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济民参选记

时间:2022-07-11 07:09:18

2011年11月10日,在广州市越秀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上,9月8日刚当选的“新科”人大代表魏济民,提交了其代表生涯的第一个议案――设立越秀公益法律服务中心。该议案获得了另外12名区代表的联合署名,并得到区人大重点关注。

这次区人代会的一个重要议题是选举市人大代表。按照法律规定,市人大代表产生的程序是,被提名的代表候选人名单及基本情况被印发全体代表,然后进行差额选举。

魏济民虽未获提名,但他参与了投票,并提出建议:所有市人大代表候选人都需要发言,并作至少5分钟的自我介绍。

“如果话都讲不清,选上市人大代表怎么开展工作呢。”在魏济民看来:“在人大代表会上沉默,是失职行为。”

魏济民的期望是:将来自己能作为候选人,参与市、甚至省人大代表的选举。

2011年是全国县区、乡镇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年,将产生两级人大代表200多万人。参加这次县区级人大代表选举的选民达9亿多人,参加乡镇人大代表选举的选民将达6亿多人。

自7月份至今,全国各地选举已过半,北京、上海、广州几个大城市均已选举完毕。

按照选举法规定,县(区)、乡两级人大代表由选民直选产生,代表候选人的确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各政党、人民团体联合或单独提出,另一种为各选区选民十人以上联名提出。

对于无政党团体推荐的公民来说,若想当选人大代表,唯有联名推荐一途。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大多数无党团背景而采取联名参选者都已落选,而魏济民是其中不多的成功者。

为何参选

今年38岁的魏济民是江西南昌人,1994年毕业于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后来在中山大学学习经济法,完成学业后,他在广州安家,成为一名律师。目前,他是广东华瑞兴律师事务所主任,主要从事建筑工程、房地产等方面的法律业务。

本职工作之外,魏济民还是一名公益律师。

2007年,越秀区矿泉街一家酒店破产,五六十名员工因为领不到薪水,集体来到华瑞兴律所寻求帮助。魏济民与另一名律师连夜去调解,发现酒店老板曾预付给房东几十万元的押金,正好可以解员工的燃眉之急。经过魏济民的反复劝说,房东终于同意把押金拿出来垫付工资。

参选人大代表是魏济民公益思路的延续,“作为一名律师,我追求通过法律来尽最大的努力,从立法的层面来解决民众的诉求”。

魏济民显然具有较强的参政议政热情。他还是民主建国会广州市第十五次代表大会的代表,开会时提出多项涉及日常民生的建议。但却发现没有立法的支持,他的建议很难落实,因此魏济民决定参选区人大代表。

本次县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出现了不少普通公民借助微博参选的案例。8月8日,魏济民同样通过其个人博客和微博宣布参选人大代表。第二天,他来到广州市越秀区梅花村街道东兴中居委会参加选民登记,成为该选区第一个登记的选民。

对于自行参选的魏济民来说,他需要在自己的选区获得十人以上选民的联名推荐。

令魏济民没料到的是,在第一关就受到挫折。他打电话给熟人表明意图,却遭到冷遇。“朋友邻居都很忙,对选举的热情不高,而且我的直接竞争者是本选区重量级的两个人物,一个是南方日报的,一个是广铁中学的。”8月10日晚,魏济民在微博上感慨,“我看来只能做‘绿叶’了”。

8月11日深夜,又有几个朋友委婉地告诉魏济民,他们必须在单位进行登记选举,无法作为他的推荐人。由于选民登记按选区进行,所以,公民在哪个选区进行登记,直接决定其参与选举的地点。

据选举问题专家、世界与中国研究所所长李凡介绍,依照相关规定,选民可以选择在户口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进行选民登记,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选民往往被要求在单位进行登记。这就导致了在社区登记的选民数量减少,对于魏济民这样依托社区参选的候选人来说,难度大增。

“我只有向居民中的姥姥、爷爷们拜票。”魏济民说,“中国式的选举也需要中国特色的竞选模式。”

中国特色的竞选

8月12日,魏济民获得了广东商学院三位同学的支持,初步成立了自己的竞选团队。三名同学义务承担了竞选宣传策划、组织实施、调查摸底等工作。此外,魏济民的父母也参与进来,帮助儿子介绍了一些老街坊,并收集联系电话。

