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缝中求生的女性农民工

时间:2022-07-11 04:46:27

夹缝中求生的女性农民工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逐步加快,大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民工特别是女性农民工已成为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然而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女性农民工有着女性与外来者的双重身份,处于双重弱势地位。这导致女性农民工在城市就业中面临更多风险和挑战。对此,正确认识和解决女性农民工问题,重视和关注女性农工的身心健康与合法权益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女性农民工;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1.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6-0109-02

近些年来,大批农民工如潮水般涌入城镇,其中女性农民工占农村流动人口的40%,即将近有6 400万左右。面对如此庞大优势的地位。这种现象若不及时改变,将直接影响着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而女性农民工在进入城镇建设的过程中必然会对其心理产生很大的冲击,如不做好及时正确的过渡,可能会使其无法很好的适应,甚至导致她们误入歧途,严重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

一、女性农民工问题的提出

农民工是在现代社会转型时期所出现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大规模流动的一个趋势,而在这种社会趋势下又产生了许多的社会问题,女性农民工问题就是其一。女性农民工相较男性农民工则是弱者中的弱者,弱势中的弱势。她们大多数就业于城市社会主流职业之外。由于文化程度较低下,缺乏劳动技能知识的传授,决定了她们从事的行业不是城市技术含量高的主流行业,只能是餐饮、娱乐、发廊等职业,甚至从事不可接受的工作。

案例1:耿利侠,女,37岁,离异,文盲(未读过书),蚌埠市怀远县找郢乡柴沟村人。经人介绍在上海一家饭店打工已有七年之久,工资1 400元左右。每天租住在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小房子里生活。

问:“姨,有想过回来吗?”

答:“想啊,只是现在还不能回去,儿子都这么大了,得盖房娶媳妇啊,我这些年打工挣的钱,还不够给他盖两间平房呢,还得再干两年啊!”

问:“那你想过换个地方干吗?”

答:“想是想过啊,可是像我这样大字不识一个,找工作难啊,能有这份工作就不错了。”

通过案例1可得:女性农民工一般是从业于服务行业,但由于她们文化素质较低,就业渠道也只能通过亲戚朋友及熟人介绍,至于签订劳动合同,如何维权等根本没人意识到这一点。

特别是近些年来,由于大多数女性农民工缺乏自我人身安全保护意识,容易被一些不法分子或是不良分子所利用或是伤害。据调查发现,该村有10%左右的女性农民工受到过人身伤害,有40%的人在找工作时被骗过,35%的人钱财被骗过。而现如今,从事服务行业中的女性农民工有70%以上的人都担心上当受骗。这种屡见不鲜的现象,早已在女性农民工心头刻下了深深的烙印。每当离开家乡那个熟悉的社会环境,她们每走一步都得小心翼翼,步步为营。因为若失去社会的支持,她们的生存风险会更大。

因此对于女性农民工问题的关注,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重中之重。农村许多女性涌入农民工行列中,这对于城镇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二、女性农民工问题的表现

1.女性农民工就业困难重重。目前在中国女性较男性更难就业。由于多数女性农民工文化素质不高,且对所在的城镇环境又不太熟悉,相较城镇女性,她们更难就业,再加上生理上的差异,男性农民工还可以选择一些做体力活的繁重职业,诸如建筑工人、搬运工之类的。而这种高强度体力的劳动,无疑会让女性很吃力。

案例2:耿某吃力的就业生活。耿九霞,女,45岁,已婚,小学毕业。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找郢乡施庄村人。夫妻两人一道在浙江某工地打工。工作繁重,时常腿疼胳膊疼。劳动时间长且工资远低于其丈夫。一般情况下女性40元每天,男性55元或60元每天。现已返乡在家种地,其丈夫还在继续打工。

从案例2中可看出,女性要想在城镇中获得一份工资高又体面的工作,起码需要一定的文化素质,而这对于那些文化素质不高,也没有特别劳动技能的女性农民工来说无疑连生存也很困难。

2.社会地位低下。女性农民工一般从事诸如餐饮、娱乐、发廊、休闲等职业,甚至也有些人从事不可接受的工作。据调查,女性农民工从事服务行业的约占57.4%。而其中多数都是吃“青春饭”的,行业竞争尤其激烈,且社会地位低下。女性农民工的劳动收入是整个农民工中最低的。因此,很多人都不愿意向别人透露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和工资。

3.工作生活环境恶劣,各种妇科疾病流行。一般情况下,一些条件较差的工厂、小企业都会选择这些从农村出来的女工。一方面是充足廉价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则由于她们文化素质低下,对各种维权意识、人身安全防范等知识都甚少了解,大多都形成一种逆来顺受的心理。这便于他们付很少的工资就能很轻易地管理她们。然而这些企业、工厂的工作环境之差也是可想而知的,甚至连最基本的防护设备、设施都不齐全,这对女性的健康是极为不利的。

