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有效教学反馈 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时间:2022-07-11 05:58:01

组织有效教学反馈 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3-0166-01

美国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学习的每一个动作,如果要完成,就需要反馈,反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条件"。教学反馈是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的过程,能使教师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现状,帮助教师发现问题,从而调节教学进程,减少学生后继学习的障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了教师和教材的信息之后,通过回答问题、练习等取得自我反馈,对正确的进一步强化,错误的进行纠正,从而逐步加深记忆和理解,直至掌握和灵活运用。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及时组织有效教学反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充分预设,使反馈更加准确

一堂成功的课,离不开教师精心的准备。在备课中,对于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可能会有哪些反馈的信息,以怎样的方式来处理都要精心预设,以达到最佳效果。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对称图形》时,在老师建构好对称图形的数学模型后,让学生找找身边的对称图形,并说明理由。

生:三角形。(顿时班级有点乱,有的说不是,有的说是。)

师:大家赞成哪种意见。赞成不是的请举手,赞成是的请举手,其他意见的请举手。并根据举手情况将学生分成3类,然后请同学拿出教师事先准备好的信封,倒出3个不同的三角形,通过折等方法亲身判断三角形的对称性?

生:再次反馈。不一定。因为三角形分好几类,如果是等边或等腰三角形,那么它是对称图形;如果是一般的不等边三角形,那么就不是对称图形。师:小结

对于三角形是否对称的问题看似简单,其实理解很难,它需要一定的空间观念为支撑。如果老师没有事先准备好这三种三角形,而是仅仅依靠所谓的解释显然是苍白无力的,但通过学生亲身的探究,其结果不言而喻,课堂效果也是显著的。

2.捕捉信息,使反馈更加全面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下放给学生,学生有基础性资源生成,有"下放"必有"回收",回收的关键,在于对学生资源的捕捉。学生由于智力、知识经验、个性特点、家庭背景存在差异,所以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能力也存在着差异。作为教师,在选择反馈内容时,要用敏锐的眼光,善于从众多的信息中捕捉学生中那些与众不同的独特的解法。让学生在倾听别人方法的同时取长补短,拓展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教师要善于选择反馈内容,使反馈更有利于重点的落实、难点的解决、目标的达成,提高数学课堂效率。例如:在教学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一册《9加几的进位加法》时,通过情景,学生列出了9+5=( ),先让学生猜测计算的结果,然后验证,反馈并说明理由。主要分3个层次。(1)数。把9记在心里接着数5下得14。把5记在心里接着数9下得14。用小棒边摆边数。(2)凑十法。先算9+1=10,再算10+4=14。先算5+5=10,再算10+4=14。(3)直接计算。9+5=14。在上面的展示中,我们可以看出计算的方法有3种,通过全部呈现,学生自然可以明白这三种方法各有千秋。对于一般同学而言方法二是比较简单的;对于计算稍差的同学而言方法一是比较简单的;而对于会计算的同学而言直接计算的方法是最简单的。无论哪种方法,只要学生用自己认为最简答的方法能正确计算就行。

3.把握时机,使反馈更加及时

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一般总是等学生独立思考有了答案、小组讨论有了结果时再反馈。但这并不是绝对的。作为教师应把握学生学习的动态,做到该介入时介入,也就是把握反馈的有效时机,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效率。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五册《年、月、日的认识》时,我以制作2007年年历为载体。教师课前发给同桌一份空白年历表格。

师:现在我们同桌合作来制作2007年的年历。先请同桌商量:(1)你们准备选择哪种样式?(2)你们准备怎么合作?(3)估计一下写的时候可能会碰到什么困难?(商量好之后就开始同桌合作。)

(我在教室间巡视,过了一会儿,发现有几组二月份的天数错了,就让全班学生停下来,选择了对的一份,错的一份放在投影上比较。)

师:小朋友请比一比,两张月历上,一张二月份是28天,一张是29天。你们认为2007年的二月是28天,还是29天呢?

(学生利用平年、闰年的知识判断得出2007年的二月是28天。)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制作年历要花很长时间,而且一旦出错,改正将非常麻烦,因为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对二月份的天数是很容易出错的。当老师发现错误时,宜当机立断,通过比较复习,纠正错误。这种在学生练习中老师介入的反馈,可以节约练习时间,以免学生做无效劳动,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4.提升资源,使反馈更有价值

我们的学生是一个个有个性特点的、鲜活的生命体,他们的智力、知识经验、生活环境等存在着差异,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能力也存在着差异。当老师反馈时发现某一个学生的回答有利于课堂进程的推进,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那么,老师可适度提升,从而启发全班学生进行思考;可以从数学语言上进行提炼,以引导其他学生用数学语言回答,用自己的数学语言教会学生讲数学语言;可以从方法上进行提炼,以启发其他学生从别的角度进行思考。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五册《搭配中的学问》时,"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2件上衣和3条裤子的搭配方案"。(学生独立做)

反馈

生1:我是用连线的方法解决问题的。……

生2:我是用列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

生3:我是用计算的方法解决的,2×3=6种。

师追问:你们能听懂他的发言吗?

这节课是解决搭配方法的问题,按新课标和教参的要求,三年级的同学只要掌握连线或列举的方法就可以,但第三位同学受到前两位同学的启发,用列式的方法加以解决,作为思维层次来讲更加的高级。教师马上追问:"你们能听懂他的发言吗?"短短的一句话,使其他学生受到了启发,于是乎,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可见,开放的导入,有效的互动,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曾说过:作为一名真正的教育者,就必须在整个一生中努力探寻有效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实践证明课堂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师生间双向信息的交流活动。而课堂教学的成功就在于对学生反馈信息的利用和调控。因此,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掌握运用反馈策略,消除反馈障碍,精心设计反馈的环节,加大反馈通道,准确、全面反馈、及时调控和矫正,以达到既提高教学效率,又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的目的。

上一篇:浅谈理综高考中的化学复习 下一篇:精心点拨引导 构建有效课堂