合施用时,无机氮可提高有机氮的矿化率,有机氮可提高无机氮的生物同化率。因此,在有机、无机肥混合施用体系中,土壤供氮状况显然要比有机氮单施有较高而持久的肥效。因此,有机肥与化学氮肥的配合施用是提高土壤氮素肥力,保证果树持续高产稳产的重要手段。

4.2 氮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效果:近年来氮肥施用量增加很快,北方磷肥、南方钾肥施用相应不足,养分供应不均衡。因此,明显影响了氮肥肥效的发挥。我国北方地区,成土母质含钾丰富。在目前的生产条件下,应注重调整氮磷比例。各地试验结果亦表明氮磷肥配合施用的增产效果往往高于单施氮肥的增产效果。因此目前应注意调整氮钾比例或氮磷钾比例,氮钾肥或氮磷钾肥配合施用的增产效果往往高于单施氮肥的增产效果。

上一篇:农作物种子经营指南(之十四) 下一篇:浅谈夏邑县订单繁育小麦原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