在调查时,笔者看到一则这样的报道:石家庄市妇联与石家庄市妇产医院为500名女性农民工进行免费检查。结果发现,一半以上的妇女患有子宫瘤、宫颈炎、阴道炎和乳腺增生症等疾病,并有两例癌前病变。可见女性农民工在这残酷的社会中所遭受的迫害是让人无法想象的,也是值得社会各界深思的。

4.维权意识基本没有。通过调查显示,有90%左右的女性在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还不都选择放弃,置自我权益于不顾。10%左右的女性根本不知如何维权,表现出对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无知和茫然。而真正明确表示会去相关部门投诉或者走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人一个都没有。

对于这样的调查结果,笔者也曾问,“为什么不去政府相关部门投诉或者直接去法院呢?”当时回答的结果更是五花八门,有的说是没时间;有的说是经济条件差,向他们这样普通老百姓哪能和那些财大气粗的老板斗啊。简直就是以卵击石嘛。还有的就是根本缺乏自我权益保护意识……如投诉需要太多精力时间,还不如多干几天活,多挣点钱呢等等。

5.容易遭受性骚扰。一些女性农民工在刚离开家时年纪都比较小,有些甚至还未成年。她们的心理年龄还极度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使得她们在新的工作和环境中更容易受到诱惑和伤害。而这对于单纯的他们来说可能会改变其一生甚至对其家庭也会造成巨大的创伤。尤其是在目前情况下,许多女性农民工在外打工的过程中被诱骗,未婚怀孕、未婚生子甚至被拐卖。这对她们来说,无疑是致命的创伤。

6.文化生活非常单调。青年女性农民工通常是通过看电视、给家里打电话、找老乡聊天来打发时间,读书看报的比例较低。在她们所看的书籍中,主要是女性、武侠、手相等类的盗版书刊。在私营小企业、餐饮、建筑业以及摘棉花的女性农民工,由于工作时间长,过度劳累,所以她们几乎谈不上什么文化生活。”[1]

三、解决女性农民工问题的对策

1.加强政府对女性农民工的保护力度。政府各部门应增强保障女性农民工正规就业渠道,进而为她们提供更多更正规的就业职位。并且通过大众化的传播途径让她们了解市场的就业情况,打击就业黑市。保障女性农民工的人身安全。进一步提升妇女的社会地位,特别是在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对于女性农民工是极为不公平的。做相同的工作,得到的报酬却远远不及男性。对此,应努力增强社会的性别责任感,并强化社会组织的性别保护意识。进而提升女性的社会生存地位。

2.提高女性农民工自身素质。增强法制意识和自我人生安全防护意识,并学会抵御外界形形色惑的能力,学习法律意识,就业时主动要求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合同,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对于一些不公平待遇(如无故少发或不发工资)要积极寻求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利益。适时提高自身的人身安全防护意识,针对一些特殊的诱惑(如不熟悉的人介绍有个工资高待遇好的工作或走某捷径能赚钱等)都要学会辨别真伪,不要盲目跟从。

3.关注女性农民工的身心健康。例如 “设立‘女性农民工健康关爱日’ [2]。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的职能作用,由各级妇联倡导设立‘女性农民工健康关爱日’,集中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组织对女性农民工进行体检和心理咨询;由各级工会和妇联组织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让女性在活动中得到对疲惫、压抑、苦闷的释放,从而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让其在工作的过程中不至于太过乏味,缺乏积极性。

4.建立女性农民工自组织。女性农民工作为社会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却始终没有专属的组织来保护她们的权利。这主要是由于她们没有团结一致组织起来,没有代表她们权益的话语权。所谓“团结就是力量”。将女性农民工集结起来让社会听到她们的呼声,只有有效的集结她们的力量,才能让社会更多的人来关注她们的生存权利。

据有关数据统计,全国农民工数量高达2.3亿人,其中女性农民工已超过上亿人[3] 。“他们总体呈现出‘就业在城市,户籍在农村;劳动在城市,家属在农村;收入在城市,积累在农村;生活在城市,根基在农村’的特征,成为城镇化的‘夹生饭’。”对此,政府已高度重视到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并及时出台一些保护女性农民工的举措和法律法规,促使其摆脱困境。但从总体上看效果并不明显,绝大多数女性农民工仍是“城市的‘过客’,以‘二等公民’的身份辛勤劳作。”[4]

国家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求,而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必须以每个人的发展为前提。然而纵观现状,显然离这一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而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农民工问题,女性农民工则是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翟同宪.金融危机下的青年女性农民工问题研究[J].消费导刊,2009,(19).

[2]郑小琼.坚持以人为本,关爱女性农民工――对女性农民工问题[J].新时代、新女性、新生活――广东互联网问策,2009-08-26.

[3]段进军.农民工成为农民工仅完成了“一半城镇化”[J].农村工作通讯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主管,2010,(4).

[4]蔡建文.中国农民工生存纪实[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41.

上一篇: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安徽省老龄产业发展的研究 下一篇:城市用地规模的“两规”衔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