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时间:2022-07-12 04:03:11

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随着国家的全面发展,全社会共创和谐社会。在学校中师生共建和谐课堂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新课程的指引下,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也在微妙的发生变化。在课堂上学生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取代了以往单调的填鸭式教学。教师也由以往课堂上的主宰者变成了学生学习的主导者。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是师生共创和谐课堂的具体体现。

一、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一堂课的好坏主要是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学到了知识和如何运用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课堂上利用好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果,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们的思维开阔可以集思广益。从中还培养了学生们的合作意识,为今后学生们的性格品质养成良好教育。学生们在合作中真正做到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教师在教学中发挥小组合作学习能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效果变得事半功倍。

二、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小组合作

首先,教师应了解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一般4-6人或6-10人为一小组。在化分小组时注意优、差生的结合。这样在合作学习时达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避免课堂上差生被遗忘的弊端,让他们在课堂上也能畅所欲言逐渐树立自信。“以点代面”让全班学生都动起来学起来。

其次,教师要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儿童的思维是同他的感受和情感分不开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那么,他就会更加深入地开展自主学习。并因此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在合作学习中,使他们能够充分展示自己、锻炼自己,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的特点。也满足了学生自我表现的愿望和对新事物探索的好奇心、好胜心。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解决问题的兴趣。在新课程中,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而合作学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合作性学习的实践,使每一个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可以使学生在充满乐趣和挑战的课堂上自由自在的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解决问题的主力军。

最后,小组合作学习要有的放矢,教师发挥好主导作用,关于合作性学习,新《课标》中指出:“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和分工的互学习。”在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先提出学习的任务和有关要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就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用各种方式剪出一个圆后没有直接讲解半径、直径和圆心等知识点,而是让学生们小组合作进一步了解原。利用“小信封”来指导学生学习,小组内通过阅读研究小提示来明确学习目的最后通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对话得出结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效率。通过学生在小组内的谈一谈,加上教师的点拨和指导,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增强了对问题的认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更加团结,增加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往,也培养了学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良好品格。

教学实践表明,合作学习不仅使教师的“教”收到良好的效果,也使学生的“学”收效很大。通过小学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全体参与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的增强,从而树立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思想。这正是和谐社会和奥运精神的体现。

上一篇:浅谈提高农村中学生英语听力能力之策略 下一篇:“主题教学法”如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实施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