8月13日晚,魏济民与竞选团队彻夜加班,最终确立了候选人个人简历和十大竞选纲领,主打服务社区。内容包括:建议实行居委会工作人员周末值班制度,开通社区24小时民情热线,发放社区服务联系卡给社区居民,形成“全天候”的社区服务;督促本选区物管部门拓宽小区内活动场所,增加购置运动设备,丰富老人孩子的娱乐项目;向本选区部分筹备成立业主委员会的小区,提供义务法律咨询工作等等。

但这些精心准备的竞选纲领在传递给选民的过程中,又遭遇了困难。在与居委会的沟通中,魏济民被告知不能自行开展选举宣传,也不能自己制作宣传品。

对此,选举法并没有明文规定。李凡认为,法律未禁止的,按理可以做,包括张贴海报、到选民家中拜访等,但是实际操作中,不少地方不鼓励甚至不允许这些做法。

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教师乔木,曾自己制作并向选民赠送选举袋和选举书签,最后都被收回了。

魏济民则想了一个变通的办法:用选举办印发的《告选民的一封信》,同时附上自己的一张名片,来向选民推荐自己。

“不允许自己制作宣传品,我就运用官方的宣传单,这总没有问题。”魏济民说。他认为,如果竞选的方式方法让政府感到有压力,结果是没能实现目标,这样得不偿失。

接下来,魏济民决定挨家挨户走访选民。8月14日上午10点,他和竞选团队一起开始对东兴中社区58个楼盘“扫楼”――逐门逐户将选举办印发的《告选民的一封信》和名片发到居民手中,并利用这个机会,简单介绍自己的纲领。

魏济民边“扫楼”,边记录了选区每个单位、档口、楼名。对于“扫楼”的经历,他十分难忘,“像个推销员一样,有苦有闷,有些居民根本对你不理不睬。”

遭到冷遇后的当天晚上,一个竞选团队成员就选择退出,第二天,另一个竞选团队成员也通过短信表示退出。“这是我所预见的,但没想到来得这么快。”三人团队的朝夕瓦解让魏济民很是失望。但他与唯一的队友仍坚持下来,并成功争取到了十人以上联名推荐,成为初步候选人。

由初步候选人到正式候选人是一个关键环节。《选举法》规定,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由各选区的选民小组讨论、协商,并根据较多数选民的意见确定。许多初步候选人便是在这一环节败下阵来。

由于与大多数选民都有过面对面的交流,在这一阶段,魏济民没遇到什么阻力,8月底成功成为选区的四个正式候选人之一。

《选举法》第33条规定,选举委员会根据选民的要求,应当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此条规定在各地实行情况不一。在广州,大多数选区组织了见面会。

9月8日正式投票日前,越秀区选举组织了一场候选人与60多位选民代表的见面会。

这对魏济民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他得以阐明自己的竞选纲领,并向选民承诺,若成功当选,将对民众反映比较集中的住房、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采取人大代表监督或提出议案方式,推动人大有所作为。

敢想会干为民主

9月8日投票日当天,选举结果便揭晓,魏济民得到1900多张选票,在四名正式候选人中排名第三,第一名为2400多票,第二名2300多票。由于他所在的选区的代表名额为三人,魏济民最终成功当选。

魏济民总结成功当选的经验认为,首先要有“实力”。“实力”不仅是指会宣传、会拉票,最重要的是平时有没有为居民做事。

以公益为切入口,在魏济民看来是个很好的选择。“我竞选的纲领和方向都集中于公益,比如食品安全、交通顺畅、老人孩子的活动设施等,这样有更广泛的受益者,社区老百姓喜欢,政府也愿意接受。”

事实上,在参选前,魏济民在社区活动中就相当活跃,并因此拥有了一定的知名度。除了日常公益行为,他还曾联合两三百户业主,筹备成立了临时业主委员会。

在“扫楼”的过程中,不少居民向他表达了对于公益律师的需求。有一家小装修店有装修款要追讨,还有一户保姆在家里受了伤,业主被告上法庭,听说魏济民是律师,他们纷纷向其寻求帮助。

魏济民通过长期参与公益活动,与政府也建立了一种互信关系。其所在的华瑞兴律师事务所与越秀区矿泉街、天河区新塘街司法所进行过“所所结对”的合作,与箩岗区九龙镇枫下村进行“所村结对”的合作,为对方提供免费法律援助服务,“与官方的有效沟通是成功的前提。”魏济民说。

11月13日,魏济民通过微博上对他的一位刚刚当选市人大代表的律师同行写下了这样一句寄语,“敢想会干为民主。”

上一篇:再看欧债危机 下一篇:千亿减税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