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的“图文应用题”教学浅议

时间:2022-07-12 01:09:03

小学低段的“图文应用题”教学浅议

一、应用题教学的重要性

眼下,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项非常基本也非常重要的内容,它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新课程改革中,小学数学把应用题进行了扩展,并称为“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题是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小学低段的应用题主要以图文应用题为主,即图画和文字相结合的应用题。图文应用题是数学思维从形象到抽象过渡的阶段,在现阶段培养学生解决图文应用题的能力,为以后的纯文字应用题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小学低段学生图文应用题学习现状分析

1.关注图画,忽视文字

小学低段数学课本上的图文应用题都配有生动形象的动物、植物、风景等图画。其主要目的是起到创设情境的作用,这样的画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学生的感官产生了一定的形象刺激作用,但刺激后的结果却不一定是激发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兴趣。许多学生会对图片中的颜色、场景等多姿多彩的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看图就像看图画书一样,可以一直专注三五分钟。如果教师不加以干预,他们只会关注图画,忽视较重要的文字信息。

2.识字量少,读题能力差

学生要解决图文应用题,首先要弄清楚题目是什么意思,即告诉我们什么,让我们做什么,这就需要学生读题。而低段学生本身识字量少的特点对于读题自然成了很大的障碍。有不认识的字,不认识的词。有时就算认识所有的字,但读完了还是不理解什么意思,这就对解决图文应用题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3.思维形象,分析能力弱

低段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比较弱,这也和他们的年龄相关。图文应用题的关键是抓“两个条件,一个问题”,再分析条件和问题之间的联系。哪个是整体,哪个是部分?学生经常分析不出它们之间相互的、内在的联系,所以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出口。

4.旁若无人,不善于倾听

我们在课堂里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老师正在与一位学生对话,其他很多学生却不在认真听,甚至旁若无人地做着自己的事。一位学生的发言还没有结束,其他的学生已经高高地举着自己的手,甚至喊着:“我来,我来……”有时小组讨论非常热闹,但每个学生都在抢着发言,只想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而不注意听别人说什么。这样的交流表面上看似热热闹闹,实质上没有达到信息交流并引起学生思维碰撞的效果。

三、小学低段图文应用题的有效解决策略

(一)通过读图,理解图意

读图即让学生理解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从心理学分析,读图首先是学生感知活动,然后经过观察、分析、想象等思维过程达到理解的目的。那么低段学生读图有哪些有效策略呢?

1.按顺序读图

对于画面丰富的图文应用题,可以引导学生按顺序读图。由于色彩艳丽,学生的注意力比较分散,一会儿关注这里,一会儿关注那里,思维比较零乱。按一定顺序读图,学生就会对整幅图有一个大致的框架,以及整体的感知与理解。比如从上往下观察,由左向右观察,这样还可以较好地避免遗漏。

2.分割成板块读图

低段学生的抽象思维力较差,当图文应用题中的内容较多时,学生容易把信息混淆,理解上也会有所偏差。当学生读图有困难时,可以把图画分割成板块来读一读,将画面中的信息分为几组,然后再分组观察。这样的目的是让有关联的一组数学信息与其他数学信息分割开来,单独进行读图,学生会更容易理解图意。读完一组,再读下一组,依次进行。

(二)相互交流,传递信息

学生读图后,是怎么理解图意的?这时学生之间相互的交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交流,说说自己对图意的理解。学生之间有时比师生之间更容易理解对方的意思。

1.深入思考

在数学课堂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没有深入思考就参与交流,很多学生无话可说或说一些层次很浅的话,没有真正让学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观点碰撞。可以说,没有学生的独立思考,数学交流就难以展开,即便展开了也只是流于形式,失去数学交流的意义。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参与数学交流。首先,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即学生在参与交流前要有一个独立探索和思考的过程。其次,要让学生在交流前有一定的准备,可以让学生自己先试着说一说,也可以同桌或小组内先进行交流,学生就会有足够的胆量面向全班同学发表自己的观点。

2.用语言表达

儿童对数学的理解常常是稚嫩的、不成熟的,但这种理解又往往是具有个性的。我们要珍视这种最初的朴素的理解,创设机会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数学的理解,并抓住契机适时加以引导,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自己对图意的理解。

当学生把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通过数学语言的方式表达出来时,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明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会更加深刻。只有使学生正确和熟练地运用数学语言,学生才能看懂书、听懂课,才能与师生进行有效的数学交流。

(三)抓关键,突重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各种感受器官的感受性都有一定限度,当人们在某一瞬间注意事物尤其是较复杂的多种事物时,往往不能清晰、准确地感知它的全貌。同时知觉也有选择性,一般都只是将某个特定事物或事物的某一部分当作注意的对象。

在低段的图文应用题中,图画色彩丰富,信息量多。由于每个学生的兴趣不同,他们的注意点也不一样,往往他们的注意力会偏离数学问题的核心,或者在图画上流连忘返,难以把视角放到文字上,将注意力指向真正的数学学习。因此,教师应该脱去图画中美丽的外衣,突出图画中的文字信息,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关键点上,突出图文应用题的重点。

(四)尝试解决

经过读图、交流以及分析关系之后,学生已理清解题思路,明确图文应用题中各部分内在的联系,同时也就明确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时就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解决。这是对学生之前整个分析过程的一种最真实的反馈方式。

(五)回顾与检验

在学生尝试解决问题之后,必然会有个别学生出现错误,而发现和改正错误的最佳方法则是检验。可以自己检验、同桌检验、小组检验等,检验的过程其实就是回顾知识的过程,通过多种形式的检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小学低段开始就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那么我想以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上一篇:对影响农村中学生英语学习效率的研究 下一篇:对数学教学发展趋势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