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踉跄转型

时间:2022-07-11 05:40:00

联想踉跄转型

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生产商联想集团,向移动转型的步子踉跄而迟缓。

联想集团收购摩托罗拉后的重组费用达5.99亿美元;为清理智能手机库存,它又要拿出3.24亿美元。空耗过多的同时,为联想集团贡献了67%收入的个人电脑业务,收入却下跌了9%。这一切表现在2015年中期财报上,使它亏损高达7.14亿美元―而它的上次亏损还是发生在6年前,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时。

这次亏损早有预告。联想集团主席兼总裁杨元庆此前就在一份声明中称,并购和转型将在下半年产生结果。其实这次亏损的最终额度还少于预期,联想集团的股价甚至因此在财报后一度上涨,不过联想控股的股价却有相反的表现。

联想集团的亏损,会让“双轮驱动”的联想控股面临更大压力。

所谓“双轮驱动”,是指联想控股旗下既有如联想集团的IT公司,如融科智地的地产公司,以及专注于金融服务、农业与食品等一系列产业公司,还有如君联资本、弘毅投资和联想之星等3家投资公司。

“联想控股要将产业和金融结合到一起,通过产业来带动未来的金融投资。”世铭投资合伙人任重对《第一财经周刊》表示,上市以后旗下产业的表现,对联想控股未来进入新兴行业有着极大影响。

然而极不平衡的是,联想控股的收入90%以上来自IT,4%来自地产,其余较大部分是化工能源和原材料。看上去潜力较大的农业食品和现代服务,在整个盘子中所占比例微乎其微。这也意味着,联想控股整体的沉浮目前仍然系于联想集团一身―联想的紧迫性也正在于此。 联想集团业绩

实际上,从联想控股规划的6大板块来看,它的战略投资并非东拼西凑。进入、整合行业、优化资源,同时把上下游行业整合在一起,逐渐壮大还稚嫩的业务板块,是它的目标。

联想控股投资的正奇金融、翼龙贷和拉卡拉都先后进入互联网金融领域,各有侧重,以图互补。但这3项新业务还都处于起步阶段,面对已成红海的P2P市场,体量不足,阻力实在不小。

一个现实是,联想控股战略投资的企业,少有位于行业领先地位的,这也让人对其他板块的壮大,产生了些疑虑。

当然,联想仍有很多机会。比如去年它收购IBM x86服务器业务以来,其企业级业务收入就达到了22.54亿美元,同比增长563%。

在PC业务下滑已不可阻挡的情况下,企业市场、手机的海外市场可能会是联想集团未来的倚重点。

财报后,杨元庆即表示,联想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上个季度是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我们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来确保在冬天能够得到保护和有更好的表现。”

但它获得财务稳定还需要耐心和时间。而转型中的联想控股,要想驾驭它的庞大共同体则需要付出更多。 联想控股收入结构

上一篇:班主任在提升班级凝聚力中的价值 下一篇:嘉士伯裁员之后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