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消防服务中介机构管理模式 全面推进消防重点单位安全基能

时间:2022-07-12 03:18:46

创新消防服务中介机构管理模式 全面推进消防重点单位安全基能

【摘要】本文结合消防工作改革与发展情况,结合消防工作的特殊性,就如何提高消防中介组织的专业化、系统化和细致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消防;中介组织;发展

一、消防中介机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就消防监督执法部门而言,借助消防中介机构的力量,通过合理有效的管理,可以成为弥补当前消防监督力量不足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西宁消防支队监督执法力量来说,西宁市消防支队共用消防监督人员37人,其中一线的消防监督执法人员28人,2013年西宁市共有人员密集场所2254家,易燃易爆单位134家,消防安全重点单位1093家,其中设置自动消防设施的298家,按照消防监督检查规定的要求,人均每周检点单位的数量是不少于2家,检查人员密集产场所单位是不少于3家,检查易燃易爆单位是不少于1家,还有平时要求的消防专项行动、专项排查整治等,同时由于还存在地区发展不等的差异问题,个别大队监督人员每周检查单位数量达到50家之多,为了保证任务量的完成,消防监督人员弄虚作假、自销隐患,严重的警力不足成为摆在消防执法部门面前的一个严重问题。

另外,笔者于2013年参加了全省行业系统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和西宁市金融系统消防安全的排查,针对青海物产集团以及下属企业进行了细致的摸排。通过对上述两个行业系统的排查发现,当前行业系统单位存在单位小、远、散,建筑防火功能退化,现有消防设施损坏瘫痪、企业领导重效益、轻安全,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制度档案形同虚设等问题,同时个别单位还存在着重大火灾隐患,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当前消防工作的发展,成为了埋在人民身边的定时炸弹,长期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后果不堪设想。

二、当前消防中介机构运行存在的问题分析

1、消防中介组织的运行、管理缺乏法律规范。消防中介组织必须在消防部门授权后才拥有公共管理的权力,所以首先必须有法律上的保障。目前我国并未立法对社会中介组织的性质、组织形式、运行方式、法律责任进行明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十二条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服务的中介机构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对于消防中介组织的性质、地位,开业条件、应负何种责任,则无明确规定,限制了它的发展。价格管理上不规范,不同的公司在价格上有很大差异。资质管理上不规范,作为消防中介组织所需的条件不明确,造成操作上的不规范。

2、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消防中介组织是大多是站在中立的立场上进行客观评判的机构,但是目前,作为中介组织判断标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还不全面和完善,造成消防中介组织所做出的结论并不具有权威性,势必影响消防中介组织作用的发挥。

3、消防中介组织专业人才、技术力量薄弱。目前一些消防中介组织从业人员的素质、技术难以适应现代消防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消防是一门边缘型的交叉学科,涉及建筑学、法学、给排水、化学、材料学、物理、电子自动化、公共管理、刑侦等学科,需要融会贯通多门学科的知识,本身专业人才就很缺乏。相应的消防中介组织中部分人员专业水平不高,势必影响消防中介组织所做出的结论的科学性,工作效率上也会大打折扣。由于缺少消防中介组织从业人员在专业知识、职业道德和服务规范上建立统一的制度,没有相关的从业资格考试,导致中介组织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虽然有消防部队退休的老专家、高级工程师,但也有对消防一窍不通的其他人员,这样不利于消防中介组织作出科学性的判断和结论,不利于消防中介组织的健康发展。

4、消防中介组织服务范围过窄,数量不足。目前我国消防中介组织的服务范围主要是消防产品生产的认证、产品的检测、建筑消防设施的检测以及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这一项开展得并不顺利),其他业务开展得很少。在建筑业实行得很好的工程监理制度,消防工程中没有实行。另外,技术咨询、安全评估等也没有开展。消防协会发挥的作用也十分有限。对于已经开展的服务项目,其中介组织的数量也明显不足, 不能适应消防事业发展的要求,如消防产品质量检测目前我省只有一家,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单位缺乏。

三、关于全面创新消防中介结构职能,强化消防中介责任的建议

制定符合我省实际的的消防中介制度,完善消防中介机构在消防管理中的正确引用,使之成为消防部队的得力助手。

1、完善立法、规范行为。充分发挥消防中介组织的作用,当务之急是加快立法步伐,制定该组织的组织规则、行业规则和职业规范,明确该组织的性质、地位、开业条件,审批程序,活动宗旨和权力义务等,使该组织的发展和管理有法可依。明确消防中介组织的行为规则,才能够保证消防中介组织行为的公正性和权威性,才能使其承担起应有的责任,这样既利于中介机构配合消防部队进行工作,更有利于消防部门对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公安消防机构负责对各类消防中介组织日常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并根据消防中介组织提供的评价意见,决定是否审批项目,中介组织的行为和自我发展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防止过去不良的管理现象从消防机构转移到中介组织,以另外的载体表现出来。

2、科学规划,有序发展。政府和公安消防机构应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对消防中介组织进行合理规划和指导。如培育一些新的行业消防技术服务中介组织:火灾损失核定、火灾隐患的整改论证、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建筑消防工程施工监理、消防专业人员的培训等中介有计划的发展、改造和优化现有消防中介组织。同时也要严格控制消防中介组织的数量,防止过多过滥。

3、建立完善培训考核机制,扩充专业技术人才库。消防安全社会化工作需要有一批专业化的高素质人才,提升消防技术服务中介机构服务质量关键还在于提高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和职业操守,实施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可以有效提高消防服务中介机构的人员素质。建议省消防总队应对消防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在专业知识、职业道德和服务规范上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训制度,经培训合格,并通过全国有关资格考试后,授予相关从业资格证书,登记在册,方可上岗。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定期考核,不合格的取消从业资格。特别要加强对从业人员资格登记管理,防止出现借用、挂靠资质等现象。

4、要加强行业监管和自律,维护市场经营秩序。消防主管部门应该和中介组织建立多种沟通渠道,建立定期联系机制,公安消防部队必须定期召开消防中介服务机构工作例会,不断推进对消防中介机构的动态监测功能,进一步厘清建设、施工、检测、维保等单位的责任,努力实现管家式、全方位的消防管理服务。

上一篇:人员大范围流动安全教育对策 下一篇:孩子,我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