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密度对烟糯7号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时间:2022-07-11 07:12:58

种植密度对烟糯7号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摘 要: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种植密度对烟糯7号鲜食糯玉米产量和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6.75万株/hm2时烟糯7号的植株性状、穗部性状表现最优,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分别为16 213.5 kg/hm2和26 550.0 元/hm2。

关键词:烟糯7号;鲜食糯玉米;种植密度;产量;相关性状

中图分类号:S513.0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3)10-0079-02

种植密度是影响鲜食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合理密植能提高光能有效利用率和单产,是一项经济有效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合理密植是根据玉米的品种特性、气候条件、土壤肥力、管理水平等不同情况来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许多专家学者已分别从不同角度研究了玉米合理密植对产量、生长发育、品质、群体效应及农艺性状等方面的影响 [1~6]。本试验以烟糯7号为试材研究种植密度对其产量和相关性状的影响,以期确定合理密度,指导农民生产。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12年6月9日~8月22日在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实训基地进行。供试玉米品种为烟糯7号。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5个密度处理:4.50、5.25、6.00、6.75、7.50万株/hm2。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长2 m,宽2.67 m,4行区。播种时间为2012年6月9日,2012年8月22日收获,实收中间2行鲜果穗计产。播前基施氮磷钾复合肥(15-15-15)375 kg/hm2,田间管理按常规进行。

1.3 测定项目与数据分析

在糯玉米的最佳食用期采收,采收时调查各处理的株高、穗位、茎粗、穗长、穗粗、穗粒数、单穗鲜重等,并计算鲜果穗产量、产值和效益。

采用Excel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植密度对鲜食糯玉米植株性状的影响

由表1可知,种植密度对鲜食糯玉米植株性状的影响表现为,株高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茎粗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穗位高随着密度的增加是先升后降。

2.2 种植密度对鲜食糯玉米鲜穗穗部性状的影响

由表2可知,随着密度的增加穗长变短、秃顶增加、穗粗变细、穗粒数减少。

2.3 种植密度对鲜食糯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由表3可以看出,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净鲜果穗重和经济效益增加,处理4最高,分别为16 213.5 kg/hm2和26 550.0元/hm2。种植密度与鲜食糯玉米产量的三次模拟函数为:

3 结论

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鲜食糯玉米的净鲜果穗重和经济效益增加,处理4最高,分别为16 213.5 kg/hm2和26 550.0元/hm2,之后又降低。种植密度与鲜食糯玉米产量之间的三次模拟函数为:y=-304.3 x3+4998.5x2-26283x+59421,相关系数R=0.9976。

种植密度对鲜食糯玉米植株性状的影响表现为,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增加,茎粗变细,穗位高先增后降。

综合分析表明,种植密度6.75万株/hm2时鲜食糯玉米的植株性状、穗部性状表现最优,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

参 考 文 献:

[1] 刘武仁,刘凤成,冯艳春,等. 玉米不同密度的生理指标研究[J]. 玉米科学,2004,12(专刊):83-84,87.

[2] 薛珠政,卢和顶,林建新,等. 种植密度对玉米单株和群体效应的影响[J].玉米科学,1999,7(2):52-54.

[3] 张建莉,任稳江,刘继祖. 鲜食玉米栽培密度试验初报[J].甘肃农业科技,2009,7:17-18.

[4] 冯艳春,李万良,郑金玉,等. 密度对玉米产量及商品品质的影响研究[J].玉米科学, 2007,15(6):79-81.

[5] 张 玮,左晓龙,张会南,等. 不同密度和施氮量对郑单958产量及农艺性状效应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5910-5911.

[6] 李 猛,陈现平,张 建,等. 不同密度与行距配置对紧凑型玉米产量效应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8):132-136.

上一篇:农产品的品牌国际竞争力研究分析 下一篇:控释肥对花生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